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改变世界的三部曲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呼吁,全球应停止升息,否则会把全球经济推入衰退深渊,继而陷入长期的停滞性通膨。而据英国一项调查显示,疫情严重冲击十六至二十五岁年轻世代生活,超过六成的年轻人因经历疫情洗礼又碰上生活成本飙涨,对未来感到很害怕、没有希望,还有三成三年轻人担心,就业前景永远不会恢复疫情前的样子。二〇二〇新冠疫情扩散,各国纷纷祭出边境管制,国际经贸、运输旅游应声紧缩,全球化时代宛如瞬间急冻。受到冲击的,当然不仅限于英国的某个世代。

新冠疫情,与其说是改变世界的启动机,不如说是改变速度的加速器。现在的年轻世代,出生于全球化的黄金年代,世界是平的,当时资金、产业、工作在全球流动,他们必须做好跟全球同一世代竞争的能力准备。不料,当这个世代进入职场,却马上面临一波波“去全球化”。二〇〇八北京奥运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二〇一二习近平时代揭幕之后,逐渐朝反方向逆转。二〇一九开始的美中贸易战,未来回顾可能是“去全球化”的台面化。

美中贸易战,起初被视为前两大经济体的贸易摩擦,但隐约传来的板块碰撞更令人感觉是一场结构变动的先声。直到川普政府结束前夕,大家终于发现贸易战已经扩大到地缘政治争锋。二〇二〇,全球陷入新冠疫情恐慌,而中国的武汉实验室成为众矢之的。这场死伤惨重的疫情,加深了川普与拜登政府对中国的疑虑,美中关系从“交往”到“脱钩”的趋势持续进行。同时,二〇一六以来,中国对台湾中止对话、机舰扰台,也在疫情期间越演越烈,不仅美国、连被香港问题吸引到印太的欧洲也同表关切。这样的安全关切,到了乌俄战争,能源、粮食被普廷武器化,遂升级为对经贸倚赖中国的风险意识。能源依赖俄罗斯,市场依赖中国,梅克尔留下的遗产,德国应当最为有感。

从新冠疫情到乌俄战争,贯穿其间的脉络是,全球化并未改变专制国家。在专制统治者眼中,经贸投资、自由市场,不是目的是工具,是“寄生西方先进科技”、“民生工业掩护军事现代化”的暗渡陈仓,直到西方后知后觉国力即将被弯道超车。普廷入侵乌克兰、并吞四州,西方制裁持续加码。以川普打击华为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定”为基础,拜登本周可能宣布新措施,限制中企取得可用于高效能运算的技术,阻断中国取得先进半导体技术。而王美花指出,台湾占全球半导体生产逾六十%,高阶晶片更占九十%,中国三十六%的半导体进口依赖台湾,若台海爆发意外事故,半导体供应链中断,中国经济将受到严重冲击。

不同于冷战时代壁垒分明,全球化已致使各国互相依赖,只差程度不同。正因如此,“去全球化”不必然会形成“新冷战”,而是民主、专制集团的“互相倚赖又彼此敌对”。或许可以想象,全球化将被未知的集团化排列组合所取代,而不同集团成员将在某种程度上自行其是。

近年的国际媒体,军事较劲的报导大幅增加。各国领袖会面,虽仍谈论必须合作的议题,包括迫在眉睫的气候变迁,更多关注于远方的紧张,联合国的基本价值共识也难以维系。“历史终结”与否,“文明冲突”如何,原来并未到下结论的时刻。从全球化的投资、获利,转变到“去全球化”的冲突、制裁,所有国家的合纵连横都起了变化,大国受到中小型盟友的牵制,中小国家无法摆脱大型盟友,相互依赖关系不完全沿用过去的由上而下规则,哈萨克之于俄罗斯,匈牙利之于欧盟,都是值得观察的例子。二战成立的联合国,解决问题的能力愈趋弱化,国际纷争实力可能变成硬道理。

二〇一九美中贸易战,二〇二〇新冠疫情,二〇二二乌俄战争,宛如改变世界的三部曲。而跨国企业、社交平台的影响力显示,国家的挑战不仅来自其他国家。最近几年的事态,已经无法用过去的结构来解释、解决。一如乌俄战争,延续着二〇一四未获解决的僵局,而这场已经超过七个月的战争,可能同样无法在现有的结构下收尾。眼前,不确定是唯一可以确定的。这种状态,考验着所有的国家与个别行动者,稍有误判便可能付出代价。每一个国家、世代、企业、个人,都置身于这个不确定航程。专制统治下,没有选择自由。民主的多元选择,会带来创新或纷乱,端看参与者展现出怎样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