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城管使驱将惜不得

看的很感伤,很多人不一定懂的那种。

老大爷卖的甘蔗一看就是南通本地的青皮甘蔗。现在市场大多卖的是这种红皮甘蔗,都是南方大规模甘蔗种植园出来的,虽然很甜,但是需要削皮。而青皮甘蔗都是本地农民小规模种植的。我熟悉种植青皮甘蔗的每一道工序:甘蔗要留种,然后放在暖棚里,长出芽,然后移种到大田里。然后交农家肥,然后需要浇水,还要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剥甘蔗叶子。甘蔗的叶子都是刺,不做防护扎的非常疼。而且夏天来了,还要防止倒伏。倒伏的甘蔗卖相不好。然后才是秋天的收获。一般农家甘蔗吃不完,就会挖一个甘蔗田(深坑),然后把甘蔗埋在坑里。防止冻坏,冻坏的甘蔗(醉)是没法吃的。

特别佩服那些能把甘蔗种的像一根毛竹的老农,特别不容易。我有个邻居就是一个种甘蔗的好手。所以我对种甘蔗的流程特别熟悉。

疫情前每年我回老家的时候,都会在路边停一下,买上几根甘蔗回去慢慢享受。

这位老大爷这一车甘蔗,从种下甘蔗节到骑车出来卖,每根甘蔗都是老大爷的心血和汗水。

老大爷这么大年纪了,没啥收入,种点甘蔗卖点钱真的不容易啊!

农村的老大爷是没有养老保险的,手停口停的。卖甘蔗挣的钱,就是他那一点点的收入。

所以当一帮城管的人行云流水般抢走老大爷一车甘蔗时,老大爷难受的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难受的本能的啊啊啊啊的叫,真的非常让人难受。

一车甘蔗,百余斤,城管使驱将惜不得。

第三方保安公司的背后

南通历来是媒体中存在感极低的城市,但是今年9月份,12月份连续出了两次城管相关的大舆情。

背后是当地自治传统的瓦解。而这个背后是老龄化,空心化,城市化。

老龄化,空心化啥样的?

很多人对农村老龄化,空心化没啥概念。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南通本地人死了,白事叫吃素饭。(流水席)。基本上都是左邻右舍帮忙料理后事。做饭的做饭,记账的记账。

现在的情况是是,一帮六十岁,七十多岁的人给八十九十岁的人办丧事。除了本家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了。等这帮老人死完,本地农村基本上没人了。

谁让南通是计划生育模范呢。这就是南通本地的现状。

另外一方面,就是快速的城市化。

上海新机场落定在海门,炒作了好多年的北上海概念终于落地了。

南通很多县城的房价已经是15000-20000以上了。而且已经好多年这个价格了。

而且在过去几年建了大量的房子。整个县城像摊面饼一样摊开。这也带来一个巨大的悖论就是,人越生越少,房越盖越多。

城市化了,就需要所谓的市容管理。

但是本地的年轻人都是内卷之王。要么读书好,去了北上广深,走向世界。要么回去搞建筑。南通x建在全国都很有名。要么出去做生意。

愿意当城管的本地年轻人,几乎没有。。这也是南通将城管服务外包的一个根本原因。

而老人,基本上被困在了农村。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也去不到哪里了。六十岁以上,去工地烧饭都不要了。

无论是南通的舆情还是海门的舆情,但凡是本地人城管只要不是戆徒,一般不会干这事。毕竟都是本地人,很容易沾亲带故。敢这么干,小百爷种被人骂死。而且那边人属于叉着腰跟你掰扯半天也不会跟你动手的。

老人的甘蔗退了回来。但是更多的卖甘蔗的老乡呢,更多卖橘子,卖草莓的呢?解决方案,必须要规则化,长期化。

他们都不是专业卖这些的,都是一些季节性的产品。你让他办营业执照,固定场所都是不现实的。他们这样卖了几十年了,只要不顾意制造大量垃圾,再卖几十年又何妨?

ps,今年南通几个建筑公司很难。南通一建破产了,南通三建也破产了,几百亿敞口。听说南通二建也受恒大影响很大了。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执政一方,多想办法帮本地公司搞欠款去。否则后面就业问题是个大问题。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