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违规顶替被退回 “小丹阳”之幸

真没想到,原本以为是要得罪人的一次出差,竟成就了一位“财富人物”,世事真的难料。

事情还得从40多年前说起。

1979年3月的一天,菜场“一把手”老干把我叫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出差任务:去丹阳跑一趟,把违规“顶替”来上海工作的老束儿子退回去。我问:还有谁一起去?老干答:就你一个人去!

我一听头有点大。

老束是我们菜场的一位班组长。他儿子是一名土生土长在丹阳的农村青年。按照当时“顶替”政策,只要未婚未育,也是可以与城市下乡知青一样,“顶替”其父来上海工作的。为此他早早办妥了有关手续,在我们公司下属的一家酱菜厂上班了。突然,有人举报,说他已经在当地成婚并有孩子,不符合“顶替”条件。经一番调查确准后,立刻被所在单位停止了工作。

我出差要办的事,就是到当地给他办理退工手续,将他退回农村老家去。当时城乡差距很大,上海户口、上海国营企业的工作岗位都很金贵,要将一位好不容易来到上海的农村青年退回农村去,想想也是蛮残酷的。我与老束在单位里关系一般,但要去办这种差事,心里也是有点纠结的。可是,作为单位的团支部书记,面对党支部书记布置的工作,又没有理由拒绝。简单了解了一下事由后,我接下了任务。随后,去上级公司开介绍信,又去老北站火车站买了火车票。

第二天上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登上了北上的列车。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开行,列车在下午三点多到达丹阳。下车后我有点恍惚,习惯了上海火车站的“闹猛”,丹阳火车站就冷清多了,出站口就是一间普通的平房,也没人看管检票。走出火车站,更有一种隔世的感觉,通往县城中心的马路上,少有汽车行驶,多见马车通行,更有很多我在电影《南征北战》里见过的“支前”独轮车载货搭人被人推行。我沿着这条路前行,不一会见到一个挂着“人民旅社”招牌的院落,进去看看房间还蛮干净,就决定住宿这里。稍事休息片刻,看看时间还早,我决定先去县劳动局看看。

时值“顶替”高峰,县劳动局里人声鼎沸,等了好长时间,轮到我时,天都有点暗了。我向那位接待的老同志表明来意后,就被他劈头盖脑的一顿数落:你们上海怎么办事的?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审核清楚……我内心深感委屈,这事又不是我办的!表面还得装出一副是我错的诚恳样子,虚心承认错误,还拿出当年最流行的话敷衍:我们是有错必纠嘛!纠缠了好长时间,这位老同志打着官腔就是不肯接受我的退工材料。

我心里有点急,难道就这样打道回府,白跑一趟事小,办不来事的名声我可不愿承受。眼看老同志收拾台面一副准备下班的“腔势”,我却一点没有放弃的样子,仍然不断的与其理论。说到最后我也“横竖横”了:违规招录的人被查出来,肯定是要退回的,不管你们接收不接收。看到不能马上打发我走,老同志接过我的退工材料仔细看了一遍,慢吞吞的对我说:他是农村顶替上去的,你直接把他退回到他所在的公社去吧!我一听“有戏”,顿时来了精神,详细询问了去公社的有关事项后,回旅社晚餐休息了。

次日一早,我找到长途汽车站,登上了前往老束家乡的长途公交,在丘陵地带的公路上颠颇了两个多小时才下车,找到公社办公地时,却被告知中午休息了,下午再来吧!

无奈,我只能退出办公室,在街上闲逛。就在我无聊之时,看到有一群人在街上围观什么,便也走过去“扎闹猛”。突然,一位当地青年走到我面前说:你是上海来的吧!我在我爸单位里见过你!我心里一惊,难道这就是要被我退回的老束儿子,这可是我现在最不想见到的人啊!

见我不置可否的样子,他倒热情起来:你一定是为我的事来的,现在中午了,你也办不成事,到我家去吃中饭吧,我爸在家呢!我虽不太愿意,怕见到老束有点尴尬,但穷乡僻壤的也没地方用餐,他又盛情相邀,我也就硬着头皮跟着他“翻山越岭”的回家了。

见到老束,他比其儿子还要“客气”,连忙吩咐儿子儿媳快去打酒割肉、生火做饭。待我坐下后,老束告诉我他儿子顶替的原委,大骂其某同乡忘恩负义检举揭发了他们的违规情况,害得他儿子只能回乡种地。我默默听他诉说,偶尔插两句无用的劝慰话。酒足饭饱以后,我对老束父子说,退工回乡这是没办法改变了,其他有什么要求,你们可以提出来,我能帮的一定尽力。

老束儿子想了一下提出,办顶替时,他已改为吃商品粮了,其父亲改为吃农村口粮。现在被退回来了,这个能不能就不要改了,还是让他吃商品粮,父亲吃农村口粮。我知道在计划经济时代,吃商品粮既是一种福利待遇,也是一种身份象征,这种大事我也作不了主。思忖一下后回答:这是你们公社的事,等会我帮你说说看,但决定权不在我这里。

告别老束,他儿子又领我回到公社,接待我的是一位身着军便服的年轻人,还是公社的党委副书记。听完我的来意,接过我递上的材料,他很爽快地说:有错必纠,该退就退吧,让他回生产队去!

我迟疑了一下,又把老束儿子的要求提了出来,希望公社能够通融一下,照顾年轻人希望吃商品粮的愿望。他想了一下,笑着说,老的让小的,可以理解,便宜他们了。看事情办得如此顺利,我高兴地连连向他表示感谢!

出了公社大门,老束的儿子还在等我。听我说事情都办妥了,他吃商品粮的要求公社也答应了。他非常开心,不断向我道谢,还非要送我到长途汽车站,直到我上车后他才离开。

回到旅社,我一改昨日的担忧,异常兴奋。想想原本一桩要得罪人的苦差事,变成了一件当事人感激不尽的大好事,很有成就感,连夜写信向领导汇报。

翌日早上用餐后,我结清房款,直奔火车站买票回上海交差。

几年后,为了关心慰问退休职工,我又去了一次丹阳,见到老束免不了一阵嘘寒问暖,他还不忘感谢我多年前对他们的帮助。在招待我们的饭桌上,老束告诉我,儿子现在在乡办企业工作,干得很好,我听了也很欣慰。

又过了若干年,在一次老同事相聚闲聊时,不知怎么提起了当年顶替那些事,有老同事告诉我,那个违规顶替来上海又被我退回去的老束儿子“小丹阳”,后来发了,生意做得很大,还被当地评为“财富人物”了。我听了也很感慨:福兮祸兮,真是很难预料。我的一次出差,坏事变成好事,无意中竟成就了一名农村青年的事业。“小丹阳”之幸,也是我人生中一件幸事了!

2024-03-27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