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谈水浒的主食(2/2)

而所谓的炊饼,在水浒时代不叫做炊饼,叫做胡饼(西域传来的)或者烧饼,和今天的烧饼或者新疆的囊基本一样,是烘烤出来的。

先说炊饼,最有名的炊饼贩卖者,就是武松的哥哥武大郎。

书中写到:

酒至五巡,武松讨个劝杯,叫土兵筛了一杯酒,拿在手里,看着武大,道:“大哥在上,今日武二蒙知县相公差往东京干事,明日便要起程。多是两个月,少是四五十日便回。有句话特来和你说知,你从来为人懦弱,我不在家,恐怕被外人来欺负。假如你每日卖十扇笼炊饼,你从明日为始,只做五扇笼出去卖;每日迟出早归,不要和人吃酒。”

话分两头。只说武大郎自从武松说了去,整整的吃那婆娘骂了三四日。武大忍气吞声,由他自骂,心里只依着兄弟的言语,真个每日只做一半炊饼出去卖,未晚便归,一脚歇了担儿,便去除了帘子,关上大门,却来家里坐地。

显然,这个炊饼,就是馒头。如果是烧饼,冷的烧饼根本没人会买。冷的烧饼没法加热,强行加热也就变成软饼了,非常难吃。冷的馒头就不同,回去自己蒸一蒸就可以吃,口感不会有什么变化。武大郎每天一早出门,卖十扇也就是十笼炊饼,一直卖到晚上,显然如果是烧饼早就冷了,自然他卖的是馒头。

可以看到,武大郎的生意很好,一笼馒头至少十多个甚至二十多个,十笼就是一二百个。在这个不大的县城,武大郎每天都能将馒头卖完,第二天再做新的,说明馒头在当年是最基本的主食,人人都会买。

馒头是白面做的,属于细粮。在民国时期,大部分农民也是吃不到细粮馒头的,多吃粗粮和杂粮。很有意思的是,细粮馒头在北宋却也不算什么好东西,很寻常。

当地聪明少年郓哥被王婆打了以后,找到武大郎告诉他老婆的奸情。武大郎为了让他说话,要送他馒头作为酬谢。

文中写到:

武大道:“好兄弟,你对我说是兀谁,我把大个炊饼送你。”郓哥道:“炊饼不济事;你只做个小主人,请我吃三杯,我便说与你。”武大道:“你会吃酒?跟我来。”

武大挑了担儿,引着郓哥,到一个小酒店里歇了担儿;拿了几个炊饼,买了些肉,讨了一镟酒,请郓哥吃。那小厮又道:“酒便不要添了,肉再切几块来。”

显然,在郓哥这种贫穷少年的眼中,馒头不算什么好东西,根本不稀罕,倒是要武大郎请他吃肉喝酒。对比可见,北宋民间很富裕,生活很好,细粮馒头随便吃。

馒头没有馅,也就不容易变质,所以是北宋最常见的食物。书中很多地方都写到炊饼,也就是馒头。

戴宗从背后赶来,叫道:“李大哥,怎的不买些点心吃了去?”李逵叫道:“哥哥。救我一救。饿杀铁牛了。”戴宗怀里摸出几个炊饼来自吃。李逵伸着手,只隔一丈远近,只接不着。李逵叫道:“好哥哥。且住一住。”戴宗道:“便是今日有些蹊跷,我的两条也不能彀住。”李逵道:“啊也。我这鸟脚不由我半分,只管自家在下边奔了去。不要讨我性发,把大斧砍了下来。”

……时迁听得,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听得娅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潜入厨桌下。梅香讨了灯火入来,又去关门,来前烧火。这使女便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叫烫些热酒上来。娅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值的吃。

更有趣的是,炊饼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武大郎依靠每天做十笼炊饼,就能养活自己和老婆两个人,说明北宋的经济是很发达的。连武大郎这种小商贩,养活全家也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包子,属于比较高档的食物了,水浒中最出名的可谓就是人肉包子,在书中叫做馒头。

只见那妇人笑容可掬道:“客官,打多少酒?”武松道:“不要问多少,只顾烫来。肉便切三五斤来。一发算钱还你。”那妇人道:“也有好大馒头。”武松道:“也把三二十个来做点心。”那妇人嘻嘻地笑着入里面托出一大桶酒来,放下三只大碗,三双箸,切出两盘肉来,一连筛了四五巡酒,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子上。两个公人拿起来便吃。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武松道:“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那妇人道:“客官,那得这话?这是你自捏出来的。”武松道:“我见这馒头馅内有几根毛——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按照孙二娘的说法,他家的馒头是牛肉包子,这在那时候也算很高档的了。不过这种包子是白面加肉馅,总体还是面多肉馅少,所以两个公差拿起来就吃,填饱肚子。而武松比较谨慎,先掰开看看肉馅,结果发现了一根阴毛,判断这是人肉包子,就没敢吃,也由此知道这是黑店。

总体来说,北宋的馒头不是什么高档东西,但包子还是比较高档的,一般用于比较上档次的饮宴或者犒赏就要出征的军人。

……武松抢过林子背后,见一个金刚来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武松假醉佯颠,斜着眼看了一看,心中自忖道:“这个大汉一定是蒋门神了。”直抢过去。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早见丁字路口一个大酒店,檐前立着望竿,上面挂着一个酒望子,写着四个大字,道:“河阳风月”。转过来看时,门前一带绿油栏杆,插着两把销金旗;每把上五个金字,写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一壁厢肉案、砧头、操刀的家生;一壁厢蒸作馒头烧柴的厨灶;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半截埋在地里,缸里面各有大半缸酒;正中间装列着柜身子;里面坐着一个年纪小的妇人,正是蒋门神初来孟州新娶的妾,原是西瓦子里唱说诸般宫调的顶老(歌妓)。

快活林这种很气派的大酒店里面,就蒸包子卖。普通的小酒店,只能卖没有肉馅的馒头。

至于犒赏军人,包子是最好的东西了。一来都是白面的细粮,二来是又肉馅的高档主食,又压饿又有面子。

秦明见说反了花荣,怒忿从地上马,奔到指挥司里,便点起一百马军,四百步军,先叫出城去取齐,摆布了起身。却说慕容知府先在城外寺院里蒸了馒头,摆下大碗,烫下酒,每一个人三碗酒,两个馒头,一斤熟肉。方备办得了,却望见军马出城,引军红旗上,大书:“兵马总管秦统制。”慕容知府望见秦明全副披挂了出城来,果是英雄无比。

智深道:“既然兄弟在此,刘太公这头亲事再也休提;他只有这个女儿,要养终身;不争被你把了去,教他老人家失所。”

太公见说了,大喜,安排酒食出来管待二位。

小喽罗们每人两个馒头,两块肉,一大碗酒都教吃饱了。

太公将出原定的金子缎疋。

鲁智深道。。“李家兄弟,你与他收了去。这件事都在你身上。”

李忠道:“这个不妨事。且请哥哥去小寨住几时。刘太公也走一遭。”

其实,北宋城市里面的包子种类也是极多,也是至少一百多种,主要在于馅不同,比如:梅花包子、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糖肉馒头、太学馒头等等。基本上今天有的,那时候也都有了。

至于饼呢,又分为烤饼和蒸饼。蒸饼就是蒸熟的面饼,味道比较好,但不易于长期保存,在水浒时代多作为零食小吃,很少作为主食了。自然,蒸饼也不算什么好东西。

林冲作为过路的囚犯,去柴进家里打秋风,庄客就拿出蒸饼招待他们吃饭,这是很普通的食物,所以柴进立即觉得怠慢了。

柴进便唤庄客叫将酒来。不移时,只见数个庄客托出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都一发将出来。

柴进见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头到此,如何恁地轻意。快将进去。先把果盒酒来,随即杀羊相待。快去整治。”

林冲起身谢道:“大官人,不必多赐,只此十分彀了。”

柴进道:“休如此说,难得教头到此,岂可轻慢。”

而烤饼,也就是烧饼,倒是经常作为主食。当年的烧饼和今天的基本一样,没什么区别。由于它没有水分,不会变质,又轻巧,非常适合长途旅行的干粮。

鲁智深因为饥饿没力气,被生崔道成和邱小乙打出寺,连行李都丢了。结果路上偶遇史进,史进立即拿出自己的旅行干粮,也就是夹着干肉的烧饼给鲁智深吃。鲁智深吃饱有了力气,回去就打死了伪装为和尚的强盗崔道成。

智深把前面过的话从头说了一遍。

史进道:“哥哥既肚饥,小弟有干肉烧饼在此。”

便取出来教智深吃。

史进又道:“哥哥有既包裹在寺内,我和你讨去。若还不肯时,何不结果了那厮?”

智深道:“是。”

当下和史进吃得饱了,各拿了器械,再回瓦官寺来。

走长路的杨雄,石秀也是带着烧饼做干粮。

燕青听得是杨雄,石秀,把上件事都对两个说了。杨雄道:“既是如此说时,我和小乙哥哥上山寨报知哥哥,别做个道理;你可自去北京打听消息,便来回报,”石秀道:“最好。”便取身边烧饼干肉与燕青吃,把包裹与燕青背了,跟著杨雄连夜上梁山泊来。

以上的都是北方常吃的面食,另外的就是面条了。

实际上,北宋时期吃的面条,同今天的差不多。

北宋之前,面叫做汤饼,顾名思意也就是用汤煮的饼。其实,汤饼类似于今天的刀削面,面片汤之内的,面都是片状,不是条状。主要是面片很容易做,不费事,而细面条制作难度较大,在只为填饱肚子的当年,没什么必要。

到了北宋时期,大家都富裕了,粮食又多,主食才有很多种花样,吃的越来越精细,出现了很多的细面条。史书记载很多细面薄如纸张,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挂面了。

北宋面的种类很多,少说也有上百种,包括软羊面、桐皮面、插肉面、桐皮熟脍面、猪羊庵生面、丝鸡面、三鲜面、笋泼肉面等等,比今天还丰富。面不仅仅是家庭的主食,还是街头巷尾的普通小吃店。

水浒时代,街上已经有很多面店,和今天一样。

书中写到:

智深看那市镇上时,也有卖肉的,也有卖菜的,也有酒店,面店。

智深寻思道:“干干么。俺早知有这个去处,不夺他那桶酒吃,也早下来买些吃。这几日熬的清水流,且过去看有甚东西买些吃。”

……戴宗见个老丈独自一个占着一副大座头,便与他施礼,唱个喏,两个对面坐了,李逵坐在戴宗肩下。分付过卖造四个壮面来。戴宗道:“我吃一个,你吃三个不少么?”李逵道:“不济事。不发做六个来,我都包办。”过卖见了也笑,等了半日,不见把面来,李逵见都搬入里面去了,心中己有五分焦躁,老儿低着头,伏桌儿吃。李逵性急,叫一声“过卖,”骂道:“教老爷等了这半日。”把那桌子只一拍,泼那老人一脸热汁,那分面都泼翻了,老儿焦躁,便起来揪住李逵,喝道:“你是道理打翻我面。”李逵捻起拳头,要打老儿。戴宗慌忙喝住,与他陪话,道:“老丈休和他一般见识。小可陪老丈一分面。”

除了外面的面店,比较高档的挂面,也作为礼物馈赠。在当年,这是很有面子的。潘巧云的奸夫最初上门的时候,就带着挂面作为礼物。

此时甫得清清天亮,只见一个年纪小的和尚揭起子入来,深深地与石秀打个问讯。石秀答礼道:“师父少坐。”随背后一个道人挑两个盒子入来。石秀便叫:“丈人,有个师父在这里。”潘公听得,从里面出来。那小和尚便道:“干爷,如何一向不到敝寺?”老子道:“便是开了这些店面,没工夫出来。”那和尚便道:“押司周年,无甚罕物相送,些少挂面,几包京枣。”

主食之稻

稻(俗称水稻、大米),水稻在中国也有7000多年的历史。水稻的特点是高产,但需要大量水,所以北方是种植不了的,只能中国南方种植。而且水稻是所谓劳动密集型作物,从插秧到收割一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少了就不行。在宋代之前,中国南方人口并不多,远比北方为少,所以水稻在南方种植面积有限。随着魏晋南北朝,异族横行北方,烧杀抢掠,大量汉人被迫南迁。南方的人口,尤其是人口密度,迅速超过北方。这样一来,劳动力充足,水稻大面积种植自然就没有问题,迅速成为超过小麦的中国第一作物。

水稻最大特点是产量很高,比小麦高得多,至于小米什么就根本无法相比了。北宋时期,由于对外贸易极为发达,又从越南引进了更好的占城稻。这种占城稻不但产量高,适应性更强,甚至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别的农作物根本就比不了。

另外,水稻在很多地区还可以一年两收,甚至三收,同样的播种面积,水稻可以养活更多的人。所以古代有着“湖广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也就是湖南湖北或者江南的水稻丰收,就可以供应全国的粮食。说法自然夸张了些,却可以看到水稻高产对国家的影响力。

从宋开始,稻米一直占中国人粮食产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到明朝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十。而小米黄米大豆高粱土豆这些加在一起,不过才占百分之三十,还不到稻米的一半了。

北宋时期,南方的大米也作为朝廷主要的粮食,大量运输到中原地区,仅仅运输到首都开封的稻米每年就有600万担,可以供应100万人口一年食用。所以虽然水浒故事都发生在北方,却有很多吃米的场面。

水浒时代吃稻米的方法和今天一模一样,也就是先淘米,然后加水煮熟了吃,很简单的。

李逵见了,奔到那人家里来,只见后面走出一个妇人来,髻鬓边插一簇野花,搽一脸胭脂铅粉。李逵放下朴刀,道:“嫂子,我是过路客人,肚中饥饿,寻不着酒食店。我与你几钱银子,央你回些酒饭。”那妇人见了李逵这般模样,不敢说没,只得答道:“酒便没买处,饭便做些与客人了去。”李逵道:“也罢;只多做些个,正肚中饿出鸟来。”那妇人道:“做一升米不少么?”李逵道:“做三升米饭来。”那妇人向厨中烧起火来,便去溪边陶了米,将来做饭……李逵已听得了,便道:“叵耐这厮。我倒与了他一个银子,又饶了性命,他倒又要害我。这个正是天地不容。”一转踅到后门边。这李鬼恰待出门,被李逵劈揪住。那妇人慌忙自望前门走了。李逵捉住李鬼,按翻掣出腰刀,早割下头来;拿着刀,奔前门寻那妇人时,正不知走那里去了;再入屋内来。去房中搜看,只见有两个竹笼,盛些旧衣裳,底下搜得些碎银两并几件钗环。李逵都拿了,又去李鬼身边搜了那锭小银子,都打缚在包里里;去锅里看时,三升米饭早熟了,只没菜蔬下饭。

……小二哥放他三个入来安歇,问道:“客人,不曾打火吗?”时迁道:“我们自理会。”小二道:“今日没客歇上有两只锅干净,客人自用不妨。”时迁问道:“店里有酒肉卖吗?”小二道:“今日早起有些肉,都被近村人家买了去,只剩得一酒在这里,并无下饭。”时迁道:“也罢;先借五升米来做饭,理会。”小二哥取出米来与时迁,就起一锅饭来。石秀自在房中安顿行李。杨雄取出一只钗儿,把与店小二,先回他这酒来,明日一发算帐。

除了米饭以外,还有粥。宋朝粥的种类比今天还多,比较出名的是七宝素粥、五味肉粥、糖豆粥、糖粥、糕粥等等。水浒里面出现的就是粥糕,它不是大米熬的,用的是糯稻产的糯米。

说本处城中一个卖糕粥的王公,其中五更,挑着担糕粥,点着个灯笼,一个小猴子跟着,出来赶早市。正来到死尸边过,被绊一交,把那老子一担糕粥倾泼在地下。只见小猴子叫道:“苦也。一个和尚醉倒在这里。”老子摸得起来,摸了两手腥血,叫声苦,不知高低。几家邻舍听得,都开了门出来,点火照时,只见遍地都是血粥,两个尸首躺在地上。众邻舍一把拖住老子,要去官司陈告。

王公的糕粥就是糯米粥,一般还会放一些果子进去。这种糕粥是流质的,里面的米不多,但味道很好,容易消化,一般都是作为早饭。吃这种的多是非体力劳动者,不需要消耗很多热量的,早饭喝一碗粥就行了,所以王公要天还没亮就去赶早市。

其实米的主食数量众多,还有:米面、米线、米粉、粽子、栗粽、糍糕、豆团、麻团、汤团、水团、糖糕、蜜糕、栗糕、乳糕等等,宋代人真的幸福啊。

主食之麻

由于稻米是宋朝才开始流行的,之前五谷里面没有稻,而是麻。

麻,麻是古代的五谷之一,汉代就很少使用,到了宋朝已经早已退出舞台。所谓麻,就是做麻绳麻衣的那种大麻的籽。这种籽可以煮熟后食用,比豆子要小的多,口感很差,不容易消化,勉强充饥而已,是穷人无可奈何的食物。宋代大面积种植大麻,不过并不是为了吃这个麻籽,而是棉花是元代明代才开始流行的,麻是当年穷人的主要衣物来源。

水浒时代,连小米黄米都很少吃,哪里还会吃麻籽。书中出现的,都是麻衣麻鞋之类。其中走远路的,多都配备麻鞋。这种麻鞋类似于草鞋,很透气,重量轻,适合走长路,而且价格低廉。麻鞋比草鞋好得多,主要是麻的纤维非常好,不容易坏,更适合长距离旅行。而草鞋就不行,往往穿几天就坏了。所以麻鞋是水浒中的常见物,麻籽则根本没有出现过。

总体来说,北宋水浒时期,老百姓的主食就是小麦,水稻和小米。除了明代清代才传入的玉米,甘薯,土豆,其余的主食在北宋已经都有了。而玉米之类,就算是今天也是作为辅助粮食,大家偶尔吃一吃,不会天天都吃。

可见,北宋时期的人民其实很幸福,他们的主食和今天的中国人是没什么不同的。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