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13:徐州大突围-下 滇军死守禹王山(2/5)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三(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五)

缅刀也有几种,是绝对不亚于倭刀的世界名刀之一。缅刀的特点之一是软,据说高手用刀尖,刀刃,刀背,刀锷,刀柄都可伤人。

滇军官兵自从七七事变爆发以后,上上下下都深受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思想的熏陶,一致要求和日寇决战,保家卫国。

这样,60军的滇军最油滑的老兵,也瞬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本来60军多数排长、班长及一部分老兵,经历过军阀战争战火的考验,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连以上军官,大都出自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有很强的作战指挥能力。他们所缺的只是战斗意志而已,现在战斗意志也有了,战斗力自然突飞猛进了。

在老兵脱胎换骨的基础上,60军在抗战前又召集了一批志愿抗日的新兵。当地爱国青年踊跃参军,从开始征兵到完成征兵指标仅仅花费了28天时间,就轻松得到1万多人新兵。

以往滇军征兵都是直接拿着现大洋悬赏,谁参军就立即给钱,少则几块,多则几十块,就这样,恐怕花个1,2年也绝对征不到这个数字。

60军当时下辖安恩溥182,高荫槐183,张冲184三个师,共12个步兵团。

60军装备在滇军中是比较精良的,训练很严格,除了步兵以外还有很多直属部队,包括警卫营,炮兵营,工兵营,通讯营,辎重营,卫生队,甚至还有防毒大队(从法国购买的防化学武器的设备),总兵力有4万5000多人。

1937年10月,地处大后方的滇军官兵纷纷向云南省主席龙云请缨作战,要求开赴北方抗战前线。

龙云虽然是个极端自私的军阀,也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8月8日,云南省主席龙云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当众慷慨表态:置此国难当头之日,我们云南1200万民众,坚决拥护中央抗战大计,倾全滇之精神力量,贡献民族,准备为祖国而牺牲。为此,我们云南决定出兵30万参加抗战,首批当以现有部队改编为一个军,供中央之调遣。

这对于龙云来说,是极为不容易的。

他是地方军阀中最擅长保存自己实力的一个。当年中央红军经过四渡赤水以后杀入云南境内,龙云为了保存滇军实力不同红军火拼,居然让出一条通道任凭红军穿过云南度过金沙江,蒋介石为此气的差点吐血。

现在龙云居然主动要求出兵参加抗战,蒋介石非常高兴,当即决定将首批参战滇军命名为国民革命军第60军。

当时云南民众对抗日极为支持,到处都在踊跃参军,捐款捐物。

在云南人民爱国热情的推动下,60军的组建仅用了28天。

龙云给60军调配了滇军最好的装备,并且让自己的表弟卢汉将军亲自率领60军开赴抗日前线。

当时60军轻武器装备在滇军中首屈一指,甚至连中央军也比不上。

他们装备的法国哈奇克斯气冷式高射机枪在当时来说是很出色的。该枪每分钟射速400发,配有多种弹头,包括穿甲弹头,可以打步兵,打战机,甚至可以打击装甲车,是中国战场上最先进的武器。60军每个团有3个重机枪连,每个连都装备哈奇克斯气冷式高射机枪6挺,3个连就是18挺了。

捷克式轻机枪性能优越,在滇军中也有大量装备,装弹20发,可以迅速更换枪管,是当时最优秀的轻机枪。60军每个连装备6挺捷克式轻机枪,这个配置已经不亚于中央军精锐部队。

而滇军装备一批性能极为优秀的迫击炮。法军是现代迫击炮的老祖宗,二战各国包括英美苏德日等国家的迫击炮都是仿造法军81式布朗逊炮击炮。滇军这批迫击炮相当精良,射程远,精度极高,在后来的作战中发挥很大作用,杀伤了大量的日军士兵。60军每个团配1个迫击炮连,每个连装备4门迫击炮。

滇军加强步兵连的标准配置为:3挺重机枪,6挺轻机枪,3门迫击炮、4个掷弹筒、63支步枪、20支手枪。

这在当时国军内部,已经是绝对的精良装备了。

只是重武器一样很差,60军全军仅有几门德国克虏伯公司出产的山炮,和日军相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这个龙云和卢汉都是云南的彝族人,不是汉人。卢汉是滇军著名的将领,也是滇军仅次于龙云的二号人物。

10月12日,在纪念云南辛亥重九起义26周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六十军在昆明举行了重大阅兵式,最先向父老乡亲展示了整编后的威武形象。

随后便在昆明巫家坝举行了誓师大会,龙云代表全省民众致祝词;卢汉军长带领全体官兵庄严宣誓;云南各族各界人民向六十军献旗。在场民众不断高呼:“卢军长,打。三师长,杀。杀。杀。誓灭倭寇,保卫中华。”

于是60军离开云南,当时云南由于都是山地,通省外并没有火车,贫穷的云南也没有那么多汽车可以运送4万大军。60军官兵只得徒步行军,他们经过40余天艰苦行军,走了1000多公里,才步行到达长沙,随后乘坐火车,开赴抗日第一线。

这一路虽然辛苦,滇军官兵却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无论到哪里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要知道原来的滇军,黔军,川军都是当地老百姓所谓该砍脑壳的军队,所到之处往往强逼老百姓捐粮捐钱,老百姓稍有犹豫,不是被抓起来监禁,就是当场被一顿暴打。

以前滇军所到之处,老百姓携家带口背着粮食赶着牲口逃走,连房屋都不要了。

此次则完全不同,云南群众对子弟兵极为拥护,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捐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在六十军整编期间,云南各族人民给予这支部队巨大的支援:“白药大王”曲焕章先生无偿捐献了8000瓶“万应百宝丹”。

“云南白药”当时叫“万应百宝丹”,在治疗枪伤、刀伤时以“功效十全”,声名鹊起传遍全国,并远销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产量也因战时需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从而成了云南的一块金字招牌。曲焕章本人曾担任过云南地方军队的一等军医。1937年至1938年,他主动捐献了3万瓶“百宝万应丹”,给出征滇军。

这种云南白药内服外敷,治疗枪伤刀伤最为有效。别小看这小小的一瓶药,救了很多滇军官兵的性命。

忻口战役中李仙洲将军被日军38式步枪击穿胸部,也就是因为当场用了云南白药,才勉强保住了性命。不然,估计也就当场进忠烈祠了。

此外,从1937年8月初至8月底,云南各地采取募捐的方式,共捐法币近百万元巨款,如果折算成实物,至少可以购买100万公石粮食。

根据60军军长卢汉回忆:沿途经过曲靖、平彝、盘县、睛隆、安顺.贵阳、镇远、晃县、沅陵、常德,都受到各地人民及抗日救国团体的盛大欢迎和慰问,官兵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提高了纪律性,部队所到之处,公平买卖,开拔时即送还借用的床凳物品,因之军民感情比较融洽,得到当时舆论的好评,于是士气更加旺盛。

著名音乐才子洗星海给60军作了一首《六十军军歌》,最受官兵的欢迎。不论在驻地或行军时,或在战场上,常常听见“云南是六十军的故乡,六十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的歌声。歌词如下;

我们来自云南起义伟大的地方,
走过了祟山峻岭,开到抗日的战场。
弟兄们用血肉争取民族的解放,
发扬我们护国、靖国的荣光。
不能任敌人横行在我们的国土,
不能任敌机在我领空翱翔。
云南是六十军的故乡,
六十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
云南是六十军的故乡,
六十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

蒋介石对60军也比较重视,根据卢汉回忆:蒋介石把60军列为特种军编制,扩大了军部及军直属队,并增编了三个补充团(这很不容易,蒋介石对龙云一向恨之入骨。西部军阀几乎被蒋介石全部扫光,仅剩龙云和李宗仁白崇禧还盘踞着云南省,广西省),拨给汽车二十余辆充实军兵站。

又将撤到武汉的苏州博爱医院陈维莘院长所率医护人员及设备,改编为军政部第一六六后方医院,配属我军在汉阳设院,专门负责收容60军伤病官兵。

蒋介石还发给德造二十响手枪五百支,仿德造三号左轮手枪三百支,并手枪弹十余万发。

由于路途遥远,滇军没能赶上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直到1938年4月21日才赶到徐州。

当时台儿庄战役已经结束,日军集中25万大军开始全面合围徐州,战局转为对国军不利。

滇军在徐州火车站,还没来得及下火车,就已经听到一片激烈的炮声。

台儿庄战役中,已经在徐州附近的国军各部几乎都和日军激战过,都有一定损失。比如庞炳勋部更是伤亡超过8成,张自忠部伤亡也达到六成。而孙连仲,汤恩伯部伤亡也不轻。

此时滇军毫无伤亡,士气高涨,弹药充足,是一支生力军,自然被放在最重要位置使用。

李宗仁命令滇军立即赶赴台儿庄东北地区集结,准备迎击来犯的日军。滇军183师集结地为陈瓦房、邢家楼、五圣堂,182师集结地为蒲旺、辛庄、戴庄。184师暂且留在后方作为总预备队。

李宗仁要求滇军先固守这两个地方,然后根据战局需要随时增援各方面。

没想到,滇军刚一进入战场就遭遇激战,其惨烈程度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血战禹王山*

当时台儿庄北面日军已经开始猛烈的进攻,只是由于兵力不足,进展比较缓慢而已。

在台儿庄战役中,被打败的矶谷廉介师团急于挽回颜面,处于进攻的第一线。该师团在经过迅速补充以后,以2万兵力和大量重武器猛烈突进。

外围汤恩伯部队当时已经奉命转移防止日军包抄徐州后方,留下的少量阻击部队抵抗不住日军锐利的进攻势头。

此时台儿庄北面阵地已经被日军撕开一个口子,日军随即长驱直入。

60军还没来得及进入阵地,日军已经杀到了眼皮底下,两军就在互相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瞬间碰上啦。

作为滇军先锋1081团刚刚前进十几公里,就和日军矶谷廉介第10师团先锋部队遭遇,两军都没有什么准备,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混战。

于此同时,滇军183师各部几乎也都同日军主力遭遇。

这头三天的战役是滇军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滇军地处位置偏僻的云南,周边敌人就那么几个,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军阀部队,就连法国殖民地军队战斗力也够呛,当年还被黑旗军打的大败。

滇军上上下下以前从没有和有着如此先进装备的军队交过手。

之前10年滇军敌人中最厉害的居然是只装备轻武器的红军。

此时面对日军铺天而来的重炮炮弹,滇军官兵一度被打懵了。部队中最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也从没见过这种场面,一些新兵吓得浑身发抖,有的老兵也紧张的颤抖起来,但怕虽然怕,滇军官兵们却没有一个后撤,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日军炮火极为猛烈,光是攻击182师安恩涛阵地的日军火炮就有100多门,还有十几架轰炸机战斗机来回轰炸扫射。

不要说最前线的官兵们,就连安恩涛师长位置相对靠后的指挥所,也被日军火炮前后炮击了不下上百发炮弹。此时卢汉军长打电话来询问安恩涛具体战况,却只听到电话中的一连串巨大的爆炸声。卢汉非常吃惊的问:你的阵地上好像地震打雷一样,这是什么声音?

安恩涛说:这是日军的炮击和炸弹的爆炸声。

卢汉大吃一惊说:日军的炮火真的有这么厉害?你们一定要小心,飞机大炮轰击后,日军的坦克和步兵就要冲锋了。

经过一天一夜激战,滇军183师伤亡就相当可观。

潘团的尹国华营在陈瓦房死守,被日军一个大队1000多人夹击。这个营死战不退,将进攻的日军重创。激战中该营伤亡殆尽,尹国华营长中弹殉国。

团长潘朔端急忙派另一个营来支援,但这个营在庄外被日军另一支部队拦截。激战中率领该营的副团长黄云龙殉国,却始终无法突破日军的阻击。在这种情况下,尹国华营残余官兵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最终全营500人除了一个伤兵陈明亮当时因为失血过多昏迷,后被友军所救以外,没有一人幸存,全部光荣殉国。战斗最后阶段,团长潘朔端亲自率警卫部队试图突破日军封锁线,才勉强成功,潘团长自己却在激战中被一发机枪子弹击中负伤。

除了陈瓦房以外,其他地方作战也一样激烈。183师陈中书旅在邢家楼、五圣堂与敌遭遇激战。

陈旅长率一个警卫排出村联系接防事宜,没想到刚到村口便与日军大部队遭遇。两军立即激烈交火,警卫排仅有50多人,自然不是日军数百人的对手。这个排奋力阻击日军,伤亡殆尽,才勉强保护陈旅长突围退回村内。

日军随后冲入村内,村内滇军大部队立即反击,两军在五圣堂杀得天昏地暗,在村内到处进行肉搏。

一些滇军官兵使用法式刺刀觉得并不顺手,干脆扔掉步枪,拔出自己私下配备的缅刀,直接和日军肉搏。

缅刀是云南少数民族常用的刀具,主要是阿昌族打造。当年云南到处都是山地和原始森林,虎豹豺狼数量非常之多,部族之间也经常冲突。所以云南少数民族多有佩刀的传统,比如傣族、佤族、布朗、基诺、哈尼族男子一般都随身佩刀,刀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

缅刀有历史可查的出现时代是唐代,在宋代明代云南进入大量汉族工匠以后,缅刀的铸造技术再次突飞猛进。

经过千年的千锤百炼,民国时期的缅刀做工考究,十分注重实战性能,多用渗银技术,做出来的光亮不易锈。

优质的缅刀极为锋利,又非常实用,它们削铁如泥,刀尖多为平头,主要用于砍劈而不能刺,全长80到90cm,宽约4cm,握柄为圆形,长15到18cm,无护格,一般为竹制铜丝包嵌,土司贵族的刀则用银柄和象牙柄装饰。

云南少数民族作战时候大多不用长武器,而多使用缅刀。这主要是因为云南都是山地丛林,长矛大刀这类武器不容易在树林中施展开,不如短一点的缅刀灵活。

缅刀是实战的利器,中缅边境有些山地少数民族还处于氏族时代,他们有时杀活人祭祀祖先。用缅刀的话,一刀就可以斩掉祭祀者的首级。

不过滇军配备大部分并不是用来肉搏,因为毕竟不再是冷兵器时代了,他们佩戴缅刀主要是因为云南都是山地丛林地形,到处灌木丛生,行军困难,往往需要用锋利的缅刀作为开山刀来开路。

缅刀极为锋利,滇军官兵很多人会几手刀法。缅刀相对日本刺刀和倭刀丝毫不落下风,一时间缅刀对日本刺刀,到处杀的血流成河。地上到处都是日军和滇军士兵的遗体,有的日军士兵被缅刀砍下了脑袋,有的则被从肩膀劈开到腰间。

从第一天夜晚战至第二天午时,日军冲入村内的部队抵抗不住滇军的勇猛,开始向后慢慢撤退。陈旅长见日军顶不住了,便跃起挥枪冲向前沿高呼:“弟兄们,冲啊,虽死能进忠烈堂。”

全旅将士立即猛冲猛打,日军大乱,狼狈退出村子。可是就在陈旅长率部冲锋的时候,忽然和一队撤退的日本骑兵遭遇。

由于日本骑兵来得快,滇军开始并没有发现,两军冲到几十米距离,才发现对方。日军骑兵发现冲在最前面的一个军官穿着高级军官的制服,立即集中火力向其射击。陈旅长躲避不及,当即中数弹倒地,口里仍大喊“弟兄们,冲啊”。

副旅长马继武急忙命令警卫将陈旅长抬到后方抢救,自己则继续指挥战斗,一举夺回五圣堂,当晚陈中书旅长伤重殉国。

这是滇军在抗战中殉国的第一个旅长。

要知道,旅长这个军衔在滇军中已经是极高的位置,整个滇军也不超过10个旅长(抗战前仅有6个)。

如此高军衔的军官在第一天作战就殉国,足见战斗的激烈,滇军作战之勇猛。

随着陈中书旅长的殉国,滇军第一天惨烈的战斗就这样结束了,也是滇军在抗战中的序幕。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