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不必期待中国主动解决超额产能问题

美国财政部长叶伦近日访问中国时,针对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与李强等人进行讨论,但叶伦对于产能过剩的说法并未被中国接受。叶伦特别提到,中国国内需求疲软以及其政府大规模支援电动车、电池和太阳能产品等行业的“过度投资”等议题。事实上,中国产业的产能过剩或供需严重失衡会被重视的主要原因,在于当中国内需不足,这些过剩的产能便会在以极低的价格出口到中国以外的市场。

早在美国警告之前,欧盟在2023年10月初即宣布正式开展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本专栏“全球经济下个课题——中国供给过剩”也已强调超额产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但是,面对中国的超额产能,中国政府有无诱因降低超额产能,以及美国政府能否对此有具体的政策因应都可以进一步讨论。

中国政府没有诱因解决超额产能的问题

首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今年工作报告虽强调持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是,他也承认中国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换句话说,若中国要消除产能不足的问题,必须提高国内的有效需求。但是,从中国本月11日所公布的最新消费者物价统计资料显示,3月CPI年增率为0.1%,远低于2月CPI年增率0.7%,也低于市场预估的0.4%。因此,中国经济存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仍然持续。如果产能过剩的问题无法藉由提升国内有效需求抑制,则大家会好奇中国政府是否会有诱因去协助厂商降低产能。

可惜的是,在中国经济存在通货紧缩与中国面对美国科技出口管制的情况下,中国厂商一定是往未被管制的产业投资以及增加成熟制程或标准化可量产的产业投资。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是没有诱因去限制其厂商降低超额产能的。

此外,对中国政府而言,中国的超额产能至少还可以降低其就业市场恶化,一旦超额产能受到限制,则中国的就业市场与内需消费将会面对更严格的挑战,这应是中国政府不愿意去限制厂商超额产能的原因。

跨国合作才可能降低中国超额产能对世界经济的伤害

其次,面对中国超额产能以低价的方式出口到全球市场商,单一国家的贸易政策是难以阻止超额产能对全球经济的伤害。这是因为,一旦一个产品可以被标准化且量产,则表示具生产能力的厂商或国家应非少数,因此,若仅有美国关心中国低价产品输美的问题,则在厂商家数多的情况下,实难以影响这些产品低价出口到其他国家。换句话说,美国单方面的政策是无法改变中国产能对其相关产业的伤害。

再者,中国产能过剩所衍伸的产品低价倾销问题也会伤害美国厂商在海外的市场利润,其除了影响美国国内的就业外,美国受影响产业的海外代工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面对倾销的产品供应链的投资国、被投资国与厂商均会受到伤害。换言之,当一个产品的技术门槛降低且可被大量生产时,单一国家的管制措施已不足以解决产能过剩对全球的伤害,成熟制程的晶片是另一个例子。这是为何叶伦在本月15日参加国际货币基金(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将联合欧洲、亚洲与拉丁美洲国家对中国超额产能共同表达疑虑的原因。

中国补贴政策与民主国家补贴政策的差异

最后,面对美国指控中国大量产业补贴的指控时,许多人常会以近期美国补贴晶片制造商赴美国投资的政策来指出美国政府亦有相同的行为。但是,台湾、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补贴半导体厂商与中国补贴政策最大的差异在于——补贴金额的透明度。我们可以知道各个民主国家对产业补贴金额的大小,但是,我们不清楚中国补贴金额的多寡。面对中国的超额产能,若世界各国无法合作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则各国的市场将变成中国“去产能”的工具。最终受到伤害的,仍是各自国内的厂商与受雇劳工。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