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毛子的老古董:抗战中的俄制M1900/30野炮(1/4)

抗战中,国军的野炮就是三大体系,法国施耐德野炮,德国克虏伯野炮,杂牌野炮。

帝俄时代的炮兵

法国小姐昙花一现,但也属于三大体系中的一个。只是无论施耐德野炮也好,施耐德山炮也好,因为数量太少都没有起到大的作用。

而另一款俄制苏制M1900/30野炮就完全不同了,它撑起了抗战中国军野炮的半壁江山,它是另一大体系克虏伯野炮的一份子。

其实俄制苏制M1900/30野炮,也就是克虏伯火炮的仿造品。中国从1903到1908年间购入了360门克虏伯M1903型野炮。

随后国际社会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这样直到抗战结束前,这批野炮已经不多了,但仍然装备了炮兵第6旅和炮兵第9团的一个营。

另外炮兵第4团和第6团装备的日式38式野炮,实际上也克虏伯野炮的仿造品。

抗战爆发时,国军四分之三的野炮都是克虏伯和它的仿造品。

那么,整个国军的野炮中,仅有炮兵第8旅装备的不是克虏伯野炮,而是东北奉天兵工厂仿造奥地利百禄公司的M1918 77毫米野炮的产物(百禄公司后来被意大利收购),也就是辽造14式77毫米野炮。

它也是所谓第三大体系野炮:杂牌野炮。

另外的杂牌野炮,就是阎锡山自己生产的88毫米野炮一个团。

1929年,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仿苏罗通式88毫米野炮,生产了所谓的晋18年式88毫米野炮,到抗战前一共生产了150门,全部装备晋绥军的炮兵部队。说是生产,其实也不过是进口部件自己组装而已。

不过,因为晋绥军在军阀混战中连战皆败,这种野炮损失很大。在抗战中,晋绥军有9个炮兵团,但只有一个炮兵22团装备这种88毫米野炮,一共也不过几十门了。

到了太原会战失利以后,这批野炮也就损失殆尽了。

抗战是大规模的会战,伤亡以数十万计算,武器损失也不计其数,区区200门野炮经不起这种消耗。

国民政府对此心知肚明,因此抗战刚刚开始,就利用《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提出了购买大炮的订单。

苏联人从1937年10月开始交货,4年内逐步提供了160门俄制苏制M1900/30 76毫米野炮到中国,另外还有50门76毫米山炮,型号应该是M1909型,不可能是刚刚研发的M1939型。

山炮和野炮的性能基本一致,没太大区别。

这个援助的数字和苏联人的许诺有着巨大的差距,最初苏联人许诺的是提供20个师的装备给中国。

如果这不是援助中国,而是援助一战后那支10万人的德国国防军也许够了。

可当时国军已经有400万规模,这区区160门野炮算得了什么呢?更谈不上装备20个师了。

当时日军一个师团就有75毫米野炮36门,这区区160门野炮相当于4个多师团的火炮,还是分4年提供的,相当于1年提供给中国一个日军师团的火炮,这有什么用处?

仅仅1940年,日军在中国的师团也高达38个。

之前的谈判中,苏联许诺卖给中国20个师的装备。

中国前后支付给苏联的物资包括:钨矿砂31177吨,锡13162吨,锑10892吨,锌600吨,汞560吨,铋18吨,茶叶30293吨,生丝309吨,羊皮223万张,羊毛14300吨,猪鬃6340吨,桐油8868吨。

可以看到,我们卖给苏联人的,都是一些好东西,尤其钨矿桐油这些,别的国家是提供不了的,苏联人一点也没有吃亏。

显然这区区210门山野炮根本不可能装备20个师,怕是装备20个旅也是不行的。

当时苏军一个炮兵师装备火炮280门,这点火炮尚且不足以装备一个苏军炮兵师。

是苏联没有火炮储备,所以没法提供吗?答案是否定的。

苏联在1935年到1937就生产了高达5020门新式火炮,除此以外,还有大量沙俄时期的老式火炮在苏军中服役。

在1939年,苏军装备高达5万6000门火炮。如果苏联人愿意给,他们随便抽个一星半点,也可以提供最少500门以上火炮。

显然,不是苏联没有炮,是他不愿意给。苏联并不真正希望让国军强大,只是借助国军拖住日军而已。

话又说回来,这160门野炮虽然数量不多,还是弥补了抗战初期现役野炮的大量损失。苏联还提供了16万发炮弹,少是少了一点,但多少还能用一用。

只是,这160门野炮很有问题。

二战的苏军是炮兵和装甲兵的苏军,但就算是苏军坦克部队仍然依赖于炮兵火力的支援。

斯大林曾经说:炮兵是战场之王。也是苏联大炮兵主义最好的说明。

二战中的苏军,经常将炮兵使用到令人不敢相信的地步。到1945年初,苏军炮兵共拥有91400门各类火炮和迫击炮、2993门火箭炮。苏军编成内有89个炮兵师和火箭炮兵师,138个炮兵旅、反坦克歼击炮兵旅、迫击炮兵旅和火箭炮兵旅,军和集团军属炮兵团扩编为炮兵旅。各次重大战役其主突方向上的炮兵密度,均在每公里正面200门以上。在柏林战役中,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每公里突破地段上火炮和迫击炮的战术密度达到300门以上。在炮兵射击范围内,一切工事和有生力量都变成了碎末,德国人遭受的炮火打击的强度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

在俄军主攻的奥得河-泽劳高地遭受的炮击非常恐怖。

40000门火炮的齐射,使得在柏林居民的远眺中,奥得河畔成了一个正在喷发的巨大火山口。在雷霆万钧的炮击中,除了苏军师、团属中小口径火炮和“喀秋莎”外,军属和来自最高统帅部炮兵预备队的B-4M型203毫米、BR-17型210毫米履带式牵引加农炮和BR-18型305毫米履带式牵引榴弹炮也不断发出令人恐惧的怒吼——苏联人习惯把它们称呼为大威力炮兵,其中的BR-18榴弹炮,弹重330公斤,直射时可以摧毁2—2.5米的混凝土墙。

而强攻泽劳高地的作战中,在30分钟的强大的炮火准备之后,苏军于莫斯科时间上午10时30分再次以密集的炮火开始了进攻,这一天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配属的炮兵发射了123万发炮弹,约合2450车皮,98000吨。

柏林战役最终以希特勒的自杀而结束,而此时柏林市内建筑已经有百分之九十五被摧毁,到处都是一片废墟,甚至连树木也不剩几棵。战后东西德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用了十几年时间才逐步修复了这座城市。

斯大林和他的苏军将军们在二战中如此重视炮兵,恰恰是由于一战俄军炮兵极其惨痛的教训而来的。

其实沙俄的军事历史中,历代沙皇都是很重视炮兵的。以近代沙俄第一次大战,也就是彼得大帝发动对瑞典的北方战争为例,俄军就非常强调炮兵的作用。

彼得大帝之前的俄国属于封建王朝,在他改革后已经逐步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改革以后的第一次作战,彼得大帝自然是极为重视的,但由于俄军没有重视炮兵,最终在纳尔瓦战役中惨败。

其实俄国早在100年之前就相当重视炮兵。在16世纪伊凡雷帝时代,莫斯科公国就有自己的炮兵部队,在17世纪30年代的斯摩棱斯克战役中,俄国人就有151门大炮和7门臼炮。到了彼得大帝登基前的1678年,在俄国150个城镇里就有大小城防火炮3575门。

火炮不可谓不多,但都是使用老式青铜铸造技术的旧炮,根本无法和当时西欧先进的炮兵正面抗衡。

彼得大帝上台以后,也尽力铸造了一些新式火炮,但数量和质量都是远远不够的。战前俄军大约拥有300到350门新式火炮,其中沙皇亲军只有200门火炮。

以如此的装备,如何能够对付的了骁勇善战的瑞典军队,更对付不了年仅18岁却赫赫威名的皇帝查理十二世。

此战以俄军的大败告终。当时俄军高达3万5000人,被包围的瑞典要塞中只有2000多个士兵,但俄军只有170门老式火炮,防御的瑞典军却有400门比较新式的火炮。

彼得大帝开始妄图先吃掉要塞中的瑞典人,然后转身同增援来的查理十二世主力决战。

没想到,由于俄军火炮老旧,连日进攻却根本吃不掉要塞中的瑞典守军。在进攻要塞期间,瑞典援军突然杀到,俄军腹背受敌,陷入完全的被动。在瑞典强悍的步兵和新式火炮的猛击下,俄军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就全线溃败。此战俄军阵亡约8000人,火炮几乎丢光,损失了145门;瑞军阵亡只有3000人。

最终以俄国人屈膝投降,签订停战协定结束,彼得大帝将此战列为一生最大的耻辱。

此战惨败后,彼得大帝从中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立即加紧俄国正规军建设并装备新式火炮。彼得一世在之后铸造了大量新式火炮。由于当时俄国的工业落后,铸造火炮需要的大量铜无法搞到,彼得大帝居然下令每个教堂都必须交出一个铜钟来。当时教堂的铜钟普遍重达一吨以上,是相当好的材料。不过东正教教堂是极为重视钟的,彼得大帝此举遭到神职人员的强烈反对,但最终还是执行了下去,可见他对炮兵的重视。

彼得大帝还把炮兵的职能进一步细化,分为团属炮兵、野战炮兵、攻城炮兵和要塞炮兵。他还统一了火炮的口径,创出了独特的俄国炮兵口径,无论是武器配备还是火炮生产,都更加整齐划一。这是炮兵走向正规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俄军在建立新式的炮兵以后,很快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他们连续击败瑞典,波斯,土耳其,成为欧洲第一流的军事大国。

遗憾的是,火炮是建立在一个国家的重工业发展基础之上的,而沙俄是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它的重工业始终在欧洲处于二三流的水平,所以他的炮兵自然也就厉害不起来了。

在和中国的雅克萨战役中,俄军其实是败在火炮上。

两次雅克萨战役,俄军在轻火器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第一次战役,450个俄军装备300支火绳枪,第二次战役,826名俄军拥有火绳枪100支,先进的燧发枪850支。而两次参战的清军虽然都有3000人左右,但装备火枪不到100支。

虽然当时火绳枪相对弓箭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不过在固定阵地的防御战中,火枪尤其是燧发枪还是明显强于弓箭的。即便是普通的俄国农民,稍加训练也可以在城堡内向外放枪,而满清的弓箭手则需要1年以上的训练才行。

这也是第二次雅克萨战役,俄军能够固守10个月的原因。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