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李克强跟习近平公开唱反调:不许疫情防控扰夏粮收割

资料图:河北一处麦田里在收割小麦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期不断大动作曝露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危机,并发出警告,直言指称若不采取行动恐造成经济萎缩。中国进入“三夏”时节,李克强强调,不能让疫情扰乱小麦收割,“如果辖区内粮食产量不稳定,将追究地方官员责任。”然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却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并不惜付出庞大成本与代价,李克强等于公然和习近平唱反调,引发侧目。

《南华早报》报道,李克强早在25日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的时候就表示,粮食安全是优先考量事项。随后再度强调,夏收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刻不容缓,并敦促各级政府确保夏粮丰收,且“不允许任何地方政府以任何理由设置影响夏粮收成的检疫站。”

根据在会议现场官员的影音记录,李克强表示,收成期间即使出现疫情,也不能停止收割,要求各级政府负起责任,“确保不误农时、颗粒归仓”,若辖区出现粮食生产量不稳定,将对地方干部严肃究责。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呼应李克强的观点,主张不该将防疫当成唯一目标,同时也要让防控措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李克强跟习近平唱反调地方陷两难

行事低调的李克强最近一反常态,25日紧急召开多达十万名省、市、县级干部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毫不讳言经济困难,3、4月份的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情况甚至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李克强要求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以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全面把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不寻常的举动,立刻引发跟习近平较劲的联想。彭博社进一步引述中共官员透露的消息指出,习近平与李克强之间越演越烈的不同调矛盾,让基层陷入两难境地。

8名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和财政官员匿名指出,中央两大人物政令不合拍,各唱各的调,导致地方莫衷一是,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习近平继续紧抱“坚决推动清零政策”,而李克强则是敦促各级政府“提振经济,以达到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习近平要求“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地方官员对这个政策的理解就是严重冲击经济的“静态管理”。所有人必须足不出户,居家办公、学习,包括工厂、商业等活动全部暂停。而李克强在同时却公开要求各地,要稳住经济“大盘”,以实现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跟习近平要求的“清零政策”完全矛盾。而地方官员认为,习近平的“动态清零”还是最高指导原则,否则就会危及事业前途,至于启动经济项目对个人的好处有限。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