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57:被牺牲的军队,中国远征军第一次缅甸战役-上(7/7)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五十七(新抗战系列之八十)

至于英国人控制的通讯,也让人瞠目结舌。

当时中国驻缅甸武官曾庆集回忆:我方要长途电话,常常以没有线路为借口不予协助。有时候好不容易接通电话,常常莫名其妙撤线,一次电话经常要连续通话多次。最不可思议的是,线路根本不保密。我军高级军官的通话,都是英国控制的有线电话。一次参谋团团长林蔚在和杜聿明商讨军事部署时,突然有人在电话中大声喊道:我是汉奸。林蔚大吃一惊,赶忙挂掉电话。这件事到底是汉奸取笑我们,还是有人知道日寇在窃听,故意警示我们线路不安全,最终也不得而知。

只是明知道线路不安全,却没有替代的东西,只能硬着头皮使用。由此可见,日本人通过通讯的信息,对我军情况是极为了解的。

甚至96师师长余韶回忆,在他们作战通话时,居然有日本人用生硬的汉语伪装成师部,向96师下属的团喊话。日本人不但完全掌握了通讯线路,还知道国军的密码和部队之间的代号。

以上就是英国人对中国远征军的“帮助”。

就在中国人艰难向缅甸中部靠近的时候,日本人可没有闲着。

2月23日,第55师团和第33师团各一部夹击印度第14师。英军这次不但一触即溃,还差点没逃掉。

日军追击部队在锡唐河大桥堵住了英军主力。33师团仅有两个联队,兵力虚弱,上万英军却根本不是对手。

英军第7装甲旅依靠重装备的优势冒死冲过大桥,不顾步兵死活,自行逃窜。

英国印度14师步兵主力赶到大桥的时候,日军火力已经封锁了桥面。

这些英军见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纷纷举手投降。

51旅旅长斯麦瑟眼见部队全军覆没,居然自己悬赏让部下游过河去。他大喊:只要游过河的,我赏金100英镑。

这个重赏打动了这些殖民地军队,加上印度师曾经在印度专门受过游泳训练,还是可以游一游的。

结果2个旅的部队一部分靠扔掉所有辎重甚至枪械,冒着日军零星炮击游过河逃了命。一些从没有游过水的缅甸和尼泊尔山民,则只得举手投降,被俘1100多人。而掉入河中淹死和日军守桥部队架起机枪扫射死在河中的,就高达1300多人。

至于逃过河的英军,只有三分之一还带着武器,其他武器装备甚至衣服都丢了个精光,有的军官还带一把手枪或者指挥刀,有的士兵甚至光着屁股。

只有中国派去负责联络的5人联络组,不但带回了电台,还带着枪支弹药。

由于锡唐河的惨败,英军士气几乎降为0,之后再也没有敢于和日军长时间对抗,总是拔腿就跑。

见英军部队主力基本崩溃,英国人将希望寄托在唯一的装甲部队7旅上,这个旅有150辆坦克装甲车辆,其中坦克120辆。

这个第7旅曾在北非和德军作过战,战绩颇佳号称沙漠之鼠。

没想到,这个所谓的装甲第7旅,也是花架子,真的只是一只老鼠而已。他们3月5日在仰光外围突然遭遇日军,双方展开激战。日军使用坦克和平射炮猛烈攻击,甚至组织敢死队,用人肉炸弹做自杀性攻击,冲到坦克底下拉响炸药包。

英国佬哪见过这种场面,几乎瞬间吓尿。刚刚打了2天,该旅全线崩溃,丢下几十辆被击毁击伤的坦克仓皇后撤。

这次因为是装甲部队,撤退速度倒是比较快,日军步兵拼死追了几天,也没有追上。

到了这个地步,英国在缅甸的主力部队基本都被击溃了,剩下的澳大利亚63旅也慌忙放弃仰光后撤,日军已经距离该城只有80公里。

英国首相丘吉尔震惊之下,慌忙将总司令胡敦解职,3月5日任命成功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亚历山大将军为缅甸司令官。

这个亚历山大擅长的是撤退,并没有打过成功的防御战。显然,老狐狸丘吉尔认为缅甸难保了,让这个将军来指挥撤退的。

亚历山大赶到仰光,看到了缅甸英军现状,认为英军已经无法继续作战,看来只能溃逃到印度了。

眼见仰光就要失陷,3月2日,韦维尔紧急飞抵腊戍,在此处与蒋介石会见,约蒋尽快派中国第5军进入同古地区,至此,英国基本上改变了阻止中国军队入缅作战的消极态度。

不过,此时韦维尔也是在耍花样。

韦维尔从腊戍回印途中,在加尔各答会见新任缅甸军指挥官亚历山大上将,给其两点口头指令:(1)仰光对我们远东的地位极为重要,为此应竭尽全力予以保持,即使不能保持,英军也不能被切断与歼灭,要果断放弃仰光。(2)英军的战斗力要确保仁安羌油田,保持与中国军队的接触,并为了掩护修建自阿萨姆通往缅甸的道路,必须尽可能长期保持下去。也就是尽量利用中国军队拖住日本,以完成我们向缅甸撤退的计划。

看看,英国人已经明确,第一放弃仰光,那么滇缅公路实际在中国军队没有进入缅甸之前,就被切断了,中国还保卫个屁啊。

第二,英国人已经明确说明,要放弃缅甸,利用中国军队掩护自己退到印度。那么,还谈什么中英合作防御缅甸,人家本来不准备打,而是在利用你殿后。

在韦维尔这个王八蛋的根本意见下,英军开始利用、陷害中国人。

3月8日,日军33师团没有遭遇战斗,就顺利占领被英军放弃的仰光。

需要说明的是,英军放弃仰光,根本没有通知中国人,这让蒋介石极为恼火。还堆积在阳光港口的大量中国物资,都被日军缴获,连销毁的时间都没有。

经过仰光保卫战,英军在缅甸的2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和1个装甲旅中,除了不战而逃的澳大利亚第63旅以外,其余部队都被重创,伤亡近半除外,士气更已经崩溃。

日军第15军攻占仰光后完成了缅甸南部作战任务,占领了仰光港口和机场及毛淡棉航空基地,为以后攻占缅北与滇西创造了有利条件。

仰光战役结束时,英印,英缅军已有10个步兵营完全失去战斗力,精锐的8个炮兵连几乎被全歼。剩余的英印,英缅和英军虽然还有3万人的实力,但士气早已崩溃,只能死守曼德勒,仁安羌和萨尔温江3处。

而英军经过仰光战役以后,实际已经不具备作战能力,之后基本就是一触即溃,再也没站住脚。

有意思的是,到了这种地步,英国人还不放弃自己老牌列强的架势。

史迪威回忆:英缅军在前线的两个师和一个旅,经过初期作战,只剩下不到2万人;而后方的司令部,却仍然保持着一个庞大的机构。这里有1名上将,1名中将,5名少将,18 名准将和250多名参谋军官,他们还像在指挥着一支大兵团作战似的,照着军事教科书上规定的内容和程式,按部就班地起草着各种标准的军事文书。英军的情报工作十分糟糕,他们没有抓到一个日军俘虏,也没有进行有计划的侦察。第二天,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赶到眉苗,正式走马上任。这位出身于爱尔兰伯爵之家的原皇家近卫军军官,除了常见的英国式傲慢之外,还带着似乎高人一等的贵族优越感。我与他的第一次会面,就很不愉快。当他听说我根据蒋介石的指令,将独立指挥中国远征军时,马上瞪起了眼睛,显露出不悦的神情。他说:“我接受的任务是全权指挥在缅甸的中英军队,这样的安排使我从一开始就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也不示弱地回瞪了他一眼,说道:“难道我们是白吃饭的吗?我也同样可以指挥中国远征军作战。”

这下轮到中国人哭笑不得了。当时中国军队虽然有10万大军,但众所周知,装备都是很差的。所以包括蒋介石,杜聿明在内,都存在中国人出步兵,英军出动空军,坦克和炮兵的想法。

本来英军200辆坦克无论数量质量都强于日本,炮兵部队也很强大,空军更是有上百架作战飞机。

现在坦克部队崩溃,炮兵部队几乎被摧毁,而缅甸英国空军被日本空军打的体无完肤。英军在缅甸的空军力量本来不弱,有100多架作战飞机,包括性能优秀的飓风战斗机等。没想到,他们却根本不是日本空军的对手。

从12月21日日本飞机第一次空袭仰光,到了2月底占领仰光之前就完全打垮英国人。当时日本空军无论数量,质量都不亚于英国空军,甚至到了1月23日到28日,日本空军连续每天出动100架次飞机,要求和英国空军决战。英国空军已经无力招架,只能躲藏机场隐蔽,依靠陈纳德美军飞虎队的二三十架飞机,靠空中游击战支撑。

2月21日到22日,日军将英军多个机场摧毁,仅仅马格威机场就炸毁了英军21架飓风战斗机和大量其他作战飞机。至此,英国空军不是被摧毁,就是逃亡印度,失去作战能力,日本空军基本掌握制空权。

那么这样说来,英国人就是没有给予中国任何期望的帮助了。

本来根据日本军部的命令,已经在缅甸的第33师团和第55师团,应该等到马来西亚作战的第18师团和第56师团赶到以后,再主动向北部挺进,发动仁安羌和曼德勒战役。

不过,日军两个师团长都认为,目前看起来,英军已经溃败,不会对日军造成什么威胁。没有必要等援军赶到,可以立即出兵。

于是,第33师团向缅甸中部石油重镇仁安羌开进,第55师团则向缅北交通枢纽曼德勒前进。日军在仰光,毛淡棉缴获大量英军补给和车辆,他们运输没有丝毫问题。

在日军高速推进的同时,由于英国佬的胡搞,国军还在艰苦的行军中。

这时候,这群英国人耍了一整套手段,狠狠的阴了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把。

首先,亚历山大强烈要求国军必须由他指挥。蒋介石开始是同意的,在发现英国人根本不提供协助,他开始怀疑英国人可能耍诈,搞诡计阴中国人。蒋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国军由美国人史迪威指挥,不听从亚历山大的意见。

在蒋介石看来,美国人和英国人不同,缅甸不是美国人的地盘,美国人会站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尽量兼顾英国和中国的利益,不会为了英国完全不管中国死活。

对此罗斯福表示同意,宣布亚历山大仅仅负责西路英军指挥,中路和东路由史迪威负责,但史迪威也受亚历山大节制,不能一意孤行。

显然,如果史迪威头脑清醒的话,这种布置是对中国人有利的。

没想到的是,史迪威此人志大才疏,被亚历山大一顿忽悠以后,居然就被英国人牵制鼻子走了,成为亚历山大的传声筒。

其次,得到指挥权以后,亚历山大表面上同意了史迪威所谓在平满纳决战,一举击溃进攻日军,反攻仰光的计划。

实际上,亚历山大经历过敦刻尔克大战,自然知道他的部下现在已经毫无战斗力,不可能发动什么反攻。

他在同意平满纳作战的同时,却暗中下令运输部门不要和中国人合作,让中国人只能陆续的运输到前线。

有些朋友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很简单,国军如果不能在短期内集中兵力,就无法要求英军和他们一同进攻,只能暂时做防御。

而亚历山大就可以谎称要进行平满纳战役,让国军在中路和东路防御作战,以吸引日军主力,自己则从西路开溜,保证自己实力不受损失。

如此卑劣的手段,可惜当时国军高级将领一度还没有看透。

亚历山大早已决定放弃缅甸,应该是他的部队没法打,只能放弃。不过亚历山大却作出要决战的样子,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作出假象,提供假情报,多次引诱国军前来协助,实则为英军殿后,保证英军顺利撤退到印度去。

既然英国人这样想了,美军在缅甸又没有一兵一卒,那么国军仅靠自己如何对抗10万日军?必败无疑了。

此时国军尚且没有看透英国人的卑劣嘴脸,还在进行所谓的平满纳会战。

史迪威也傻乎乎的试图反攻仰光,到处调兵遣将。只是英国人根本不甩他,他只能命令中国人。

史迪威和罗卓英达成协议,认为目前必须死守最南端的同古(东吁),阻挡日军继续推进,为散乱无法集结的国军大部队争取时间。

等到国军6,7万大军在平满纳一线集结完毕,则由英军在西线阻挡日军33师团,国军第6军阻挡东路推进的日军55师团一部,然后在中路首先歼灭日军孤军深入的55师团主力1万多人。

国军战斗力虽然不强,但6万大军歼灭或者重创55师团这1万多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随后在4万英军配合下,转兵歼灭西路的日军33师团,反攻仰光。

当时的情报是日军在缅甸只有这两个师团,那么仰光就没有什么兵力了,自然可以轻松拿下。

计划貌似不错,但有三个要点却没有考虑。

第一,史迪威做梦也没有想到,西路英军4万人和100多辆坦克装甲车,根本对付不了日军33师团1万多人。

第二,史迪威没有想到,日军会迅速将在马来西亚作战的精锐18师团和56师团从仰光登陆,增援到缅甸战场。

第三,就是史迪威没想到,英国人根本不准备再打了,只是一心想逃到印度,彻底放弃缅甸。

这三个误判,导致最后的大惨败。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