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楼市回归居住本性 要跨越重重大山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亮点是对内地房地产市场性质重新定位,即“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作”,是要让楼市回到常识、回归到居住本性。这是当前及未来内地楼市发展的基本原则,若原则能真正落实,并由此推出相关房地政策,从2017年起,内地楼市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并产生巨变。

内地楼市要回归到基本居住本性,要跨越过好几座大山。首先,政府有没有决心,能否前瞻性看到中国经济及楼市问题所在。若有这个决心,也认识到内地楼市性质转变,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内地楼市会渐回归到居住功能。若政府决心不大,在房策上瞻前顾后,在当前以投资为主导的市场,住房市场预期根本不会逆转。

不仅我十几年一直强调住房的居住功能,且九八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其基点就是解决国人居住问题,之后每当内地楼市有投资倾向出现时,政府就开始出台政策限制投机炒作,如03年人行发布121号档,07年359号档都在信贷政策上限制楼市投机及投资。尤其2010年由李克强主持的国十条,更是把楼市的居住特性阐明清楚。

惟这些强调居住功能的房策,每次都被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草拟的所谓新政策,并通过国务院出台而把这些好政策打掉。2010年的国十条很快被当时的政府职能部门草拟的所谓的新国十条所替代,被所谓的保障改善性住房、限购令及把住房投资与消费严重混淆的政策所替代,致内地楼市成炒家天堂。

还有,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推出的房策及现有的房策来看,政府对当前内地楼市的性质转型,还有很多担忧,如楼市性质转变会否令市场大起大落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楼市风险暴露会否引发市场危机及金融危机等,故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要求直接推限制住房投机炒作的经济杠杆,没有要求对住房性质用税收政策进行界定,而是冀通过增加住房供给、加强限购、加强租赁市场、整顿市场等方式来让楼市回到居住本性,但这样做要让住房回归本性是不可能。

对于“房地产化”主导的内地经济及泡沫吹得巨大的内地楼市,这种担心是肯定。只要房地产增长降,GDP就面临巨大压力;内地楼市让投机炒作退出,房价必跌,哄价不仅会引发楼市巨大危机,且危机会传染相关产业及把内地银行及金融市场风险暴露。内地楼市毒瘤已膨胀到今天这种地步,要无痛切除毒瘤是不可能。若政府跨不过这一座大山,内地楼市要回到居住功能是不可能。

其次,楼市要回归到居住功能,就要进行重大改变,通过有效制度安排把住房投机炒作驱除或限制,这种改革其实是一场重大利益关系调整,会让一部分人利益受损,另一部分人获利益。受损者基本上是靠近权力较近的持有住房较多者或所谓社会精英,受益者基本上是中国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在这种重大利益博弈中,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一直处弱势。

比如,内地房地产税收制度为何会成为全球最差、最落后的住房税收制度?为何房地产税研究试点十几年仍无法制定及推出?这很大程度与房地产税收制度设立机制有关,也与这些税收制度安排只由少数所谓精英及部门制定有关。由于强大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对住房性质的投机及消费的界定的税收政策可能也无法推出,对果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的税收政策可能同样无法推出,内地楼市要回归本性,政府就得跨越既得利益集团阻碍这座大山。

第三,十几年来,由于房地产税收政策严重落后,或主要是鼓励更多居民及企业过度炒楼,尽管对整个中国来看,楼市炒家仍是少数,但从中国房地产投机炒作者总量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量。若要让内地楼市调整或回归本性,让住房由投机炒作品转化为消费品,那么对这个群体来说,当然是直接受害者。特别当楼价暴跌时,这个群体更可能是最大受害者。因此,这个群体会采取各种方式在这场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中进行博弈,甚至于会不惜代价阻挡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转型及政策调整。因此,中央政府要跨越这座大山同样是不容易。

还有地方政府财政、地方政府官员权力缩小、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所谓短期产能过剩问题等,都是楼市要回归本性的一座座大山,如何跨越还得看政府决心、智慧及政策工具等。只有跨越这些大山,楼市才能回归本性,令中国楼市及经济柳暗花明。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