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60:山雨欲来风满楼(西安事变24)(2/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六十

孙铭久。所谓捉蒋逼其抗日的几个一线军官中,只有刘桂五将军在抗战时期壮烈殉国。白凤翔,孙铭久,应德田等人都做了汉奸,真是极大的讽刺。

唯一的选择——临潼捉蒋

虽然攻打临潼华清池有一定危险,也是准军事行动。但只要操作的好,不随便开枪杀人,捉住蒋介石还是很有把握的。因为临潼是东北军的控制区域,而华清池又是个不大的温泉别墅,东北军以几十几百倍兵力行动,蒋介石的卫兵不但无法抵挡,也根本无法跑掉。

12月8日,张杨经过一天的商讨后下定决心去华清池捉蒋。大的计划定了,就必须选择自己的心腹,准备开始行动。

于此同时张学良继续去华清池见蒋介石,再做最后的争取。其实他们也知道蒋介石绝不会改变态度,此举只是为了不让蒋怀疑,同时也做捉蒋之前的准备。杨虎城这边负责陪同中央大员看戏吃饭,也是为了将他们稳住。

两人同时找到自己的心腹,对他们摊牌。张学良将捉蒋的意图告诉了身边的黎天才,孙铭久,白凤翔,刘桂武,刘多荃。杨虎城则告诉了自己的心腹宋文梅,孔从洲,赵寿山。这些人都是张杨各自培养多年的心腹。

张学良这边的黎天才原本是中共党员,被捕后叛变,出卖了李大钊。后张作霖将其收归部下使用,到了张学良时代,黎天才被委任为东北军特务头子,权倾一时,是张最信任的人。

捉蒋这种事,必须用到特工力量,所以黎天才是一定要告知的。黎天才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张学良跟他说明要捉蒋的时候,黎没有丝毫吃惊,而是说自己已经暗中做了完善的部属,还放出很多假情报迷惑了军统特务。

而孙铭久,白凤翔,刘桂五,刘多荃都是张学良一手提拔起来的军队将领。他们中的孙铭久和刘多荃都是张学良的卫队长出身,深受张的重用。刘多荃现在是105师师长,这个师实际就是张学良的近卫部队,兵力相当于一个军,装备也是最好的。孙铭久则是张学良最器重的年轻将领,甚至把未来东北军的人事任命权都交给了他,重用到无以复加。

这两人深感张的知遇之恩,对张极为忠心。

至于白凤翔和刘桂五都是东北土匪出身,被张学良招安以后,给予重要职位。这两个人做土匪本来都是死罪,在当时不但要被杀,还要被悬首示众。现在他们居然能够成为堂堂正正的高级军官,对张自然也是死心塌地的。

其中白凤翔深受张学良器重,他的骑兵六师曾经在陕北苏区打了个大败仗,部队损失过半,白自己都差点被彭德怀捉住。但张学良没有处分他,仍然让他保持原职。

杨虎城的心腹也差不多,宋文梅为杨虎城的特务卫队营营长,本来是黄埔军校八期生,因为不明原因被开除,后效力于杨虎城麾下。一种说法宋文梅为中共地下分子,是带着任务潜伏在杨虎城身边的,当时被军校开除也是因为进行了中共宣传,但现在缺乏完善的资料证明这点。

孔从洲是驻扎在西安的西安警备二旅旅长兼西安卫戍司令,有3个团的兵力和一个炮兵营,该旅是西安城内的卫戍部队。赵寿山则是17师51旅旅长(17师师长是孙蔚如),该旅也在西安附近驻扎。

这两人和宋文梅不同,他们都是杨虎城败退到陕北时候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军官,是准备作为十七路军未来的最高层的。这两人是杨虎城在败退陕北时期培养的心腹军官,都跟了杨虎城快20年,对杨非常忠心。

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人思想都非常左倾。

7日晚,杨虎城把孔从洲喊到办公室,向其摊牌要准备捉蒋,并且问他对西安城内中央力量有多少了解。孔从洲的回忆,当时杨虎城眉头紧皱,不断来回走动,明显有心事。

孔从洲虽然是杨的心腹,也不知道捉蒋这回事。猛然听到这番话,顿时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本来杨虎城对部下非常好,从不大声说话,此时却一反常态的发起脾气来,责怪孔从洲办事不力,让他继续调查,并且以夜间演习为借口进行准备。

最后杨虎城说:中央在西安城的力量都是非正规军,不难对付。你记住,他们有一个营,你就放一个营。他们有一个团,你就放一个团。记住,需要严格保密。

孔从洲下去以后,立即把中央驻西安所有部队的番号,部署,驻地全部统计清楚。11日,孔从洲再次面见杨虎城,汇报了演习和调查的情况,并且拿出一份标注中央军详细信息的西安地图。直到那个时候,杨虎城才表示满意。

此时情况更为恶化,9日蒋介石进行军事部署,中央军一部开进陕西省,其中万耀煌一个师陆续开进咸阳,樊嵩甫一个师准备从洛阳进驻潼关,据说准备开进临潼接替东北军的防务。

张杨两人目睹中央军的运兵火车路过西安,都忧心忡忡,心急如焚。不过目前中央军暂没有进入西安也没有进入临潼,这两地仍然是张杨的天下,捉蒋还是有机会的。

两次虚惊

蒋介石此时秘密向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告知,表示准备将张杨撤换,将两军调走,让他做准备。此时的邵力子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去办。

邵力子作为蒋介石委派的中央大员,自然要对蒋负责。他毕竟在西安多年,对各方面的情况远比他人清楚的多。此时精明的邵力子已经察觉西安似乎有异动的苗头,感觉非常不安。但邵不方便直接和蒋介石谈这样的事,而是找到了杨虎城。

邵力子约杨虎城面谈,见面以后寒暄几句就直接说:我怕这里马上会发生二二六事变那样的事情(日本军方少壮派军官兵变,杀死政府众多要员,还差点杀死了日本首相)。

杨虎城虽然久经世故,但听了邵力子的话顿时大吃一惊,浑身一震,手上的纸烟掉在了地上。杨以为邵力子已经知情,来挑他的。

如果换做张学良可能就暴露了,但杨虎城却是个老军阀,当年还亲手去暗杀过人,他很快稳住情绪和邵力子攀谈起来。谈了几句以后,杨虎城发现邵力子似乎只是猜测,随即表示西安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其实邵力子当时应该向蒋介石汇报,但他毕竟是个老官僚,此时一旦做了这样的事情,等于跟张杨彻底搞僵,将来还怎么跟两人见面?最终,邵并没有把这番话告知蒋介石。只是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质问他有没有看出苗头的时候,邵力子才承认当时看出了一点。

杨虎城经历邵力子这件事情以后非常震动,他估计如果再不动手,机密很可能泄露出来,必须立即行动。张将这件事情告诉张学良,张也很是心惊。两人约定立即分头做最后准备,预备随时出手。

但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意外,险些导致张杨的完蛋。

9日晚上,十七路军特务营营长宋文梅去找张学良的卫队营营长孙铭久(二营营长),却正好赶上孙和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乘坐几辆卡车前往临潼。宋文梅看见孙铭久别着两支毛瑟手枪指挥一个排的士兵去临潼,赶忙追问是干什么?

由于人多眼杂,孙铭久不方便直接回答,就说去临潼办事。其实是当天赶上129学潮,张学良怕学生跑到临潼闹事,影响他的捉蒋,所以命令孙铭久晚上去查路。

宋文梅却早就接到准备捉蒋的命令,他先入为主,认为孙铭久是去捉蒋的,赶忙报告杨虎城的机要秘书王菊人(中共党员)。王菊人听了也是非常震动,赶忙电话给陪同中央大员看戏的杨虎城,说东北军已经行动捉蒋了。

杨虎城此时为了稳住中央大员,带着他们在易俗社看秦腔大戏。听到这个情报,杨虎城大吃一惊。

因为此时张学良也应该在易俗社,却直到现在也没有来(实则张学良正在临潼处理学运的事情,回来晚了),杨虎城自己本来也在疑惑,害怕是出了什么事。杨根据经验判断,认为张学良可能已经先动手了。虽然不知道张学良为什么这样做,但这种事情机不可失,只能先做了再说。

他立即命令王菊人通知孔从洲,赵寿山两个旅长,让他们立即行动。

于是根据之前的计划,宋文梅立即带领卫队营包围了易俗社,准备抓捕中央大员。而孔从洲也指挥部队包围中央武装力量的驻地,还将炮兵部属在城墙上。

部属完毕以后,杨虎城感到心神不宁,他赶忙回到易俗社,却惊讶的发现张学良居然已经在剧场里,还跟陈诚朱绍良高兴地大声说笑。此时已经是深夜12点,杨虎城非常疑惑,但又不好当着这么多人面直接问张学良,只能再次电话给王菊人,让他调查清楚。

王菊人赶忙派宋文梅去指挥部新城大楼找孙铭久,却没有找到人。宋急的浑身是汗,又跑到孙铭久的家中。孙家的门紧闭着,宋文梅急的用力砸门,开门的是孙铭久的副官。宋文梅问孙铭久在哪里,副官用手一指,原来孙铭正在卧室里面蒙头大睡。

宋慌忙推醒孙问清楚了情况。这边王菊人接到宋文梅的汇报以后,忙向杨虎城报告,说东北军根本没有行动。杨听了这番话,吓得满头大汗,他顾不上骂王菊人和宋文梅,立即下令部队撤走。

还好由于杨虎城反应快,他的部队刚刚部属开,还没有行动。听到杨虎城的命令,孔从洲立即指挥部队撤走了。宋文梅包围易俗社的部队也撤了回去。

这场错误的行动差点导致西安事变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本来这种事情,不可能瞒过所有人,总有人会发现的。但军统中统在西安的拙劣行为救了张杨。

当时军统在西安最有能力的西北区区长江雄风已经调动到了胡宗南的中央军第一军特务处,接任他的原上海区区长王新衡因为上海日本特务的行动暂时没有上任,位子处于空缺中。

而还有些能力的曾扩情之前由于向蒋介石密报张杨的行为,还要求严厉处置张杨,被蒋介石当着张学良的面一顿好骂,现在自然也明哲保身,不敢乱说。至于剩下的如马志超,晏道刚都是不学无术之流,就是把事实放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也看不到。

当时虽然有军统特务发现十七路军特务营包围了易俗社,但他们认为这是杨虎城为了保护中央大员的,没有在意。至于十七路军在城中的军事部署,特务也看到了,但由于十七路军最近多次在晚上演习,特务们也没有注意。

其实如果戴笠亲自在西安(他在武汉处理杨永泰遇刺一事),看到这种事情必然会感到不对,即使不能让蒋介石离开,也会调动一部分部队加强华清池的保卫工作。就算把西安城内中央宪兵团近千人全部调到临潼,至少能和东北军打上几个小时,蒋介石还是有机会逃走的。

这个事件险些让西安事变流产,杨虎城在10日凌晨1点回去以后将宋文梅和王菊人怒骂了一顿,还要给他们处分。后在张学良的劝说下,才让他们戴罪立功。

这次事件让张杨深感恐惧,他们知道这种事情一出,肯定被有些人看在眼里,再拖下去恐怕就会出大事,所以必须立即行动,时间定在2天后的12日凌晨。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