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新华字典》为何只选鲁迅和雷锋?

因为编辑晚清刘树屏主编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排印本的缘故,顺便浏览了一下中国大陆最畅销的字典《新华字典》。从头到尾翻看一遍,还真读出了不少心得:原来,标榜“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新华字典》,编织的竟然是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新世界”。

2010年修订出版的这部字典,可以用其中的两个“例证”概括之:“啊,伟大的祖国!(P1)”“做革命事业接班人(P678)”。

我说出来,诸位或许要吓一跳:整整678页的正文里,只有两个现当代人物的名字,他们是鲁迅和雷锋。这二位是这样出现在“例证”里:

P47,【猹】:鲁迅小说《故乡》提到的一种像獾的野兽,喜欢吃瓜。

P121,【而】之【而且】: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P14,【榜】: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P542,【向】:向雷锋同志学习。

手头的这个第11版,无一处提到“例证”的编写原则,没有对“例证”选用人物的限定和说明。仅有的一条是:“对部分例证进行修改,删改了一些难懂或过时、过长的例证;根据中小学教学的需求,适当增加了一些例证。”疑惑自然浮上心头:为何只使用鲁迅和雷锋?

合理的解释是,鲁迅和雷锋都是得到毛泽东肯定的人物,其中的两个“例证”恰是毛的著名定论。那么,又如何回答这个必然的诘问——为什么只有两个?一个旧时代的反对国民政府、倾向共产党的文化人,一个新中国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螺丝钉般的士兵。

整部字典自始至终没有出现毛泽东的名字,但处处飘荡着他的幽灵:唯我独尊的世界观,剔除人性固有的特性,将人视为可改造成革命工具的法西斯主义逻辑。贯穿始终的是大量“例证”:一是直接引用其话,那些著名的语句几乎都在其中;二是引用其单篇文章的题目:《实践论》、《为人民服务》等等。

在强烈的意识形态支配下,字典蜕变为廉价而卑劣的宣传品:通过强行灌输和无处不在的暗示,将幼稚的接受者塑造成形——一个个信多疑少、甚至只信不疑的简单机器。

在红色主旋律舞台上,即使贵为“上帝”,也只有一个词的待遇:“帝”古代指天神,上帝。至于上帝之子耶稣,就更可怜了——“耶”字仅释为“用于译音,如耶路撒冷”,绝不会顺带介绍一下“耶稣”。在“圣”字下有“圣上”“圣旨”,无“圣经”。

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希腊罗马”了。令人诧异的是,在“通”字下出现了一个新例句:“条条大路通北京”。众所周知,罗马乃天主教信徒的朝圣地,“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条谚语有特指:只要想完成精神的皈依,总是能到达的。将宗教圣地“罗马”改成新中国首都“北京”,除了透出几丝自恋的滑稽气息外,恐怕不会有更多的意思了。

《新华字典》里没有“列宁”的名字,但其中对革命、经济、国家、人民、自由等概念的解释,完全是这个外国人的原教旨思想表述。

“释迦摩尼”是唯一得到正规介绍的老外。“释”字最后一个义项为:“佛教创始‘释迦摩尼’的省称,泛指佛教:释氏(佛家)/释子(和尚)/释教”。

《新华字典》里的外国人,仅有几个作为符号出现的科学家的名字,他们是伏特、瓦特、欧姆、伽马、法拉等。最奇怪的是,比如说到伏特了,仅仅指其是一个电压单位名便戛然而止,绝不说他是科学家。

至于外国,仅仅在“泰”字下提到“泰西(旧指欧洲)”。编撰者连“美国”都不愿意介绍,生怕孩子们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在“美”字条目下,有五个义项,最后一个是“指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但在“俄”字下,却有“俄罗斯联邦”的字样:“俄罗斯族,俄罗斯联邦的主要民族。”另外,在“朝”字下“朝鲜族”介绍里出现过“朝鲜和韩国的主要民族”字样。除此之外,《新华字典》就与世隔绝了,通过“例证”建立了一个封闭的世界。

在“反”字下有“反法西斯”一词,但无解释。读者若要明白何为“法西斯”,就必须翻开《新华字典》的高级版——《现代汉语词典》。该词典解释道:“一种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实行武力侵略和民族压迫。”这是“法西斯”一词的真切含义么?国际上公认的“法西斯”是指“崇尚暴力的国家主义和集权主义”,具体言之即是:国家至上,领袖至上,意志至上和鼓吹强权;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

对“京”的解释是“京城,国家的首都,特指我国首都北京。”如此一来,孩子们怎么可能知道“东京(洛阳)”“西京(长安)”,又怎么能明白张衡《二京赋》的意思呢?

这就是主要供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工具书。

这就是以一斤猪肉价格确定售价的新中国认字百科。

这就是“伴随国人成长”、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国家文化名片。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