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23:从金沙江到大渡河(长征系列之六)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二十三

在云南,红军以可怕的速度一路疯狂的行军。在付出了相当的损失以后,终于抢在中央军之前,仅仅利用7条小船渡过了天险金沙江。渡过金沙江以后,红军就暂时把追兵甩在了身后。

下面红军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一定要尽快抢在国军完成部属之前,全力突破大渡河防线。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速度就是一切。这是因为防御大渡河的川中三巨头——杨森,刘文辉,刘湘的援军,几乎和红军同时出发,赶往兵力稀少的大渡河防线正面。而薛岳的10万中央军也会很快渡过金沙江,和杨刘部在大渡河合击红军。双方可以使用兵力比约是10比1。如果2万红军不能抢在四股敌人围堵之前渡过大渡河,那么恐怕就会落到和翼王石达开4万太平军的同样下场。

会理战斗和会理会议

红军渡过金沙江,在山崖密布的北岸,首先击溃了防御此处的几百川军。这些都是西康省主席刘文辉的部队,他们指挥官是川康边防司令刘元璋将军的刘元瑭旅。这刘元璋和刘元瑭,都是刘文辉的同族兄弟。

由于大渡河北岸地域广阔,纵深就有200到300里。刘元瑭旅的三个团都比较分散,无力抵抗红军2万主力。很快刘旅二个团被红军重创,另外一个团被红军甩在身后。

刘元瑭残部约二个团1000多人,一路溃败到金沙江北岸的一个小城里面。这也是红军北上道路中一个重要据点――会理城。

会理城早在汉朝时期就建立了,当时还是大汉版图上一个极为偏远的小城,属于汗夷杂处的地域。会理由于这个地理特点,几千年来,经过数十次汉夷间的战争。到了民国时期,小小的会理城,是川康边境一个人口较多,商业也比较繁荣的小县。

当时毛泽东的命令是:让彭德怀的红三军团连同干部团,迅速攻占会理,给红军必要的休整时间。红军从四渡赤水到云南数百里强行军的历程以后,已经非常疲惫,急需一段时间的修整。会理是一个商业小城,物资应该很丰富,可以满足红军的补充需要。

但是,此时奉命攻打会理的彭德怀有不同意见了。老彭觉得,会理的战略位置不太重要,关键在于它并没有扼守住红军北上的通道。红军似乎并没有任何必要打下会理县城(打下最多几天也要放弃掉,因为薛岳部队离红军不超过5天的距离)。只需要装作攻城威慑一下城里守军,让城里刘元瑭不敢率兵出击就行了。

但是,想法归想法,命令是命令。毛泽东等中革军委下令攻城以后,彭德怀还是组织主力部队红三军团3个团加上干部团,共约6000多人,在5月9日发动对会理的强攻。让彭德怀和老毛都没有预料到的是,小小的会理,并不好对付。七天艰苦的攻防战由此开始。

会理县城虽小,但由于地处汉夷交界处,战乱频频。它的城墙修筑的比内陆城市更为坚固。会理城墙,高达12米,宽6米,全部为坚固的青砖石铸成,一炮打上去也只是一个小口子。

刘元瑭率领残部千余人退到会理以后,很快被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围住。他没有退路,只好下定决心和红军决一死战。为了守城,刘元瑭下令一把火把城外民房统统烧光,为城内扫清了射界。同时在城外坚壁清野,所有粮食抢入城内。另外,为了稳定军心,刘公开斩首了十几个被红军俘虏后放回来宣传的川军,还把自己的夫人也接到城里,表示其守城的决心。

据刘部下回忆,刘给自己两个老婆一人一包毒药,说是城破时候务必服毒自尽,如果落到红军手里会做军妓(当时刘文辉宣传:红军俘虏川军,士兵留下做苦力,军官不管大小一律枪毙,官兵女性家属编成军妓。所以战斗中,刘文辉的川军投降红军很少)。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这样一来,川军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誓死守城了。

彭德怀的三个团占领城外高地以后,依靠火力优势,开始对会理发动总攻。在彭德怀看来,红军连娄山关和遵义都可以打下,一个小小的会理守不了几个小时的。但是川军凭借坚固城墙,拼命抵抗。红军打了一整天,没有任何进展。从第二天开始,红军调整战术,集中兵力冲击几个点,并且终于攻破了会理的外城,冲入内城防线。

但此时刘元瑭下令把内城和外城之间的民房全部点燃,一时间大火雄雄,冲入的几十名红军战士或死或伤,其他的战士也只得退了出去。到了火灭以后,红军再次攻城的时候,又被更为坚固的内城城墙所阻挡。

刘元瑭还亲自持手枪上城墙督战,除了加强火力以外,还让老百姓用大锅熬稀饭和开水,然后在红军战士用木梯登城的时候,浇在他们的身上。刘还朝城下投掷大量的石灰,一时间到处烟雾缭绕。这种原始的方法让红军很多战士严重烫伤和灼伤,只得停止攻城。

打了二天,5月11日,会理仍然没有攻下。此时彭德怀对中革军委决定攻打会理的命令开始明显不满了,在他看来,攻打会理根本没有必要,这是违反军事常规的行为。现在打不下来,中央又不下令撤退,这几乎是不懂军事人的乱指挥。

但是,命令终归是命令,军人服从命令是第一位的。彭德怀见正面强攻无法得手,下令一面继续急攻,一面开始坑道作业,试图将城墙从地下炸出缺口。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军团长林彪却搞出了更大的事情来。林彪虽然自从上井冈山以来,都是毛泽东爱将,但是,林彪此人性格非常执拗固执。尤其在军事指挥上,一旦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往往从不理会别人的意见。早在毛泽东从遵义上台以来,他就对毛四渡赤水和千里强渡金沙江的指挥,非常不满。在林彪看来,红军四渡赤水根本没有必要。

一渡赤水,试图北上通过长江,经过成都平原的主张,在林彪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川军单单刘湘部就有12万军队驻守在长江一线和成都平原。刘湘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绝对不可能允许红军渡过长江。红军虽然战斗力顽强,但是以2万多去对付依靠长江天险防御的10多万川军,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林彪认为一渡赤水从战略上来说是盲动。而土城战役的失败和一渡赤水以后,发现川军驻防严密,无法渡过长江,再被迫二渡赤水返回来,也就证明了林彪判断是正确的。

至于二渡赤水,去打遵义和娄山关,和黔军火拼,在林彪看来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当时中央军在贵阳,试图利用红军消灭掉在遵义和桐梓驻扎的王家烈残部。所以,红军攻打遵义,娄山关,无论输赢,最终中央军都会来摘桃子。到时候,红军和黔军两败俱伤后,很难是中央军的对手,也根本不可能建立黔北苏区。实际上,中央军吴奇伟部也就乘着红军刚刚打下遵义以后,突然展开反攻。红军险些全军崩溃。当时彭德怀红三军团固守的重要据点老鸦山已经被吴奇伟攻下,当中央军准备继续进攻遵义的时候,还是靠着林彪天才般的指挥,率部奇袭吴奇伟指挥部,迫使吴扔下部队逃走,才侥幸把吴奇伟二个师打退。

至于三渡赤水和四渡赤水,林彪认为,三渡是盲动。既然已经击破吴奇伟部,算是基本打破了中央军的封锁,应该立即击溃南方实力较弱的打鼓新场的黔军,打开南下的道路后,火速全力南进,绕过贵阳,经过北盘江进入云南境内,尽早和红四方面军会合。

但是,毛,周等人又下令去打鲁班场的周浑元中央军二个师,试图消灭中央军主力,还是要建立黔北苏区。林彪认为之前的事实已经证明,黔北根本不可能建立苏区,吴奇伟败退也只是遭遇突袭后的混乱。并非吴奇伟的中央军打不过红军。除了吴奇伟,周浑元二个师战斗力很强,又没有封锁红军南下的道路,这种情况下红军也就没有必要和中央军去硬碰。

结果和林彪彭德怀预料的一样,红军打鲁班场不克,损失了几千人,还失去了好不容易争取来得主动局面。鲁班场战败以后,红军又被迫三渡赤水调动敌人,二天后又四渡赤水。四渡赤水以后,毛泽东等人终于按照林彪的建议,南下绕过贵阳,火速进入云南。

但是,在四渡赤水的战斗中,红军损失至少有8000人之多,占红军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红军渡过湘江时还有3万人)。其中,战斗伤亡大约5000人,非战斗伤亡高达3000人之多。而非战斗伤亡几乎都是经不起这样的行军,而掉队的士兵。

一句话,林彪认为四渡赤水没有实际的意义。但四渡赤水毕竟还是保住了红军主力,而且进入了云南,林彪也就没有多说什么。至于进入云南以后,毛泽东等人,又要在滇东和滇军四个团主力火拼,试图将其消灭掉,然后再渡过金沙江。

并且还在4月25日下达了《中央关于消灭沾益曲靖白水的敌人的指示》的命令,林彪此时就再也无法忍受了。林彪和彭德怀都认为,滇军龙云为了固守昆明和让红军尽快离开云南,已经让出金沙江正面防线,滇军正规军全部撤离回昆明。此种情况下,有什么必要再去打这样的仗?无论输赢,红军都会有损失,还耽误了宝贵时间,这是老蒋特别愿意看到的。

于是,林彪就多次发电,强烈要求中央改变决议。最终,林彪说服了毛和周。4月29日,中央重新下令《中央军委关于野战军速渡金沙江转入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决定不打,火速渡过金沙江。这点显然拯救了红军,红军最终在滇军没有防御的情况下,轻松渡过了金沙江。

但是,在之后的急行军中,林彪又认为毛泽东用一些没有必要的疑兵,让其部下多次在一条路上来回行军,结果滇军和中央军没有被怎么调动(一个视而不见,一个只管往渡口去追),反而把红军部队几乎拖跨。一天走150里和一天半走200里山路的命令,都是那时候毛下的。

红军进入云南,没有大规模的战斗,但是仍然减员3000多人。这些人大多是掉队损失的。到了会理战斗开始,林彪的看法和彭德怀类似,认为会理战斗根本没有必要,这是军事的基本常识。

林彪此时的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加上会理战斗的莫名其妙,林彪终于爆发出来。林彪认为,目前已有的事实说明久没有带兵的毛泽东并不擅长领导大兵团打正规运动战,而只有游击战的经验,加上二年多没有指挥实战,已经无法有效指挥红军。红军此时情况极为危险,如果不能顺利强渡大渡河,必然要被国军全歼。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应该由一个更为成熟和老练的指挥官来领导红军。

林彪素来不服人,但是在此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公认的军事素质一流人物彭德怀。于是林彪就写了一封信,要求新三人团(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仍然享有决定的权力,但是必须把前敌指挥权让给彭德怀。林彪写完以后,找到他的政委聂荣臻,要求和他联名发信。但是聂拒绝了,他说:我们是下级,怎么能任命上级呢。

林彪又打电话找到彭德怀说:老彭,现在的指挥不行。如果这样乱指挥下去,我们就要失败。你出来指挥吧,我们听你的。彭德怀虽然对会理战斗不满,但是感觉也没有到换前敌指挥的地步,所以毅然拒绝了林彪的建议。彭德怀干脆的回答林彪:这我不干。28岁的林彪不为所动,自己仍然把这份信发了过去,一下震动了高层。

5月12日,在会理城外的一家小铺子里召开了会理会议,这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参与者包括十八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会议的过程很简单,也很急促。因为时间并不多了,此时薛岳大部已经渡过了金沙江,很快就会赶往会理来。而蒋介石的空军为了支援会理战斗,也开始轰炸城外的红军集结地。

据李德说,还有一颗炸弹落到离会理会议地点几米外,气浪冲倒了几个警卫员。会议首先是以讨论林彪的信开始,出人意料的是,毛泽东对林彪的信倒是没有什么愤慨,只是简单批驳了林彪的观点。毛认为渡过金沙江就是红军的胜利,事实证明一切,不用多说。

但是,毛出人意料的对彭德怀和党的负责人洛甫进行猛烈的批评。这很出乎大家的意料,但是李德却不惊讶。因为之前毛泽东曾经在一次会谈时候跟他说过,洛甫在渡金沙江之前已经陷入慌乱,对毛泽东的指挥也不满。洛甫认为现在三人团中的周恩来事事听从毛泽东,王稼祥又不懂军事,显然就是毛泽东一个人说了算。他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三人团,用总参谋长刘伯承取代王稼祥,彭德怀则取代毛泽东。

至于彭德怀,毛泽东认为林彪信的幕后指使人就是彭德怀。早在二渡赤水的打鼓新场战役时,大家一致反对毛泽东的主张,毛曾经赌气说不干了,洛甫和中央政治局成员就曾经决定让彭德怀接替毛泽东指挥红军。不过,毛泽东第二天就在周恩来的帮助下,解决了这个问题,恢复了职位。

到了现在,毛泽东认为,这些事情明显都和彭德怀有关,但是彭又不发表意见。一定是彭德怀利用林彪等人,试图把自己搞下去。但是彭德怀本人根本没有想到这点,他之前其实根本也不知道林彪写过信。通过电话知道林彪的意图以后,彭德怀也是没怎么在意。

此时升官并非什么好事,因为当时红军面临巨大危险,谁做总指挥都是极为头疼的事情。最终,毛泽东得到大多数委员的支持,包括彭德怀自己和一直反对他的凯丰等人。彭德怀也对林彪说:遵义会议才改变领导,这时又提出改变前敌指挥是不妥当的;特别提出我,则更不妥当。

会议结束以后,林彪私下找到毛泽东试图解释写信的目的只是为了军事。但是毛泽东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你这个娃娃懂得什么。毛泽东也明白,以林彪的军事素质绝对不比自己要差,这句话的意思显然不是针对军事而言,而是讽刺林彪不懂政治,被别人利用了。

会理会议时,由于红军的人员比在扎西会议整编的时候又大为减少,红军再次进行了整编。第一军团从三个师的编制减为两个师,第三军团从二个师减为四个团,第五和第九军团取消了师一级的编制。会理会议还是比较重要的,他在此稳固了红军的最高指挥机关,阻止了下级对上级的不信任。

会理会议结束时,会理仍然没有打下来。到了攻城的第七天,红军终于在城墙下挖了二个地道。但是会理城墙实在坚固,红军的炸药又不足(红军造不出炸药,手榴弹都是黑火药做的),仅仅炸开一个小口子,在川军火力拼死封锁下,这么小口子根本没有用。红军冲击了几天,川军在刘元瑭怒斥下也发动反冲击,这个小口子上面全是双方士兵的尸体。

此时刘元瑭知道到了关键时候,自己也亲自脱了上衣,仅仅穿一条短裤,拿着马刀手枪赤膊上阵。他挥舞手枪赶赴缺口处指挥,还被一发红军机枪子弹擦伤了脸部。刘元瑭满脸是血,但是仍然在城下大声吆喝,命令部下上刺刀冲锋。川军拼死抵抗,红军没法攻进去。

鉴于会理久攻不下,毛泽东终于同意彭德怀的主张,放弃攻打会理计划。5月15日,红军全部转兵北上。

刘元瑭在得知红军撤走以后大大松了一口气。这时候有军官报告,收到中央军飞机空投的一份标记重要的信。刘元瑭打开一看,原来是蒋介石为奖励其对抗数倍兵力的红军七天而晋升他为中将军衔的一份委任书,并且奖励银元1万块。刘元瑭苦笑一声,这对他来说没有什么用处的。他们刘家的最大敌人不是红军,就是这个任命他为中将的蒋介石。

坐视红军不理的西昌

红军绕过会理以后,离大渡河还有约1000里的山路,必须加快行军速度。红军火速推进,前锋一天后就赶赴到会理北方的另外一个商贸小镇德昌。德昌守军为刘元璋部将许剑霜旅的一个团。

这个许剑霜居然也和郭勋祺一样,是一个共产党员,还曾经效力于刘伯承麾下。当年刘伯承泸州起义失败以后,许剑霜和郭勋祺一样,见到事情不妙立即宣布退党,之后又在军校老同学刘元璋的领导下,加入了刘元璋叔叔刘文辉西康省的川军。

刘伯承派人送信给许剑霜,让他让出一条路来。同时希望许剑霜告知西昌的刘元璋,红军无意攻打西昌,希望他们也让路出来。许剑霜一则给老上级刘伯承面子,二则自己一个双枪兵组成的团也实在不是红军对手,三则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已经多次下过能不打就不打的命令。

他把刘伯承的信转交给刘元瑭,但是刘一时没有回信。许这边火烧眉毛可不能等,他私下和刘伯承达成协议,刘伯承第二天进攻德昌时候,许剑霜命令部下胡乱朝天上开了几枪,随即率部跑得没影子。

刘伯承轻松攻下德昌,还俘虏了200多个没有来得及逃跑的民团士兵。红军在此处修整二天,收缴了一大批军事物资,把当地地主商人搞得叫苦连天。稍加修整以后,红军随即挥师北上,直逼西康重镇西昌城(现在的中国卫星城)。

此时许剑霜旅长又率领那个团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大摇大摆的“收复”德昌城。之后,许剑霜又亲自赶赴西昌,向老同学川康边防司令刘元璋告知刘伯承的借道要求。许剑霜说:刘伯承说只是借道从西昌外面路过,我们不出城打他,他也不进城打我们。老同学你看怎么样?

刘元璋说:这几天三叔(刘文辉)打了好几个电话来,说的意思也是这样。我们的敌人是刘湘和中央军,红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我西康地区地瘠民贫,给养困难,后面又有中央军追兵。红军不可能长期留在我们西康这片不毛之地。我们不能中了刘湘借刀杀人的计策,能让就让了。

刘元璋随即下令所部四个团和三千多人的彝兵全部入城防守,将西昌外面的道路让开。不过话虽如此,刘元璋也不是弱智,他毕竟要防止红军背盟突然攻打西昌。刘元璋下令学着兄弟刘元瑭那样,把城外挡住射界的3000多民房全部烧光,同时坚壁清野,四个团纷纷进入西昌预定阵地。

此时,刘元璋还是不忘记借机陷害政敌。

作为川康边防司令,他下辖四个编制不全的旅,其中除了许剑霜是他的老同学,关系极好以外,另外几个旅长刘元瑭,刘元琮,刘元宣都是他们的刘家同族兄弟。

但是,他的辖区里面,还有一个实力强大的人物,那就是让彝族人闻风丧胆的彝务指挥官邓秀廷。此公虽是旅长少将军衔,下辖也不过二个团,但是其对彝族统治多年,可以调用1万彝族士兵参战。这些彝兵擅长西康一带的山地丛林作战,打游击非常厉害。

早在1932年,刘文辉被刘湘打败溃退到西康,试图攻打下西康的地盘作为残喘。但是被英国人指挥的藏军拦在甘孜地区。藏军守住极险的关隘,刘文辉十倍兵力的汉军打了一年多,仍然没有办法攻陷。

邓秀廷参战以后,自告奋勇的带领一支彝兵,从90度的峭壁爬到藏军关隘后方,一举将其击溃。刘文辉大喜,任命这个彝族人为团长。后来发现其对于统治彝族人“很有一套”,又任命他为旅长和彝务指挥官,驻扎在冕宁一带的彝区,专门对付方圆几百里的凉山彝族人。

邓秀廷彝族出身,对彝族人的一切了如指掌。他为人阴险凶残,对听话的彝族部落重赏,对不听话的彝族部落一律残酷杀戮,毫不留情。邓部下如谢如东,李德吾之流,都是杀人成性,拿人血做装饰的家伙。彝族人对这个邓“督军”又恨又怕。

邓秀廷的实力随之扩大,在西康这片丛林山地地区,他有使用1万多彝兵的能力,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邓实力强大以后,对刘文辉的命令还遵守,但是并不把刘元璋放在眼里。

刘元璋希望借助红军,把这个异己邓秀廷消灭掉。他急令邓秀廷率全部主力,赶赴西昌城东30里的地方伏击红军。

邓秀廷能够对付彝族区这么复杂的局势,自然也不是泛泛角色。他在冕宁接到命令以后,立即看穿刘元璋的意图,随即破口大骂:刘元璋这个混蛋,自己在西昌城墙里面隔岸观火,把老子往虎口里面送。以为我是傻子啊。

邓秀廷和部下商量了一下,还是带兵从冕宁地区出击。刚刚走到一半,就接到了刘伯承特使的信。此时毛泽东他们已经认可了彭德怀对于会理战斗提出的建议,能够不打就不打,能够绕过就绕过。

鉴于西昌防守严密,朱德在5月19日下令《关于我军迅速北进的行动部署》,要求对于固守西昌之地,应监视之,掩护野战军主力通过。至于刘的信里面的内容和给许剑霜的基本相同:红军和彝族无怨无仇,只是借道通过,希望邓旅长让出西昌和冕宁的道路来。

邓秀廷等的就是这封信,他把自己一个主力团和5000主战的彝兵部队摆在西昌外面的一个山谷上,但是下令部下不可开枪。他在战前特地向部下训话说:今天的事情,不比往常,要当心点,非有我的命令,绝对不能开枪。

很快,红军主力一队队的从山谷里面开过去,邓秀廷看着红军数量众多,纪律严谨,队伍整齐,颇为敬畏。正好此时,邓部下几个彝兵看中了红军挑的几担银元,朝红军开了二枪,想把红军吓走。其他几十个彝兵听到枪声以后,以为要开打,也纷纷开枪。但彝兵枪法不准,红军没有伤亡。红军顿时全军停步,架起机枪准备还击。

邓秀廷听到枪声以后,大怒。他亲自跑去,对那几个彝兵狠狠踢了几脚,用彝语大骂说:你们这些混蛋再开枪,全部枪毙了你们。邓秀廷又让部下大喊:刚才是误会,大家不要打。红军听到喊话以后,全军又继续行军,用了三天三夜全部通过山谷,开往冕宁。

这三天内,邓秀廷部队目送红军走人,根本不拦。红军走了以后,川康边防司令刘元璋还恬不知耻的上报蒋介石,由于西昌城防组织的好,红军不战而逃。邓秀廷也居然邀功,说是自己在城外摆出疑兵,导致红军畏战逃走,也是保卫西昌的大功臣。

历史的选择

红军主力绕过西昌,很快到达了北方的小城泸沽,击溃了驻守此处的刘元琮一部。此时,红军面临二个选择,这也是当年石达开同样面临的。

一是大路,平坦好走,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就是经过越西,到大渡河中下游的大树堡渡河,大树堡对岸就是富林渡口。二是小路,偏僻难行,很多地方只能单人行走。这就是经过冕宁,通过彝族地区,到达大渡河上流的安顺场渡口。

当时毛泽东等人分析,现在蒋介石命令杨森的20军防御大渡河下游,包括大树堡河,富林。刘文辉的24军负责防御安顺场,泸定桥一带。刘湘的部队从川中急向二部增援。

杨森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必定会在红军走的大路上驻防拦截。就算可以一路击溃杨森部,能否渡过杨部驻守的富林渡口还是一个问题,据说杨森已经调用重兵防守。如果一时间红军不能过去,薛岳的中央军最多和红军保持4天左右的距离,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而另一条小路,也就是当年石达开选择的路。它经过百里彝区,道路艰险难行,又有彝族人拦路。但是毕竟没有国军正规军防守。刘伯承说:彝人再厉害,也总比杨森刘文辉要好。只要宣扬好民族关系,还是可以不战而迅速过去的。

时间就是一切,不容多思考。中央决定,红军主力必须走小路经过冕宁,再进入彝区,赶赴安顺场。不过为了迷惑国军,仍然有一支部队从大路进攻大树堡,作出要从下游进攻的样子,杨森急调主力赶去增援。

5月21日,中革军委向红军各军团下令:以主力一,五军团,军委纵队,三军团殿后,经安顺场渡口北渡大渡河。红军主力随即火速开往冕宁,当地驻守的邓秀廷部早已经让出路来,让红军通过占领冕宁。

在行军途中,董振堂的红九军团赶来与中央红军会合。自从他们在四渡赤水时候为了调动中央军而单独行动,已经独自行军1000多里。在董的出色领导下,他们没有减员(还缴获了很多的辎重),全军保持很高的战斗力。

当时冕宁城里防御空虚,只有100多民团驻守,听说红军来了,县长和邓秀廷部团长李德吾,立即带着部队逃走了。

真正的彝海结盟

因为南面是红军大部队,李德吾他们也只得穿越彝区,北上逃到安顺场去。这个李德吾和彝人打了多年交道,也杀了一些彝人,和彝人有宿仇,自然知道彝人不好对付。他和县长带着一百多人的民团团兵,押着十几个做人质的老头人,准备以他们为人质通过彝区。

但是刚刚进入彝汉交界的大桥镇就被彝人拦住了。数百彝人舞刀弄枪的拦住说:李参军,把我们头人留下,我们就送你过境。我们彝人讲信用。但是这个李德吾还不了解彝人吗,现在如果把人交了出去只有死的更惨。

于是彝人火了,各家头人回去联合开会,下令让山寨里面能动的男人全部上阵。这些彝人拿着少量步枪,弓箭,长刀以游击战到处袭击李德吾的部队。李德吾百来人狼狈不堪,一会这边三个人中枪死了,一会那边二个人被彝人突袭抓走了,一会这边几个人掉进了彝人的陷阱。

这样走了二天,整个队伍只剩下一半人。彝人看李德吾被拖的差不多了,发动了总攻。上千彝人大声叫着跳下山来,李德吾六十来人哪是对手。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被杀死或者俘虏做了奴隶,只有大约一个排的人拼死逃走,其中还有一些人被剥光了。李德吾本人由于开枪打死了几个彝人,被彝人在森林里面活捉后处死。据说是被彝人用火烤了一整天,后被十几个彝人活着吃掉了。

至于冕宁县长毕竟是朝廷命官,彝人不敢随便杀掉,只是把他一家抢了个精光。彝人看看李德吾部队这么弱,觉得汉军没什么了不起,顿时豪气万丈。罗洪家的头人说,现在大桥镇和冕宁都没有汉军,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干脆去把它们也抢了。其他家族的几个头人都同意,随即派了一支部队赶往大桥镇。

此时,红军一军团杨得志的先遣队红1团正好赶到大桥镇。刚去就看到十几个被剥光的李德吾士兵张皇失措的逃过来,一路逃一路还喊:不得了啦,倮倮(当年汉人对彝族人的称呼)要来抢大桥镇了。大桥镇顿时大乱,老百姓争着要逃走。

杨得志他们还没来得及反应,就遇到了百来个来抢劫的罗洪家彝兵。彝兵本来是想占便宜,一看到红军大部队在此,顿时慌了。为首的大叫:有汉兵,快跑。这群彝兵顿时作鸟兽散。不过红军战士手快,一下子捉住了为首的十几个人。

此时大桥镇的汉人老百姓看到彝兵跑了,都出来感谢红军。老百姓一致要求把这些彝兵杀了,有些见识过彝兵厉害的老人还说:这还得了啊,现在倮倮连大镇子都敢抢。要是红军不在,整个大桥镇都能被他们烧了,我们老百姓几百人不死也是做了娃子。

但是,彝兵是不能杀的。毛泽东分析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原因,认为石达开没有得到当地彝藏少数民族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藏族土司直接带兵攻打石达开,彝族土司们也不给石达开什么帮助。最终四万太平军在大渡河岸边挣扎了几天,没有出路,又没有粮食,全军覆没。石达开本人被押送成都,凌迟处死。

毛泽东下令进入彝区以后施行民族政策,在冕宁时期,首先把没逃走的坐班换质头人都放了,宣布取消坐班换质制度,还给了这些头人一顿好酒好菜招待,还找酒量大的军官陪着(彝人特别好酒,见酒就走不动路),一边喝酒,一边宣传彝汉一家,红军借道的道理。之后红军在冕宁打土豪,也没有碰彝族土豪的财产。

现在捉住了彝兵以后,也是请他们吃饭,宣传一通彝汉一家的道理,一顿好酒以后,把他们放回去。

红军在4月19日还没有经过西昌的时候,就下达了命令《总政治部关于争取少数民族工作的训令》,里面强调:绝对不能对少数民族有任何骚扰……宣传红军的民族自决权和民族平等。

5月22号,红军先遣队开始进入彝区,中革军委更是下令:任何情况下红军不得开枪还击。但是先遣队红1团杨得志团一进入彝区就发现,这里独木桥被搬走,小溪上的石桥也被砸坏。

这也就算了,更头疼的是周围山上隐隐埋伏的彝人到处都是,而且越来越多,一路冷枪噼里啪啦的往下打,期间还经常有大石块丢下来。红军不时有一二个士兵中枪中石受伤,但是有命令不得还击,所以红军士兵仍然背着枪,装着没看见,硬着头皮往前走。

就是这样还是出了事情,先遣团在前面走,后面远远还有王耀南的一连工兵准备为后面大部队架桥。由于人数较少,早被彝人盯上了。终于走到一个地方,几百彝人一拥而下,把一连工兵剥了个尽光,枪械器材也被抢光。

这些工兵也是身经百战,一些还参加过3次围剿,战斗经验不比其他红军士兵要差。当时工兵们一见不好,举起枪就要打,但是被连长王耀南拦住。王耀南自己被彝人按在地上剥衣服的时候还大喊:朱老总的命令,大家千万不能开枪。不过还好彝人没有伤人。

工兵如此,前面先遣团也好不到哪儿去。一路迎着冷枪硬走到喇嘛庙附近,正面几百彝人拿着步枪,弓箭拦住路,大喊着要留下买路钱。刘伯承和政委聂荣臻商量一下,给了彝人200块银元。

但是,这个彝人拿钱走了,那个跟着上来要钱,还说:刚才是罗洪家的,我们是沽基家的。一波波的来要,看来是存心来敲竹杠,光给钱没用。刘聂赶忙派人去交涉。这边谈了2个小时,彝人就是不让路。同时彝人二边山上冷枪密集的往下打,给红军做向导的当地老百姓也怕了。

他们对刘伯承说:一百里内的罗洪家,沽基家,倮伍家都到了,这个十多年都没见了。一定是彝人约定一起来抢红军的。刘司令,这样肯定过不去了。

那边彝人枪打的更急了,连土炮都搬了出来,红军有些伤亡。杨得志向刘伯承请示,刘伯承和聂荣臻分析了一下形势,感觉彝人不知道红军厉害。看到红军不还击以为好欺负,不打一下是不行的。刘伯承让杨得志组织火力猛打一下,但是不要打人,只朝空挡打,立立威。

杨得志下令开火,红军机枪和冲锋枪猛地朝山上打,子弹密集的无法形容,统统打在彝人周围的山石上。彝人平时最多和李德吾的民团几杆步枪交过火,哪见过这种场面,惊惶之下跟着头人迅速爬山逃走。不到一刻钟,跑得一个不剩。

罗洪家和倮伍家的地盘都不在此处,他们跑了就算了。但是沽基家头人小叶丹的山寨就在附近,没法跑。按照邓秀廷旅长的先例,敢打汉军的彝族,一定要被烧掉山寨的作为报复的。

这个小叶丹是凉山有名的头人,很有些政治头脑。小叶丹思索再三,还是想和汉军达成协议,帮助汉军过境,这样至少可以保住山寨。除此以外,小叶丹沽基家实力比罗洪家要弱,几次打冤家都输了。如果能够结交上红军做朋友,一举消灭罗洪家,则是更好了。

他派了贴身奴隶管家沙马尔各找到杨得志说明来意,杨得志对管家说:我们红军只是借道而过,请你们头人来说话。小叶丹带着10几个随从就下山寨了,杨得志把他引见给刘伯承。

刘伯承说了一些彝汉一家的道理,之后刘愿意以彝族风俗,和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刘伯承年纪大,成为兄长。由于此时天已经黑了,再深入彝区会有危险。刘伯承下令全军退回大桥镇,还让小叶丹邀请了沽基家的十几个头人来喝酒。

酒席中,刘伯承送给小叶丹一面“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的旗子,任命小叶丹为支队长,并当场写了委任状,又送给他10条崭新的毛瑟步枪。席中小叶丹也终于说到重点:上次打红军的是罗洪家,我们沽基家和红军联手,把罗洪家的山寨踏平了吧。

刘伯承自然不会在彝区打多余的仗,他说:红军打掉罗洪家不费吹灰之力。但是,罗洪家也是彝族人,你们共同敌人是刘文辉,何必自己打自己。小叶丹见到刘伯承不愿意,也就算了。

第二天,小叶丹骑马带领红军一路行了几十里,期间沽基家没有任何拦截,红军自然也没有任何麻烦。但是到了一处,小叶丹停下马对刘伯承说:哥哥,下面就是罗洪家的地盘了,我不能再往前走了。

刘伯承向小叶丹道谢,小叶丹就回山寨去了,派出十几个娃子带领红军继续往前走。罗洪家没有继续袭击红军,红军主力部队火速通过了彝族区。但是后卫部队和留下的游击队就惨了。

彝海结盟并非彝汉结盟

首先是董振堂的红五军团,负责作为殿后的部队。由于后卫作战的特点,有些战士掉了队。彝人盯着这些少数士兵,有机会就一拥而上。他们不敢杀汉军,只是抢走他们的枪支,拿走粮食,再剥光衣服。如果这些赤身裸体的士兵不被其他战友发现,一个晚上就会冻死,后卫部队一些士兵就是这样失踪了。

至于最后通过的红九军团就不同了,红九军团长罗炳辉是彝族人,深知彝族的这一套。他发现彝人在彝区到处跃跃欲试以后,就下令把红军的非战斗部队放在队伍中间,二边荷枪实弹,凶神恶煞的随时准备开打。同时每队几百人,没有单独行动的部队。彝人见无机可乘,只得眼巴巴的看着他们走过。5月28日,红军全部主力通过彝族区。

红军为了延缓中央军通过彝区的速度和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根据地,还留下了300人左右200条枪的中共彝区游击队。但是这个游击队很快被彝人背信袭击,全军覆没。

当时红九军团刚走,罗洪家倮伍家之类的彝族人立即四处出现,各人都眼盯着游击队的200条枪。对于彝族人来说,枪支是非常宝贵的。当时整个凉山罗洪家只有1200条各种枪,除了火药枪和土枪以外,军用步枪极少。就算这样,每个部落不过几十条各种火枪。

罗洪家和各家联合要抢,各家都表示同意,只有沽基家的小叶丹不同意。但是小叶丹不过是一百多个家族头人中的一个,没有控制大家的能力。虽然如此,但是小叶丹似乎并没有警告红军。这也是彝族上千年的风俗决定的。

彝族人在没有外敌时候,可以自相残杀,打冤家。但是一旦有外敌入侵或者奴隶反叛的时候,各家族全部都会联合起来抗敌。如果谁背叛盟约,就会被视为彝族叛徒,根本无法在凉山彝区立足。小叶丹自然不敢违背这个大界。

中共彝区游击队领导人刘彬和陈野苹也都是老红军了,他们见势不好,下决心火速跟上大部队,撤出彝区。于是,他们请各家族头人在大桥镇喝酒,歃血为盟。当时各头人都拍胸脯,保证红军顺利通过自己的地盘,并且各派出几十人护送。

但是,这次结盟是假的。中共彝区游击队第二天进入彝区行走几十里以后,突然遭遇队伍里面的100名彝民向导和埋伏此处的彝人袭击。队长刘彬当场中弹牺牲,部队也被上千彝人冲散。只有十来人侥幸通过彝区,在泸定桥追上了大部队。逃掉的人包括政委陈野苹,他由于是冕宁本地人,比较熟悉地形,最终侥幸逃走。建国后,陈做到中共组织部长。

这支武装几分钟之内全军覆没,据说期间大部分措手不及的红军士兵甚至没有开过一枪。

彝人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在彝人看来,红军和其他的汉军没有什么不同。红军那套打土豪(彝族土豪就是头人),人人平等(奴隶制度怎么平等),彝族头人根本无法接受。

彝海结盟的小叶丹能够控制的只是沽基家的一个部落,不能控制其他几十家部落。他能够保证自己不参与抢劫就不错了。对于罗洪家和倮伍家来说,不抢主力红军只是因为他的实力过强,一旦遇到掉队的红军他们还是照抢不误。之后薛岳的中央军过彝区时候,少量掉队的士兵照样被彝民抢光了。

到了红军大部队走了以后,那支300人规模,200条枪的红军就是最好的目标了。

仅仅2天之后,5月30日,薛岳中央军和邓秀廷的部队就杀回了冕宁。邓秀廷对付彝民有一套,他命令部下屠夫谢如东管理冕宁的事情。薛岳让谢屠夫来硬的,自己来软的。他向头人宣传,自己中央军,不是刘文辉的部队。随即率兵通过彝区北上。至于增援富林的杨森部则被彝人拦住,怎么也不让路。杨森只得绕路前进,多走了几百里。

至于小叶丹和其他头人也很惨。谢屠夫来了以后,对彝族下令,谁打了李德吾,抢了红军的东西,一律交出来。邓旅长可以不计较,不然荡平山寨,老幼不留。这个谢屠夫说话可不是吓人,这些费了大劲抢夺李德吾和红军的彝族人,一个个老老实实的把东西交了出来。

只有小叶丹讲义气,不肯交出红军赠送的枪支和旗帜。谢屠夫鉴于此,加上小叶丹和刘伯承结盟的事情,决定杀一儆百。随即出动一个营攻打小叶丹的山寨。

双方打了几天,小叶丹不是对手,死了十多人,被迫主动投降。小叶丹除了交出枪支,又缴纳了巨额的罚款(一万二千两白银和一百二十头母羊)。小叶丹自己也被抓到冕宁坐班换质去了,直到一年以后才释放回去。小叶丹在1942年死于一次彝人之间打冤家的械斗,时年49岁。

红军顺利经过了彝区,下面的任务就是拼尽全力抢在国军之前通过大渡河。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