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93:德械师血洒虹口杨树浦(3/4)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九十三(新抗战系列之十五)

殉国的国军烈士,可以看到他的钢盔和背后的墙上都中弹数发

而且由于自身力量太弱,中国空军根本无力去轰炸日军台湾基地或者日军航空母舰编队,因此对于日本空军的打击只能处于不利的防御地位。

但为了支援地面部队,他们尽一切力量去轰炸,为此逐步消耗殆尽。实际上开战一个月后,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和攻击机基本已经消耗光了,只剩下所谓的战斗轰炸机,也就是可以携带小型炸弹的战斗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地面打击的能力。

中国海军战斗力更弱,他们只能通过鱼雷艇偷袭这种战术对日军进行突袭,正面对抗是绝对不可能获胜的。

甚至根据当时日军估计,出云号巡洋舰单舰就可以不费力的击毁中国海军最有战斗力的4艘巡洋舰。日军一个第3舰队消灭整个中国海军绰绰有余!

空军海军如此,陆军更是惨烈。

下午88师先锋部队和日军一部在八字桥遭遇。

所谓八字桥其实根本没有桥,只是一条小水沟上的一个通道而已,长不过10米。这种小桥在任何一个南方大城市都有几百座,根本不起眼。

但为什么中日两军会在八字桥开战呢,其实并不是偶然。

八字桥地处国军闸北的南北阵地中间,如果我军控制则可以成为最好的前进基地,如果日军控制则切断我军阵地之间的联系,是兵家必争之地。

88师其中一部分骨干参加过128会战,深知八字桥的重要性,所以立即派出一部试图抢先占领八字桥。

但日军这边也不是傻瓜,他们也有128战役经验,所以同样派出一部试图强占八字桥。

两军前哨在八字桥附近遭遇,当时为8月14日下午15点左右,日军见国军已经登上八字桥,立即抢先射击,我军伤亡数人,随即这个第一营在易瑾少校领导下愤然还击,由此打响了813淞沪会战的第一枪。

这次交火双方各伤亡数十人,都没有能够占领八字桥。后来国军一度控制八字桥,但又被迫撤退。两军由此在八字桥附近激战两个多月之久,八字桥成为谁也无法控制的一个界标。

与此同时,得知八字桥已经打响的张治中将军在14日15时下达总攻命令,以88师向东进攻北火车站、八字桥、持志大学一线之敌;

以87师向南进攻新港、金家宅、沪江大学(黄浦江西岸)一线之敌。

18时开始国军的炮兵和地面部队开始了猛烈的攻击。

国军首先以150毫米重炮向日军各据点猛烈开火,重炮弹纷纷落在日军的据点上。150毫米火炮威力还是蛮大的,没有修建坚固工事的日军据点在国军重炮打击下纷纷粉碎。

国军蜂拥前进,如猛虎下山,一时间满街都是德式钢盔的影子。

日军在国军炮兵和步兵的猛烈打击下,遭受相当的伤亡,在开战之前日军抢先占据的众多据点由于没有来得及修筑坚固工事,仅有一些街垒和土木沙包等临时工事,全部被重炮击的粉碎。

国军步兵在弹幕掩护下冲锋,当天收复之前失地持志大学、五洲公墓、沪江大学、八字桥并且深入日租界。

虽然一度进攻比较顺利,但国军突入日租界以后,则遭遇日军防御核心区域的坚固工事,也就是虹口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一线。

让张治中没有想到的是,国军手上这24门30年代最先进的火炮,却不能击毁日军核心阵地的坚固工事。

以海军司令部为例,本来就是钢筋水泥结构的半要塞型工事,战前又经过精心加固,关键部位除了增加钢筋水泥以外,更加上大量厚钢板。不要说150毫米榴弹炮的榴弹,连203毫米榴弹炮也可以抵挡。

显然,日军从德国方面知道国军购买150毫米重炮以后,虽然无力阻挡希特勒,但也由此做了准备。

当时国军炮兵回忆:这是我在813战场上所经历的一个终生难忘的场面。我随着重炮3营5连到虹口进入阵地,炮弹准确命中目标,爆炸的大火似乎与大楼的灯光同时消失。但由于我们的炮弹火力不够,目标没被摧毁,敌人开始藏匿。

但其实也并非就是没有办法,如果当时这些重炮配有烧夷弹,穿甲弹,还是有可能击毁这些工事的。但德国方面并没有卖给中国,看来日本人的阻挠起到了作用。

另外还有个办法,就是把后方10公里外的重炮部队开到一线,用重炮抵近射击,或许能够击毁这些工事。

但首先国军炮兵没有这种射击技术,其次就算有这种技术,在日军如此猛烈的舰炮和轰炸下,将一门重达7吨的火炮移动到第一线,也完全是痴人说梦。

由于国军最有威力的重炮无力摧毁海军司令部,也就无力摧毁日军在上海的指挥中枢,下面只能靠步兵一点点的强攻才行了,这些对未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而且如果我们说日军很多场战役的失败在于轻敌,此次就是张治中轻敌了。

除了战前没有仔细研究重炮以外,张治中还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他认为以87,88师的精锐程度和多达近3万人的兵力,攻击日军正规军5000人,非正规军5000人的部队还是有把握的。所以他轻率的将两个师分散在日租界东西两边使用,也就等于国军每个师1万人对付日军守备部队5000人。

他忽视了一个基本常识,也就是进攻一方的战力一般要超过防御一方数倍才行。

87,88师兵力虽有一倍的优势,但火力上相对日军仍然是处于劣势的。由此,国军这边兵力分散开了,战斗力就无法集中,短期内不可能有决定性的突破,自然陷入了苦战中。

可以说日军防御阵地的选择还是很有水平的。

当时日军核心阵地都在虹口区,背靠黄浦江这条水上生命线,从汇山码头为起点沿着吴淞路,北四川路到江湾路虹口公园附近的日本上海特别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为终点,一字长蛇阵摆开。

日本海军陆战队曾经在128战役被国军重创过,他们心有余悸之下在虹口修筑了非常坚固的永久型工事。

日军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为核心,分为一线阵地和二线阵地。

一线阵地的核心部分全部为钢筋水泥结构构成的碉堡配合加固过的老式建筑,配备大量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等武器,实战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火力网,同时还有大量坦克装甲车所谓游动火力支援。

日军一线防御阵地的核心火力点为重机枪,其他都是辅助火力。日军九二式重机枪重量很大,有55公斤,是二战中最重的重机枪之一,但射击非常精确,火力持续性也不错,直到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还大量使用这种重机枪。在这种防御战中,重机枪无需转移阵地,重量的缺点也就可以不用考虑。

但九二式重机枪是水冷式,又不可以更换枪管,往往射击几百发以后就必须暂停射击,所以这也给了国军一定的机会。

除了重机枪以外,日军还有大量轻机枪,掷弹筒,步枪,迫击炮等武器构成另外一个包括直射武器和曲射武器的完整火网,想突破也是极为困难的。

二线阵地则配备着大口径迫击炮,榴弹炮,高射炮等重武器,这些都是可怕的支援火力。

尤其是日军大口径迫击炮和野战炮,由于战前已经经过射击区域的仔细测量,这些火炮射击非常精确,威力很大,造成进攻国军相当大的伤亡。

除此以外,黄浦江上还有强大的第3舰队数百门大口径舰炮,随时可以提供火力支援。日军舰炮的威力巨大,又可以灵活机动在黄浦江上移动,国军火炮是无力将其击毁的。

更惨的是,黄浦江上日军舰队肆行无忌,可以随时运送增援军队和弹药补给,由此日军后勤也没有什么困难,不存在被长期围困后无法作战的情况。

另外还有300多架日军飞机在后方整装待发,该日已经多次出击,加上守军也有上万人。

就防御上来说,这股日军就已经很难吃掉了。

战斗非常激烈,远远超过七七开始以来的任何一场战斗。

现在一般认为,城市战中,如果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即使再精良的军队也会遭遇极大伤亡。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柏林的苏军都是好例子。

当时国军奋勇出击,之前他们仅仅受过简单的城市战训练,实际上打起来完全靠老兵的经验。

在重炮和飞机有限的掩护下,王敬久87师,孙元良88师的国军将士蜂拥出击,一时间杀声震天,到处都是国军士兵在冲锋。

一部分日军已经被重炮炸死,另一部分仍在没有被摧毁的阵地上顽抗。

八字桥一带首先是一场对攻战,88师和日军在八字桥遭遇交火的时候,日军第1大队和第3大队在炮兵和坦克的掩护下进行增援。

88师官兵全线出击,机枪子弹和迫击炮弹如雨点一样砸向日军,日军对国军火力准备不足,一下子被砸傻了。

当时国军火力一度压制住了日军火力,随即国军全线冲锋。

满街都是88师士兵提着刺刀冲锋的影子,日军前线临时阵地很快被攻占,剩下部队被迫退入民房等核心阵地死守,做节节抵抗。

老上海租界的房子多是洋人修建的,欧式墙壁都比较坚固,大部分是厚重的石料支撑。日军还特地在战前做了加固,当时国军150毫米火炮可以击毁部分墙壁,但无法彻底击毁一栋房子。

火炮歼灭不了,只能靠士兵上去掏,一间间房子的清理。这种作战极为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最是需要勇气。

日军以民间和坚固阵地固守,火力强大,如果己方火力压制不住,冲锋上去的战士一个也别想活。

当时国军老兵回忆,这种打法冲锋之前就当自己已经死了,如果一次冲锋下来还没有死,就算祖宗积德,就当爹妈又生了一次。

一时间,国军挺着步枪瞪着眼睛往日军阵地冲,后来干脆扔掉步枪,光拿着几个手榴弹冲,后来干脆连手榴弹都不带,脱光了上身拿着大刀冲。

有些日侨义勇队的男人平时都号称武士道精神,见到这种场景不觉就吓尿了裤子。

日军从民房内射出猛烈的炮火,国军也用轻重机枪火力猛烈向民房射击,压制住日军火力。

双方激烈对射,几乎每秒钟都有人中弹倒下。

当时有的人刚从窗户抬了一点头,砰一声,一发子弹穿透钢盔就死了,十几米内,钢盔是挡不住子弹的。

这样被击穿的日式德式钢盔,日租界大街上随处可见。

在互相压制的同时,国军战士以连排为单位四面八方向敌人阵地和民居冲击。

日军防守也是非常顽强的,歪把子轻机枪无法更换枪管,很多机枪全部打红了枪管无法射击,日军机枪手就拿起射击副手的步枪射击,国际上一般认为日军防御能力比进攻能力要强大的多。

但国军进攻士兵根本不怕死,一个班10几个人当街冲上去,一顿机枪扫射下来,全部倒在街上了。

后面一个排再冲,又一顿扫射,又全部倒在那里了。后面再用一个连冲,不当街冲了,沿着街角冲,直到冲进去为止。

每一个房子前面往往躺下不少人,每前进一米都留下几具尸体。

这样连续冲锋,只要有一部能够冲到日军固守的民房外,就立即朝窗户里面扔手榴弹或者集束手榴弹,接着破门破窗冲锋进去。

当时国军德械进攻部队每个士兵拿一支步枪,200发子弹和4到8枚手榴弹,到了后来有的士兵光带手榴弹,因为步枪在巷战中用不上。

一旦冲进屋子以后就是拼刺刀,拼枪托,来不及的就用手榴弹砸,用钢盔砸(当时的钢盔比较重),总之就是硬碰硬的干。

就这样双方激战数小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日军硬撑了一段时间,终于支持不住了。

日军防守八字桥一线的两个大队被击毙106人,伤337人,一个中队长被击毙。由于眼见守不住,司令大川内穿急调第6大队前往增援,才勉强守住了阵地。而其他阵地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在国军猛攻下纷纷失守。

其他各线国军在重炮掩护下,连续攻占日租界虹口区的爱国女校,粤东中学,日海军操场等据点,固守此处的日军基本被全歼。

在国军第一次空袭和炮击以后,日军很快反应过来,他们的重炮,舰炮开始还击。

日军陆上的大量重炮尚且不提,日军舰炮的打击就非常厉害。

以出云号为例,他有4门203毫米重炮,14门152毫米速射炮,12门76毫米速射炮,光这几门炮就超过中国装备最好的炮兵8团。而日军第3舰队还有多艘巡洋舰,驱逐舰,炮艇,整支舰队火力非常强大。

日本舰队一次齐射,就是几百发炮弹铺天盖日飞过来,1,2公里区域都被炮火覆盖,完全以弹雨覆盖国军进攻路线,为日军防御部队提供了巨大的火力支持。

很快,国军的炮兵就被日军火炮压制住,几天以后日军飞机开始大规模轰炸上海,国军炮兵活动更为艰难,甚至连自保都不容易。

而日军的凶残特性也让他们开炮和轰炸没有任何顾虑。

日军火炮飞机向驻有100万平民的闸北地区疯狂轰炸炮击,甚至朝着完全没有国军驻扎的居民区射击,造成上海普通百姓大量伤亡。

当时国军士兵回忆一个带着几个孩子的怀孕母亲被一发炮弹击中,母子几人全部被炸死。更惨不忍睹的是,母亲肚中的胎儿还在一动一动。这个老兵多年以后想起这一幕还觉得非常悲惨,不觉痛恨日军的凶恶残暴。

而国军进攻部队也在这些炮火下伤亡很惨重。

在这种劣势下,国军重炮部队冒着日军舰炮和飞机的轰炸奋力作战,最初几天发射了大量炮弹,尽一切力量支持进攻的国军地面部队。

结果炮10团2营有一门150毫米重炮出现膛线受损,炮8团的日式重炮有一门膛炸,一门无法射击,自己就毁了3门炮。

而日军还击猛烈,国军重炮长期轰击很快会遭到反击,国军重炮只能开几炮就转移阵地,将火炮分散开使用,不然很容易被日军一锅端了。

虽然国军炮兵拼尽了一切力量,但最终国军的炮火每一天都逐渐削弱下去。

防御中日军轻武器火力非常顽强,加上重火力的优势,战斗非常激烈。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