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抗战第一山炮:瑞典博福斯M1930 75mm山炮(4/6)

随着第一批48门山炮逐步运到国内,炮兵团扩编为炮兵第1旅,负责训练的德国顾问也增加到11人。

此后,国军又增购了48门山炮,这是第二批。

1934年6月,国军用第二批山炮新组建了炮兵第2旅,下辖两个团,每团装备24门,这和第一旅完全一样。

此时,一部分博福斯山炮又参战了,这次却不是打日本人。

1934年,正值第五次围剿期间,老蒋用了一个简单的碉堡战术,花费一年时间就打挂了号称拥兵30万的中央苏区。

碉堡战术中,除了修建碉堡封锁线,并且步步推进以外,炮兵的作战也很重要。

当时红军无力应付,被迫使用共产国际顾问李德的短促突击战术,以红军的碉堡对付国军碉堡。

不过,红军只有十几门各种型号的破烂火炮,老蒋认为杀鸡何用宰牛刀,所以一直没有使用博福斯山炮部队。

直到国军在战略决战的广昌战役中大胜,红军已经准备所谓长征的1934年7月,炮兵第1旅第5团第1营才赶赴广昌地区支援。

所谓支援,可能也就是老蒋想让山炮部队获得一些实战经验而已。

当时红军的碉堡都是土木结构,修建的技术也很落后,博福斯75山炮的威力很大,根本是胜之不武。加上它的射程高达9公里多,红军根本没有武器能够威胁到它,更是如鱼得水。一时间,大量红军碉堡被摧毁。由于博福斯山炮精度很高,对红军坚固的砖石碉堡也就是三四发击毁一个,对于粗制滥造的土木碉堡,基本一炮一个,根本不用第二炮。

博福斯山炮的一个连长还吹牛说:对待红军那种破碉堡,我们山炮只要打在它傍边,直接可以把它震倒。

博福斯山炮的威力很大,一个核心碉堡驻扎了红军整整一个营的兵力,碉堡被摧毁后,仅有1人幸存。彭德怀知道这件事以后,气的直骂娘,因为这个碉堡是太上皇李德亲自下令修建的,又是一个荒唐的命令。

当然,博福斯75山炮并没有大规模的参战,因为红军很快放弃中央苏区长征,留下的陈毅项英残部被击溃后转为游击战,炮兵也就用不上了。

1935年,炮2旅入川,名义上是协助刘湘对付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实则是威慑这个四川王。

当时入川没有铁路,公路的话也极为崎岖,交通很不方面。野炮,榴弹炮重量大,无法拆卸,不容易运输,也不好上船。博福斯山炮则不受限制,拆散了的话,一艘运输船可以装好几门。

在四川复杂的山地地形,野炮无法使用,川军一般也就是用迫击炮,而这种先进的山炮则不受影响。

当时炮兵2旅入川以后,四川王刘湘特地去参观,对这批山炮又爱又恨。爱的自然是它们性能优秀,极为适合在山地作战,恨的是炮兵2旅并不是自己的部队,而是敌人蒋介石的。

1935年末,炮兵第1旅第5团参加了秋季大演习。这次演习是中央军历史上第一次新式演习,主要针对日军由太湖以南、京杭路方面向南京进犯,国军应对的演习。炮兵第5团加入西军第5军,扮演拱卫首都南京的角色。

1936年两广叛乱,炮兵两个旅跟随40万中央军南下,但没有来得及参战,打着抗日旗号,实则勾结日寇的广东王陈济棠就众叛亲离,被部下推翻。广西王李宗仁白崇禧狼狈求饶,两广事变结束。

随后直到抗战爆发前的一年多时间,这两个旅的炮兵在南京上海一线苦苦训练,等待和日寇全面开战。

当时国军第1、2、6、8共4个炮兵旅,第4、6、8、9、109、17共6个炮兵团。

4个炮兵旅中,除了1、2两个旅是先进的博福斯山炮以外,炮兵6旅为老旧的克虏伯M1903 75毫米野炮,炮兵8旅为辽造14式77毫米野炮(仿造奥地利M1918野炮的,也是老古董),都和博福斯山炮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这两个旅,可谓国军炮兵的主力部队。

炮兵第1旅,旅长项致庄
炮兵第1团,团长李汝炯
炮兵第5团,团长洪士奇

炮兵第2旅,旅长蔡忠芴
炮兵第2团,团长蔡培元
炮兵第3团,团长郑会煊

归属这两个旅的博福斯山炮为96门。

炮一旅在华北

当时博福斯山炮是中国,乃至东亚最先进的山炮,所以装备它的炮兵第一旅和第二旅也是国军的王牌。

而日军主要装备的山炮为41式山炮,和博福斯山炮相比,性能有相当的差距。

首先,就射程上来说,博福斯山炮射程高达9公里多,而41式山炮仅仅6公里,相差了3公里。对于炮兵来说,射程是极为重要的,就算高出1,2公里也能将你压制的死死的。在这一点上,博福斯山炮可以轻松在安全距离将日军山炮摧毁。

其次,就精度来说,博福斯山炮是传统的德国火炮,精度极佳,日式火炮根本没法相比。国军对德国制造的火炮非常喜欢。国民政府的德式火炮在抗战中基本全部损毁了,到了抗战结束基本都是日式火炮和美式火炮。要说美式火炮,其实无论钢材,做工,质量都不亚于德式火炮,但国军炮兵就是喜欢德国货。

德国火炮优异的性能,就像奔驰车一样,已经成为一个神话。

再次,就炮弹的威力来说,博福斯山炮威力也强于41式山炮一大截,它可以发射的弹种也更多。博福斯山炮可以发射破甲弹、地雷弹、高爆弹、烟雾弹、照明弹、燃烧弹、榴霰弹等,这在当时是属于最先进的。

最后,博福斯山炮的拆卸也很方便,可以迅速拆卸成8个部分带走。自然41式山炮也不差,但相比起来,仍然是博福斯山炮更方便拆卸,速度更快。

博福斯山炮作为中央军最精锐的山炮部队,参加了抗战前期和中期的几乎所有战役,战功卓著。

7月7日卢沟桥打响了,炮兵1旅奉命北上,加入华北战场。炮兵2旅则东进,进入华东的淞沪战场。

炮兵1旅在华北的作战比较一般,原因很简单,当时华北日军的优势实在太大。

华北的河北基本是平原,日军仅仅在平汉路北段就集中四个师团10多万重兵南下猛攻。其中光是攻打保定的日军大口径火炮就有260多门,还有坦克140多辆,60多架轰炸机。

仅仅第6师团配属的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就有8000多人,100毫米到240毫米重炮70多门。

相比日军,国军规模更是浩大,仅仅保定战役的刘峙第2集团军,就有3个军又3个师,遗憾的是炮兵就很少了。

相对于如此规模的大会战,区区一个山炮旅48门山炮又算得了什么。

虽然博福斯山炮非常精良,终究数量太少,根本架不住这种规模的大战。由于到处都缺少炮兵,到处又都急需炮兵火力,所以山炮部队都被迫拆散使用,大体以营为单位分别使用。

以炮兵5团为例,区区一个团不过24门山炮,居然也被拆成2个营,第1营配属关麟征第52军,第2营配属孙连仲第26路军

日军集中大部分在华主力攻打保定,战斗无比激烈,日军炮火也特别凶狠,几乎将国军阵地一片片打平。

国军炮兵数量不多,仅为敌人几分之一,双方力量悬殊,只能咬牙拼死还击。

先是在保定战役中,第1营第2连在激战中几乎全部殉国,人和炮都被打光了。日军进攻时发现有国军炮兵开炮拦截,立即调动几十门各种口径火炮猛轰。第2连因为奉命死守,所以拼死炮战,击毁击伤日军火炮多门,还毙伤数十名日军官兵,己方也伤亡惨重。

傍边步兵赶来支援的时候,发现炮兵阵地已经没有什么活人了。当时步兵军官的话是:阵地上面连张完整的纸都没有,可见第2连和日寇的炮战多么激烈。

炮兵第1营营长蓝守青被迫带着第1连剩余的8门山炮撤退,半路上又得到命令,务必提供2门山炮驻守保定城。没办法,只能抽调2门北返,这2门炮自然也尽数毁在保定城里面的巷战。

山炮部队规模很小,毕竟起到了一定的支援作用,对日寇也有很大杀伤。因为炮兵和这一线国军的死守,日军在保定战役中相当艰苦。

从9月14日发起进攻,至24日占领保定,平均每日仅能前进约10公里。日军自己也承认伤亡5000多人,真实伤亡数字近万人,这也相当不少了。

国军撤退到石家庄以后,继续防御,很快石家庄战役爆发。

此战也极为惨烈。蓝守青营长的6门山炮和炮兵第6旅张任夫营12门野炮,负责防御正定城。正定是石家庄外围最重要的防线。

日军为了攻击正定,不但使用重兵,还使用了150和240毫米重炮。

10月3日,炮兵第1营开始遭遇日军炮兵攻击,到了中午,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大举进攻,国军步兵奋力拦截。山炮第1营和第6旅张任夫营立即用6门山炮和12门野炮猛烈还击。

日军没有想到国军在正定配备大量炮兵,猝不及防,被炮兵一顿猛揍。

日军冲锋步兵还没有靠近国军步兵阵地,一串串山炮炮弹准确的炸入人群中。日军伤亡不轻,却因为武士道精神还在拼命前进。

结果博福斯山炮的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一发发准确的炸到日寇冲锋的部队中。这样一来,最终冲到步兵阵地时,日军已经伤亡大半,再被国军步兵一顶,自然就溃败了。

第一天,冲锋的日军伤亡很大,却没有任何战果。

不过,日军主攻正定的为第6师团,这是号称日军战斗力第二强的主力部队。

第6师团在一晚上时间调动大量重炮,猛烈轰击国军炮兵阵地,150毫米和240毫米重炮也都用上来,一炮下去,就是一个巨大的弹坑。

几炮刚打过来,就被国军发现。蓝守青营长颇有经验,一听日军炮弹呼啸的声音,判断是日军重炮。他立即告知张任夫营长,认为日军已经发现了炮兵阵地,以远程火炮覆盖。刚刚几炮应该是试射,下面就会覆盖性炮击了,所以要立即转移阵地,到正定城内继续抵抗。

于是,山炮和野炮营一起撤离,但山炮的优势很明显,一瞬间就拆卸完毕,赶着骡马走了。

而野炮营虽然速度也不慢,相比山炮就差远了

日军重炮劈天盖地飞过来的时候,山炮营已经走了,但野炮营只走了一部分。在日军重炮猛烈轰击下,张任夫营长当场殉国,野炮也损失了几门。好在此时守城的步兵师长宋肯堂派了一个营步兵来帮忙,将山炮和野炮都撤了下来。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