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山姆大叔的长号巴祖卡火箭筒(1/3)

一生不太走运的戈达德博士

军事专家曾经说过,有两类武器在一战中其实仍然处于幼儿状态,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战果,却对未来的战争有着极大的影响。它们就是飞机和坦克。

一战之前的各种战争中,根本没有坦克这种东西,自然也就没有任何对付他们的武器。

一战结束以后到二战爆发之前的短短20年内,全世界各国疯狂加快军事科技的研发步伐,各项军事技术飞速发展,其进步速度让人几乎不敢相信。

到了二战爆发之前,各国军事学家已经惊讶的发现:坦克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开始成为战场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力量。

坦克装甲车以团,旅,甚至师,军的形式投入战场,一次使用少则数十辆,多则数百辆,甚至出现双方15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一个区域激烈作战的场面。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坦克装甲车的技术发展极为迅速,成为战场上司空见惯的武器。有矛就有应该盾,有了坦克装甲车,就应该有对付他们的武器。可是,当时各国的士兵们翻遍自己的军火库,居然发现没有一种步兵武器可以有效安全的对付这些装甲怪兽。

这些可怜的步兵们的反坦克武器,几乎还是同20年前的一战时期一样。

实战的要求

二战中,步兵部队对付坦克最有效的武器仍然是营团一级装备的,各种口径反坦克平射炮。

这种火炮对付坦克装甲车有着很好的效果,但它们毕竟属于重装备。

一来火炮装备数量较少,一个步兵团也没有多少门,不可能满足战场上复杂的需要。二来他们的运载和使用都依赖车辆或者马匹,在很多时候无法跟上步兵部队的前进速度,更无法通过复杂地形。三来这些反坦克炮都有专业炮兵操作,一般都需要一个炮兵班,普通步兵是用不了的。

受到以上因素制约,在激烈的战斗中,步兵们大部分时候根本得不到平射炮的支援,只能依靠自己手中的反坦克武器作战。

在当年,作为步兵反坦克武器来说,远程的只有一款反坦克枪,其他都是在极近距离使用的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甚至燃烧瓶。

就反坦克枪来说,它有着600米左右的有效射程,却毕竟只是属于大口径枪械。反坦克枪的穿甲能力弱,对付装甲武器的能力非常有限。实战证明反坦克枪由于普遍穿甲能力不超过20到30毫米,只能对付敌方轻型坦克和装甲车辆,对付中型坦克是基本没有作用的。

以装备反坦克枪数量最多的苏联为例,实战中PTRD反坦克枪只能对付德军轻型的1,2型坦克,对付装甲防护能力平平的3型坦克已经无法胜任。苏军反坦克枪手只能射击3型坦克的车轮,履带,观察口,油箱,发动机能特殊部位。而作战中坦克基本是以正面装甲面对敌人(不然各国不会尽一切力量增加坦克正面装甲),反坦克枪仅在伏击中才能有一定战果。

这样的性能,自然无法适应战场的需要,实际上二战后期反坦克枪已经逐步被淘汰。

而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燃烧瓶都是近战武器,他们使用距离不可能超过25米,甚至很多时候使用距离是0,也就是士兵冲到坦克身边使用。《拯救大兵瑞恩》中,美军依靠燃烧瓶和粘性TNT炸药对付德军坦克和自行火炮,击毁击伤了其中几辆。但这个作战是在一个小镇里面,在野战战场的开阔地,使用这些武器的危险极大。

二战中坦克的火力已经很强,一般坦克均有一门主炮和两挺重机枪,火力相当于步兵一个连。

步兵想接近坦克,必然要冒着敌方坦克火力的密集射击,是极为困难的。

除此以外,就二战期间的德军来说,他们步坦协同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坦克周边都是掩护的步兵部队,步兵的作用不是反坦克,就是打击敌方的反坦克步兵。

在这几层防护下,让一两个步兵摸到坦克身边扔集束手榴弹或者燃烧瓶,基本等于一种半自杀行为。

实战中,这样的作战方式也让步兵付出巨大的伤亡。以二战后的朝鲜战争为例,在并不合适坦克作战的朝鲜山地上,志愿军战士由于缺乏反坦克武器,消灭美军一辆坦克往往要付出至少一个班战士的伤亡。要知道,这一个班战士并不是普通的步兵,而是专业的反坦克步兵。要是普通步兵,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在很多作战中,美军将数辆坦克配合火炮和机枪围成一个圈,一遭遇志愿军攻击就立即反击,以火力压制缺乏远距离反坦克武器的中国士兵。而志愿军只能在近距离击毁美军坦克,所以只能拼死冲锋,这种战术在美军坦克面前遭受了极大的伤亡。

以著名的砥平里战斗为例,志愿军在两天内使用了8个团攻打美法联军的2个团,最终结果是志愿军伤亡约5000人,美法联军伤亡1000多人,砥平里并没有被志愿军攻占。

战斗中,由于美军使用了大量坦克和自行火炮,这些武器火力非常强大,对冲锋的志愿军造成极大的伤亡。对于美军的坦克,志愿军的步兵武器根本对付不了,依靠步兵拼死冲锋上去使用炸药包去炸坦克,却又被美军步兵机枪火力拦阻,无法成功。

而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美法联军一度顶不住攻击,向指挥官李奇微将军请求撤退。没想到,此时美军骑兵一师的20多辆坦克突然从后方赶来增援,帮助他们稳住了阵脚。

当时负责阻援的志愿军士兵没有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没办法拦住这些坦克,拦截中反而牺牲了不少士兵。最终这些坦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该战斗也成为朝鲜战争的一个转折点,美国人由此声称的火海战术完全可以击败人海战术。

另一个例子是著名的金门战役。

金门战役中,22辆美制M5A1坦克对登陆的解放军造成极大威胁。当时一辆国军坦克因为机械故障停在滩头,刚刚修理完毕就遇上解放军登陆。

这辆坦克使用散弹猛烈射击,每炮下去,至少造成数十人死伤,它甚至冲入解放军队伍中来回碾压。当时由于解放军登陆部队准备不足,火箭筒发射手找不到弹药手,弹药手找不到火箭筒发射手,导致反坦克武器无法发挥作用。一般认为这支坦克部队是金门战役的关键因素之一,除了直接造成的伤亡以外,更大大挫伤了解放军的士气。

现状如此,那么等于步兵遇到坦克装甲车辆就成为被随意蹂躏的小鸡,这自然是不行的。各国在二次大战之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必须研究出一种可以在数百米的安全距离上使用,可以击毁敌方轻型中型坦克,且重量能被普通步兵携带的反坦克武器。

需求一提出,接下来就看各国军火设计大师的了。

这些大师们经过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目前来说这类武器最现实的实现方法为两种,一是反坦克轻型无坐力火炮,二是反坦克火箭筒。

经过仔细的调研后,专家们认为在现有条件上发明出一款能够有效反坦克,重量能由步兵携带的轻型无坐力炮并不现实。

这主要是由于无坐力炮的炮弹仍然必须同普通火炮的炮弹一样经过炮膛,自然对炮管有一定的压力。所以无坐力炮的发射原理对炮管等部件是要有一定的要求的,必须有一定的厚度。

当时的冶金和金属制造技术还比较落后,导致无坐力炮的重量不可能很轻,绝对不可能少于20公斤。

而20公斤对于一个普通步兵来说就是一个很重的重量,几乎无法有效携带。

当时班用轻机枪一般只有10公斤,这已经需要步兵班中身体最好的士兵携带。而且因为无坐力炮需要连续作战能力,自然需要相当数量的弹药,就至少需要一个副手帮助携带弹药。

一发无坐力炮弹约重4公斤,5发炮弹就20公斤重了,换句话说即使有副手帮助,也带不了多少弹药。

无坐力炮加上弹药的重要已经超过了士兵负担的极限,自然是不能投入实战使用的。

再加上无坐力炮由于自身特性导致穿甲能力并不强,就算50年后解放军用于越战的65式82无坐力炮的破甲厚度,也仅仅120毫米。

综合各方面因素,这个方案最终没有被各国重视。虽然二战中发明了一些很成功的步兵无坐力炮,但在战场中并没有广泛使用。

无坐力炮不行,那么自然就要看火箭筒的了。

专家们认为火箭筒其实比无坐力炮更适合步兵使用。火箭筒最大优势在于火箭弹采用自己的燃料助推,火箭筒的钢管只是设定火箭弹方向和射角。所以火箭筒无需像无坐力炮那样承受巨大的压力,自然就对发射管没什么要求。

火箭筒使用的发射管,其实只是作为瞄准的工具,只要一根普通的钢管就可以,不会太重,单兵完全可以携带。

而火箭弹的射程可以轻松达到数百米,这个距离对于步兵来说已经是非常安全的发射距离了,符合实战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火箭筒和火箭弹的制造技术没什么难度,材料也非常低廉,是最适合大量生产的反坦克武器。

由此火箭筒就成为的二战期间步兵反坦克武器的主流,各国都投入了巨大的研发力量。

而二战各国中。第一种大规模使用的制式火箭筒,就是美国的巴祖卡火箭筒。

巴祖卡的诞生

巴祖卡的诞生很有意思。

早在一战时期,美国人就已经意识到,需要一款远程步兵反坦克武器,来对付日益强大的坦克装甲车辆。

在1918年,美军正式启动了单兵火箭筒的研究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讨论方案是否可行。

当时的负责人是R.H.戈达德博士。

戈达德博士可不是泛泛之辈,他是美国火箭技术界最有成就的科学家,被后世称为现代火箭之父。

戈达德博士在美国却一直不被重视,他一生穷困潦倒,几乎从未受到美国政府和军方的资助,直到他逝世。

德国火箭科学家对戈达德博士极为崇拜,他们就是利用戈达德博士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最终发明了V2导弹。战后,美国科学家向V2导弹之父冯布劳恩博士等人学习。冯布劳恩极为惊讶的问:你们为什么不去问你们的同胞戈达德博士?我们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基于他的理论,他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啊。

可惜此时戈达德博士已经默默无闻的去世了!

戈达德博士当时已经开始研究可以登月的火箭,这种火箭筒的小型火箭自然难不倒他。

接到军方的合同以后,戈达德博士依靠自己卓越的才能,开始和同事克拉伦斯·希克曼博士合作研发。

前后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两人就研究出了一款实验性火箭筒,这也是有记载最早的一款反坦克火箭筒。

该火箭筒口径51毫米,长1.68米,重量仅仅3.5公斤,使用的火箭弹也仅有不到3公斤。

11月,在阿伯丁火炮试验场,戈达德博士用这款火箭筒对军方做了多次演示。该火箭筒的性能相当优秀,最大射程高达685米,射击相当精确。

成竹在胸的戈达德博士认为,如此优秀的武器必然会得到军方的重视,却遭了迎头一个闷棍。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