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吃人的大象,费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2/3)

希特勒将一个小镇交给费迪南,让他实现自己的野心。这个小城开始仅仅居住费迪南的工人们,后来有搬来了一些商人和政府职员,战争后期又有2万战俘和劳工在这里强迫工作。这个小镇很快成为底特律那样的汽车城,它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狼堡,也叫做沃尔夫斯堡,是后来大众汽车的总部。

1937年3月28日,费迪南的保时捷公司和奔驰公司合作,在沃尔夫斯堡正式建立大众汽车公司。

希特勒亲自将为公司命名为大众汽车公司(服务于德国广大民众的汽车),这就是德国大众公司的起源。

费迪南随即通过希特勒提供的国家贷款,将设计草图实现,并且让德国人民通过国家贷款购买,到了1939年这款汽车开始生产。

只是这个每户一辆的汽车刚生产了几百辆,二战就爆发了。

这款汽车被迫转为做军用,只有600多辆交给了德国家庭,另外5万多辆在德军中服役。

而这个汽车,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甲壳虫汽车。

话题再回到重型坦克上。

当时保时捷公司保持着很多世界最领先的汽车技术,这次几乎全部用在了保时捷虎的设计上,这是美国英国法国的同行都绝对无法企及的高度。

在费迪南·保时捷看来,他的作品性能优秀,必然会获得成功,所以他异常自信的下令提前制造了90个坦克底盘,准备用作将来的大规模生产。

没想到,亨舍尔公司实力更为雄厚,保时捷公司虽然是汽车公司,但就重型汽车上来说,亨舍尔公司的相关设计经验远比保时捷公司高出数倍。

所以亨舍尔起步虽慢,却依靠强劲的研发力量后来者居上,他们的VK4501(H)更为成熟,它在机动性和可靠性上完全压倒了保时捷公司的VK4501(P)。

希特勒在听了两家公司的汇报后,做出了清醒的判断。他认为,重型坦克也是坦克,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机动性,这样才能成为闪电战的重要力量。

也就是说重型坦克不仅要能防御,而且还可以进攻,作为矛头使用。

保时捷的VK4501(P)样车(保时捷虎)虽然也是一款极为优秀的设计,但机动性太差,没有安装炮塔的情况下,预计时速也不会超过32公里/小时,如果安装炮塔估计时速仅有20公里/小时左右,而且油耗极大,公路行程不会超过150公里,越野行程可能只有100公里。

这种低劣的机动性根本无法成为攻击力量,无法有效协同德军坦克进攻作战,只能在防御中发挥一些作用。

元首的判断果然不错,1942年7月27日,在德国库麦斯道夫试验场进行了6号坦克的对比实验,保时捷公司的VK4501(P)样车(保时捷虎)完全败给亨舍尔公司的VK4501(H)。

保时捷公司的作品虽然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和厚重的装甲,机动性却相当差,甚至屡次陷入松软的泥土中不能动弹。

而由于车体过重,一般的救援坦克还拖不动,只能依靠特种重型救援坦克才能拖走。

目睹这个场面的德军将军们纷纷摇头,他们知道苏联的道路状况远比试验场恶劣,这种坦克根本无法在苏联有效作战。

最终保时捷公司的老虎,就这样被淘汰下来。

而亨舍尔公司的VK4501(H)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中标,成为盟军苏军坦克的恶梦。

可怕的费迪南

在败阵下来以后,费迪南·保时捷博士并不死心,他认为如此一款优秀的设计被否定实在太可惜,更别说已经制造了90个底盘。

这种重型地盘耗资巨大,而且无法转为其他用处,白白损失了太可惜。

费迪南·保时捷找到老朋友希特勒,在他的游说下,希特勒认为保时捷虎使用了诸如电传设备等很多新技术,如果废弃确实太可惜了。

不过,德军将军们告诉希特勒,保时捷公司的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想成为重型坦克是不可能的,就算勉强上战场,肯定会被苏军打的一塌糊涂,根本没有作用。

费迪南·保时捷不死心,再次游说希特勒。

费迪南说:我们的保时捷虎机动性是有些问题,无法成为重型坦克。但我们完全可以改造成重型坦克歼击车。我们的底盘相当先进,可以搭载目前我国最大口径的反坦克炮,成为远程反坦克火力点,在超远距离消灭敌军坦克。更别说我们还可以装备远远超过虎式坦克的装甲,成为无敌的钢铁堡垒。坦克歼击车只是在主战坦克身后做支援使用,无需及时跟进,也不需要冲在第一线,这样机动性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希特勒经过再三考虑,认为费迪南的说法很有道理,于是他下令将保时捷公司的设计修改为重型坦克歼击车。

一般认为,重型坦克歼击车主要用作防御,他们的炮塔一般都是固定的,以便于放置大口径重炮,所以机动性无需太好,但必须有强大攻击力和防御能力,这两点对于保时捷公司的设计来说,都是完全符合的。

于是,希特勒于1942年9月26日命令将“保时捷虎”的底盘全部改成固定炮塔式自行反坦克炮并责成艾特曼·阿克歇履带制造有限公司(阿尔凯特公司)共同参与开发,厂家编号为波尔舍101号。

就在保时捷虎制造期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损失近百万大军和无数装备,开始转为战略防御。

苏军全军突进,又在哈尔科夫被德军迎头痛击,损失极大,双方陷入僵持。

此时希特勒已经判断出盟军就要在西欧登陆,德军恐怕难逃失败的命运。在这种绝境下,希特勒决心拼死一搏,他制定了堡垒计划,准备在库尔斯克彻底击溃苏军。

当时苏军的坦克远比苏德战争初期更为强大,T-34坦克生产速度是德军坦克的7到8倍,它同KV坦克,以及后来的斯大林重型坦克配合,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装甲洪流。

鉴于苏军装甲部队总数已经远远超过德军,如果德军不能在质量和性能上取得绝对的优势,恐怕也就必败了。

希特勒知道己方的现有坦克,性能上并不领先苏军T-34,于是他将希望寄托在正在生产的黑豹重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以及费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上。

其中费迪南作为唯一一个重型坦克歼击车,更是要作为歼灭苏军坦克的主要力量。

为了保持性能上的优势,希特勒下令在原有保时捷虎的基础上,继续加码,提高性能,准备参加堡垒计划。

1943年2月7日希特勒将保时捷虎命名为费迪南坦克歼击车,作为对老朋友费迪南的鼓励。

这种命名方式是违背德军传统的。德军传统上,会将坦克和坦克歼击车起一个动物的名字,比如黑豹,虎,黄鼠狼,犀牛,灰熊,猎豹等等。

但是,私交是私交,公事上却丝毫不含糊。

希特勒同时要求费迪南坦克歼击车必须加装88毫米长身管火炮,以达到在2公里距离上击毁苏军主战坦克的能力,而且保时捷虎的前部装甲必须达到200毫米,以抵御任何苏军反坦克炮的轰击。

当时坦克的主炮射程一般在1000米内,装甲厚度在100毫米以下,就连最新型的虎式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不过120毫米。

费迪南·保时捷博士对此深感震惊,他表示,如果这样改造的话,就超过之前的设计极限,恐怕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

希特勒却强硬的表示,如果保时捷公司不能达到这个要求,那么他们的坦克歼击车的出现就毫无意义,根本不能对苏军坦克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希特勒给费迪南·保时捷博士两个选择:一是放弃设计,二是按照他的要求改造。

费迪南无奈,只得召集公司所有专家,尽可能的进行改造。

保时捷公司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务必在库尔斯克战役之前制造好90辆,这个时间对保时捷公司也是太少了。

德国人是遵守命令的民族,就算无法完成的命令也要尽量去完成。

保时捷公司用尽全部力量投入生产,从1942年11月份开始,由阿尔凯特公司组装(车体的编号为150011~150100)。到1943年5月12日,完成了全部90辆的生产任务。

由于工期赶得很紧,装甲没有使用更牢固的焊接,而是使用柳接,导致防御能力有些下降。

甚至由于时间太急,其中一部分歼击车的防盾都没有来得及安置,随后送到了苏联前线,在火线上安装。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费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还是一款相当可怕的武器。

费迪南体型硕大,远超过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重型坦克歼击车,像一个小型战舰。

它全长.8.14米,车体长6.8米,车宽3.38米,车高2.97米,车底距地高483毫米。

费迪南外型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个很大的炮塔,远比普通坦克的要大的多。

这主要是由于火炮身管较长,尽管战斗室已经后移,但炮口仍然超出前甲板1.22米。战斗室也就无法不大了,同时还必须放置55发88毫米炮弹。

费迪南坦克歼击车在当时可谓可怕的钢铁怪兽,它具有极为强悍的攻击力、防御力,几乎没有任何对手可以匹敌。

防御上:费迪南坦克歼击车车体前部装甲由2块100毫米优质厚钢板重叠而达到200毫米,战斗室前部亦厚达200毫米,也就是说费迪南正面装甲厚度是200毫米,而侧部及后部为80毫米。

德国坦克装甲板的质量在当时是全世界第一的,钢材质量一流,制作工艺也非常复杂严谨,这也造就了费迪南强大的防御能力。

按照理论数据,盟军没有一款火炮能够击穿200毫米的装甲板,所以费迪南根本不可能从正面被击穿。

攻击上:二战期间德军有一句名言:坦克歼击车的火炮占全车性能的百分之九十,只要炮好,其它一切好说。

费迪南的主炮性能极为优秀,是二战中威力最大、射程最远、精度最高的火炮之一。其实,费迪南装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88式高炮的改进型,也就是克虏伯PAK43/2 88毫米反坦克炮(88 mm Panzerabwehrkanone (PaK)43/2 L/71 gun)

所用弹种为穿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为55发(后期的为50发)。其中,穿甲弹20发,榴弹35发(后期的为30发)。炮弹的初速为:被帽穿甲弹1000米/秒,普通穿甲弹1130米/秒,榴弹750米/秒。发射被帽穿甲弹时,最大射程达5000米,在500~2000米的距离上可击穿30度倾角的159~207毫米厚的钢装甲。在28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击穿T-34坦克的主装甲,或在3000米的射击距离上击穿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主装甲。

88高炮在整个二战期间,根本就没有对手,它可以击穿盟军任何坦克的正面装甲,就算苏军防御能力最强的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也不足以抵抗其正面一击。

威力强,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射程远精度高。在德国特有的优秀光学观瞄设备的帮助下(德国这方面的技术也是当时世界第一,无人能及),费迪南坦克歼击车的主炮可以在2000米距离以外准确击中敌军坦克。

而当时各国坦克的主炮射击距离在1000米内,大部分其实在500米内。

换句话说,费迪南可以在盟军坦克射程的1到2公里外轻松击毁对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费迪南坦克歼击车毕竟不是坦克,它的炮塔不能做360度转动,所以反应较慢。它的火炮装置在固定的后置全封闭战斗室内,方向射界28度、高低射界-8度~+14度。

然而,既然费迪南是坦克歼击车,射程又如此之远,就应该放在二线阵地作为歼灭敌军坦克的移动火炮使用,理论上不可能冲到第一线,也就不会同敌人近战,那么自然也无需很快的反应速度。

在2公里的距离上,费迪南可以从容调整主炮射角,不需要急速转动炮塔。

问题多多的大象

不过,也不是说费迪南就没有问题,它的问题主要是机动性和可靠性。

由于希特勒的一再加码,导致费迪南坦克歼击车全重高达63吨,跟虎式坦克基本一致,却远远超过设计的极限,这导致原有的传动系统和行动系统不堪重负,机械故障频繁。

斐迪南坦克歼击车的动力装置为2台迈巴赫HL120TRM型V型12缸水冷汽油机,每台发动机的气缸排量为11.867升,缸径105毫米,活塞行程115毫米,最大功率为2×320马力。发动机为两台发电机供能并使用链轮驱动两台电动机。电动机还负责战车转向系统。

奇怪的是,正常的坦克或者坦克歼击车都是采用一种动力和传动装置,而费迪南却是一种双套动力—传动装置布置方案,也就是说,有2台发动机、2台发电机和2台电动机,每套分别驱动一侧的主动轮。为什么如此设计,今天已经无从得知。

另外,费迪南最大的特点是电传动装置。这也是保时捷公司当时在世界上最领先的技术之一,以往主要在保时捷跑车上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01年。电传动装置的特点是具有连续自动变速和转向的功能。电传动装置的操纵性好,当发电机的电压一定时,只要控制发电机的电流,便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单台发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60千瓦,最大输出电流800安。这套电传动装置有3个前进档和3个倒档,通过主控制柜上的“发电机控制开关”来完成,比起操纵一般的机械式变速箱要轻松得多。

可以说,这套电传动装置理论上是极为先进的,甚至直到今天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新技术,今天的美国也在投入大量科研力量于这个领域。这个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费迪南的操纵性和反应度,解决重型坦克笨重迟缓这个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的盟国来说,也是一个无法攻克的技术难点。

以后来著名的苏军坦克歼击车su-152为例,它的操纵性极差,反应极慢,虽然有口径高达152毫米的重炮,但每分钟仅能发射2发炮弹,实际在进攻中基本没有什么作用,只能用于防御。

同时,同希特勒预计的完全一致,费迪南也是比较耗油的,它携带两个油箱约1000升燃料时作战半径只有150公里,实际战斗中只要越野作战,油耗就会激增,仅能支持90公里左右作战。

这个距离太近,也就是说需要不断补充燃料。另外费迪南的速度很慢,它的最大速度仅20千米/小时,比虎式的38千米/小时还要慢。所以此项性能只是基本及格。

虽然有这些缺点,却无法掩盖费迪南可怕的力量,希特勒对费迪南的性能还是相当满意的。

希特勒对虎式坦克和费迪南坦克歼击车抱以很大的希望,不惜延迟了堡垒作战的时间,等待他们送到前线。

但就在他等待的期间,苏军已经做好了完善的准备,他们在库尔斯克一线集中了重兵,并且修建了纵深达到数百公里的坚固防御工事,显然德军想获胜是极为困难的。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