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财新中国12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8.2

内外需低迷拖累财新中国12月制造业PMI回落至三个月低点,结束前两月回升态势,并已连续10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表明制造业增长前景仍未有明显改观。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面临低需求和高通缩的困境,短期需要微调政策加以应对。外界普遍预期,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大力度,发挥更大作用。

财新/Markit周一联合公布,中国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CNPMIF=ECI回落至48.2,上月为48.6;当月产出指数重回荣枯线下方,该分项指数在过去八个月里,有七个月处于50之下。

Markit提供的新闻稿并显示,国内外需求均弱,12月出口新订单指数三个月来首度萎缩,而整体新订单指数也较上月略下滑,为三个月低点。

财新智库首席经济学家何帆表示,2015年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反弹趋势受阻,预示经济继续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全球市场动荡或进一步加剧,政府应重视短期外部风险,实施预调微调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避免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同时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尽早释放改革红利。

分项来看,产出指数、新订单指数均处于收缩区间,且收缩程度有所加大,新出口订单指数也结束此前连续数月的回升,再度跌入收缩区间。数据显示,海内外需求减弱,导致新业务总量减少,其中新出口业务出现2015年9月以来的首次收缩。调查显示,市况相对疲弱,客户需求减弱,导致厂商最近压缩产出。

随着生产需求下降,采购活动进一步收缩。2015年12月,采购整体收缩率明显,采购库存下降,同时销量下降也导致成品库存出现轻微积压。

2015年底,制造业厂商继续压缩用工,幅度温和。据受访厂商反映,用工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公司采取了压缩规模的策略和节省成本的措施。用工收缩,导致厂商的积压工作量上升,增幅加速至8个月来最显著。

需求回升带动生产增速加快,推动中国12月官方制造业PMI微幅回升。但指数仍处于临界点下方、且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尤其从业人员指数续降至四年来最低水平,表明制造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列为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中国供给侧改革策略终于从“纸上谈兵”落到了实际政策操作层面,结构性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而“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意味着“稳增长”仍是主线;政策调控上也要求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以对冲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对经济的冲击。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权衡,需求侧的稳增长政策着眼于短期经济增长,而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更多地作用于中长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预计2016年经济增速仍有下行压力,随着前期大量稳增长政策逐渐释放效力,同时当前政策力度的加大,全年经济增长很可能前低后稳。”交行表示。

10月初Markit称,将停止发布“财新中国通用制造业PMI预览”,而2015年9月23日发布的“财新中国通用制造业PMI预览”是最后一期。所谓“预览值”即初值;此前Markit会在当月末先公布当月的PMI数据初值,然后在下月初公布终值。

中国财新传媒6月底宣布获得Markit公司编制的PMI在中国的冠名权,财新中国PMI于今年8月起正式发布,更名后PMI统计方法不变。PMI高于50表示扩张,低于50则表明萎缩。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此前联合公布,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2015年12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CNPMIB=ECI 微升至49.7,和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相符,略高于上月的49.6。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