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收取拥堵费,是一个妙招

这两天有媒体报道说,北京拥堵费‌‌“渐进‌‌”。其实要收拥堵费的消息,数年前就不只一次传出,但后来不了了之。

为什么一直没搞呢?我认为主要因为北京‌‌“不缺钱‌‌”,北京这个城市的可爱之处就是不那么‌‌“爱钱‌‌”。比如,跟上海相比,北京就不搞车牌拍卖。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上海市拍卖车牌收入达到77.5亿元。

77.5亿元,对于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城市来说,都不算钱。2014年,上海和北京的税收总额分别是1.2万亿和1.1万亿。你看,77.5亿元,毛毛雨啦,北京根本看不上。这么多年,虽然北京饱受拥堵之苦,没有拍卖车牌,也没有征收拥堵费,可见北京的大气。

嗯,以我在北京生活这么多年的感受,北京确实大气。

可是,再大气也缓解不了拥堵啊。所以,前两年北京搞了两个措施,一个是买车要‌‌“摇号‌‌”,一个是你幸运地摇到车号买了车后,每周有一天不能上路,也就是限行。嗯,就是不收费,大气吧。

对比上海之后,你就发现,北京虽然‌‌“不爱钱‌‌”,但北京‌‌“爱限权‌‌”。也就是说,在缓解拥堵这个问题上,北京是以‌‌“限制权利‌‌”的方式应对,上海是以‌‌“拍卖权利‌‌”的方式应对。北京的逻辑是,你再有钱,我也不鸟你,你也得去摇号,你也得去排队。上海的逻辑是,你有钱吗,你有钱你先上路。

这两个逻辑哪个更好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

北京的逻辑是‌‌“社会主义‌‌”的逻辑,或者说是计划经济的逻辑——给你勾画了一个公平、公平、还是特么公平的图景,它给‌‌“穷人‌‌”带来了也有资格开车的希望。当然,不排除总会有人抹黑社会主义。2012年12月,北京市交管局原局长宋建国被调查,原因之一是‌‌“涉嫌利用职务之便在购车摇号工作中徇私舞弊‌‌”。

上海的逻辑涉嫌‌‌“资本主义‌‌”,价高者得——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它给‌‌“富人‌‌”开了方便之门,我有钱,我NB。但它的副作用是,‌‌“穷人‌‌”基本上无望开上自己的小汽车——上海说,你没钱你还开什么车啊。花4万元去买辆奇瑞QQ,然后花8万元买个车牌把它镶嵌到车头车尾,既影响上海的城市形象也影响车主的心情。

我想,在买车这个问题上,上海的穷人会羡慕北京的穷人,北京的富人会羡慕上海的富人。

这两个城市的就是这么各自拥有自己的气质,还有那么一点互相瞧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上海是个滩‌‌”,有钱就可以登陆;因为‌‌“北京是个圈‌‌”,在那个圈外,你再有钱,你也是屌丝。去看看北京地图吧,一圈儿一圈儿,无形的圈儿更多。至于深圳,面朝大海,四季花开,地处社会主义大陆,毗邻资本主义香港,其政策是一半的车牌摇号一半的车牌拍卖,这或许暴露了这个城市杂糅、投机、现实以及既新锐又苟且的特征。

废话太多,转入正题——既然不爱钱,可是以及但是,北京为什么最近传出看上去已经板上钉钉的收取拥堵费的消息呢?

我的理解是,如果要收一定是有收的道理的,但一定不是因为北京爱钱。据说北京约有600万辆车,假如平均每辆车一星期穿越一次收费区域(按一年50个星期计算),假如真的如专家所说每次收费20元,那么一年征收拥堵费也就是60亿元。即便每星期穿越收费区域5次,也就是300亿嘛。

废话太多,还没进入正题——无论是50亿元还是300亿元,对北京而言都是小钱,那干嘛还要这点‌‌“蝇头小利‌‌”呢?

答案大概是这样的——

1限行已经搞了好几年,依然拥堵,摇号也已经搞了好几年,还是解决不了拥堵。这个时候,如果征收拥堵费,大家就更会相信征收拥堵费‌‌“真的不是为了钱‌‌”,大家也会相信征收拥堵费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你看,从这个角度理解,征收拥堵费哪里是钱的事儿嘛。进一步思考,你就会想象到这样一个场景——收取拥堵费后,如果拥堵还不能解决,那人民就会相信,一定是因为拥堵费收费得太低了。

2如果你认真看了这两天的报纸,就发现报道中有这样一句‌‌“政策背景‌‌”——落实《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研究交通拥堵收费政策。也就是说,如果收取拥堵费,其实不仅仅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还为了空气清洁。大家都知道,虽经各方努力,雾霾依然挥之不去。进一步思考,你就会想象到这样一个场景——收入拥堵费后,如果雾霾依然没有解决,那人民就会同意,拥堵费征收的力度还可以更大一些。

简而言之,如果收取拥堵费后依然缓解不了拥堵,那一定是收费太低了;如果拥堵费后依然缓解不了雾霾,那一定与收费太低有关。

综上,收取拥堵费,是个妙招儿。

再次综上,以后如果有人问我‌‌“你们那儿还拥堵吗?‌‌”我一定说‌‌“我们这儿不一点也堵‌‌”;如果以后有人问我‌‌“你们那儿空气干净吗?‌‌”我一定说‌‌“我们这里空气仅次于三亚‌‌”。

总之,今天的你们是不是已经后悔昨天抱怨过交通太拥堵?!嗯,正是因为你们抱怨,才有了后来的限行、摇号,以及未来的拥堵费。

最后,我想告诉你,这篇文章是一篇鸡汤:不抱怨,是生活之妙招。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