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暴雨成灾

上周以来,中国南部广东、广西、湖南和浙江等省先后出现了集中的大暴雨,造成普遍的洪水灾害。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有专家指出,中国在防洪及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洪水所到之处,不少城市道路被淹、房屋倒塌。有社媒平台的水灾视频显示,很多地方积水过腰,轿车如船一样在水中漂流,居民在积水的街道上撑起了竹筏。

综合各方面的消息,本次暴雨和洪灾波及面非常广。自6月2日以来,江南、华南和西南东部都发生了强度大、时间长的暴雨。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长江流域湘江和鄱阳湖水系、浙江钱塘江水系部分中小河流普遍发生了洪水。

据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日前透露,受灾人数超过260万。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以来全国累积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6%,有148条河流洪水超过警戒线。中国目前已全面进入汛期。

城市建设欠账太多

虽然暴雨是这次洪灾的重要原因,但也有舆论同时指出,中国城市建设欠账太多也是重要因素。

远在德国的水利专家王维洛指出,中国在城市规划的思路上有误区,“中国城市规划里面,河道都规划得很漂亮,两边都是水泥的,把河道压得很窄,而且还增加了很多人工的河流。这些河流其实是没有出路的,雨一下,它就只能往上走了。”

中国大陆环保人士杨勇也认为,中国在城市建设上存在不少问题,“这几年中国城市发展迅速,旧城改造没有跟上,城市配套设施没有同步,这个现象比较普遍。”

近年来,暴雨导致城市积水的问题屡见报端。根据中国水利部的消息,2010年至2016年,中国发生内涝或被淹的城市平均每年不少于180座。

王维洛认为,城市水灾其实就是水与人在争地。而这种灾害在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德国在上个世纪多次发生城市洪灾,汉堡、科隆等大城市都因此而损失惨重。德国政府和专家经过多年的总结,发现主要的问题是德国长期对河流进行运河化改造,裁弯取直,大幅度减少了溢洪区;河流岸边以水泥修筑,减少了河边湿地和水网。这些因素造成河流蓄洪能力降低,一旦涨水,就会威胁到城市的安全。

王维洛介绍了1990年代后,科隆治理城市洪水的经验,“河流的重新自然化,重新让河流走S型,重新把水泥的河道打掉,河堤往后退,就是给水留足地方。”

与此同时,德国还限制把城市土地水泥化,提高土地接纳雨水的能力,并且禁止在洪泛区建房。

防洪措施缺少保障

多年来,为了应对城市洪水的现象,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措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夏青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政府对城市规划有一些具体的指标,“城市规划在过去来讲有设计标准,比如按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或者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标准来做,是在逐渐提高的过程中。”

有关城市防洪的具体规定主要体现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政府文件或法规中。

但一般的看法是,这些文件规定的措施缺少保障实施的手段。中国《法制日报》去年曾报道,虽然城市内涝已经成为诸多城市的灾害,但鲜少有地方官员因此而被问责。

此外,为了应对城市的洪灾,中国不少地方政府近几年开始推广“海绵城市”的思路。这种方式主要是在城市里修建雨水调节池和下沉式绿地等设施,把地表水留住,减少雨洪形成的条件。在本次洪灾中受灾的广东佛山市日前就起草了《佛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但有专家指出,海绵城市不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对于城市防洪作用有限。

据中国中央气象台报道,目前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华中和华东地区,但未来三天,华北、东北等地也将有大雨。这些地区的城市也将面临威胁。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