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庐山会议实录(83)

毛泽东:张国焘一条好处,慢。

彭德怀:十一二岁看牛,十三四岁开矿,17岁当兵。40天会议,又感激又不感激,一生没吃过亏。

毛泽东:井冈山,中央苏区,枪杆子主义。对我帮助大。

林彪:自信心太高,不合乎客观。伟大英雄,其他看不起。几十年本能反映:自信太高,过分自负,想当个大英雄,个人英雄主义不改。

(记得谈话的最后阶段,彭德怀还急得讲过这样三句话:可以放心,不会自杀,不会当反革命,可以种地参加劳动。记录本上未记下。但不是最后讲的。)

两次常委会后,毛泽东都把我们列席的四个人留下来,又谈了一阵。让我们列席会议,当然是为了教育我们:不要再受彭德怀的信和彭德怀其人的影响。毛泽东对周小舟“争取”看得重一些,希望他“不远而复”,“迷途知返”,不要“走远”了。毛泽东问他:是不是当了彭德怀的宣传员?8月2日晚上,毛泽东给周小舟写了一封信,并给他寄去了《丘迟与陈伯之书》。8月2日夜,周小舟给毛泽东写了一封感情激动的信。这信第二天就印发了。他在信中从自己的出身和思想、立场,分析为什么同情彭德怀的信,承认为彭德怀提供了材料,当了义务宣传员。

这两次会后谈话,我的记录本上什么也没记下来。我那时还很天真,以为真是还“允许交锋”,可以“继续申辩”的。于是在同毛泽东对谈时,我竟说:1958年钢搞800万吨就好了。毛马上说:你这个人太斤斤计较,你的发言,倾向不好。这样,我才没继续讲了。这一细节,是从《简报》上别人批评我的发言中,我才记起来的。

这两次常委会的场景,我终生难忘,当时毛泽东、彭德怀和各人的神情,乃至某些动作,我都记得。特别是彭德怀,对话时他并没有激动过,似乎过于冷静,面部表情非常严肃,痛苦的感情藏得很深,但还是使人能感觉到一点,我就坐在他的斜后面。我的手常不听指挥;心里非常痛苦,主要还是为彭德怀痛苦。因此字迹潦草得至今看来有的如天书。

在秦城做怀旧诗词,这《庐山吟》第八首,题目为《记八月一日会议》,是专写毛泽东批彭德怀的:

山雨已来风撼楼,重温旧事溯源流。
轻看游击藐边界,急欲兴师下省州。
延水岸边无何橹,太行脊上有山头。
春秋三十匆匆过,风雨来时不一舟。

两天常委会的传达

8月2日毛泽东在全会的讲话比较简短,提到张闻天旧病复发,没有具体谈彭德怀的情况。参加全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最后一批是8月二日才上山的。他们只知道会议形势的大致变化,并不知详情,尤其不知道两次常委会批彭的内容。8月4日晚上,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常委的意见,由刘少奇主持,几位常委参加,向晚上山的人传达这两天谈话的情况,说明哪些人参加了会:是常委和彭真、贺龙,“找彭、黄、周、周、李谈话”。

首先由林彪讲话。

林彪说,他前一段没参加,是半路上山的。会议半中腰出现新的思想上的分歧,路线上的分歧,中央决定展开这个争论。要做思想斗争,在思想领域里开战。“我是先到的援兵,你们是最后到的一批援兵。”大家都看到彭的信,骤然一看,还不大容易看得出其精神和用意。信发出来后,在会议中引起了思想上的不一致。过细一读,有很严重的错误。除信以外,他还在小组会里讲了很多暴露观点的荒谬言论,还有会外的活动。总的方面是右倾的,是反对总路线的,反对大跃进的,反对人民公社的。他是夸大缺点,否定成绩的,对于大办钢铁、办人民公社,都持否定态度。他散布的情绪和言论都是泼冷水的、松劲的。他虽没有提出毛主席的名字,但是在前前后后,会内会外的讲话,字里行间,攻击的目标非常明显,就是反毛主席,反对党的领袖。对于总路线,他只是讲“基本正确”。党内习惯用法,说基本对,那么就还有不对。这样的话绝不是冲口而出,而是很有分寸的。在这些话里,埋伏要修改总路线、动摇总路线、推翻总路线的观点。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