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再难也要想法成北京人

“看来外地人要想落户大城市越来越难了!”日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公布,在明确“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条件”的同时,也强调将“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

这让大量在北上广长期工作生活的非户籍人口,心中压上了一块大石头——原本寄希望于通过户籍改革实现“落地生根”的梦想,现在不仅没有好消息反而落户变得更难。未来究竟是走是留?

入户门槛提高,何去何从?

——特大城市户口含金量高,户籍的影响力更大、影响面更广

目前,北京市有常住人口2114万人,非户籍人口达到802万;上海市常住人口2415万人,非户籍人口990万;广州常住人口1283万,非户籍人口400多万人。特大城市入户门槛提高,打击着北上广2000多万外来人口“努力成为当地人”的梦想。今后该何去何从?

“就算再难,我也要想办法成为北京人。”尽管已在北京一家投资公司工作了6年多,薪水待遇更是让很多人羡慕,但王军海今年仍然下定决心辞职“考博”。“其实我也挺舍不得的,但是没办法,不通过这个渠道,就成不了应届毕业生,也就很难再有机会解决北京户口。”

2007年,王军海从北京一所大学研究生毕业,“当时找工作最关注的是待遇,户口的事真没怎么上心。”王军海说,直到2011年结婚生子后,才越来越感到有没有户口大不一样。“就说生孩子吧,有北京户口的,基本上一天就能办好准生证等必需的证件,而像我这样,夫妻俩都没京户的,就要分头回老家办理,来来回回至少也要四五天,而且影响孩子一辈子。”

闹心的事远不只这些。“买房买车,户口都是硬杠杠,即便有变通,条件也很苛刻;没户口,子女上学就要比别的孩子多花钱,而且还要面临高考必须回原籍的窘境……”王军海说,那页看似不起眼的户口簿已成了他人生路上最难逾越的壁垒。“我也曾想过离开,可早已习惯了北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软硬件确实要高出一大截,孩子在北京成长,未来成才的希望就能更大些。”

最近,保定传出将承接首都的部分行政事业功能,这让王军海似乎又有了新的选择,“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搬到保定也能享受到和北京人一样的待遇?”王军海的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但又迅速暗淡下来,“即便能实现,估计也要好多年,还是先安心考博,不能误了孩子。”

相比王军海的坚持,户口湖南、在广州工作了10多年的曹志强,则选择了放弃。他刚刚卖掉了广州市郊的房子,在惠州买了一套商品房。“我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不能让她再像我一样漂在城市。”曹志强说,现在广州入户实在太难了,积分入户每年只有3000个指标,根本轮不上他。因此,尽管舍不得繁华的大都市,但由于不甘心让孩子继续当“二等市民”,一番权衡后全家搬到了惠州,“虽然不如广州那么好,可有希望落户。”

如今,类似因户籍而产生的艰难抉择,几乎每天都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上演着。“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纠结局面,就是因为我们的户籍分量太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段成荣说,在我国,户籍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人口登记手段,而是与教育、医疗、社保等福利待遇紧密相连,成为了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北上广这些特大城市更加突出,它们的户口含金量更高,聚集的非户籍人口更多,矛盾自然也就更突出。”

推广居住证制度,能否解忧?

——居住证意在让外来人口共享福利,但与当地户籍仍有很大差距,持居住证积分入户的名额也太少

面对大量漂在特大城市、短期又无法接纳入户的外来人口,不少地方都在积极寻求过渡性解决之道。上海、广州纷纷推出了居住证制度,试图让满足一定条件的外来人口不改户籍,就能在生活、工作及公共服务上与本地户籍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北京市今年初也表示将实行居住证制度,使持有居住证的外来人口根据居住年限、社会保险参保年限以及纳税情况等享受阶梯式公共服务。

这样的图景给人以希望,但现实中,居住证的实施效果与预期差距不小。

上海从2002年开始推行人才居住证制度,2013年起又推行新的居住证制度,拓宽了人群范围。

江西人张其伟是一家位于上海浦东康桥的民营企业的老总,2006年从深圳来到上海,7年来他一直使用居住证生活在上海,张其伟概括自己的感受,“平时没啥感觉,好像也没什么不方便的。但一遇上重要事件就不行了,非常烦恼。”2010年,张其伟要去台湾,就来回跑了两趟深圳办理证件。另外,由于他和老婆都没有上海户口,2012年孩子出生后,户口只能挂在他在深圳的集体户口下面。更让他头疼的是小孩上学问题,根据规定,在上海,居住证也实行积分制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分值,子女才能在城市读高中和参加高考。

对于居住证的诸多“不尽如人意”,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认为应客观理性看待。周海旺指出,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原先只有城乡户籍制度,后来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暂住证,在90年代出现了蓝印户口,进入21世纪以后又出现了居住证。“现阶段实行居住证制度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城市公共资源供给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话,城市运转会受到很大冲击,只能慢慢来。”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