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长篇宫廷评话S2-70(八十九)

——第二季第70回《田文华抓机会三鹿做大,大专家抄论文蛋白作假》

第二季第70回《田文华抓机会三鹿做大,大专家抄论文蛋白作假》

开篇闲语:这京城里到现在也不敢公布最新的死亡人数,看来是要好好加工,凡是没人认得就不算了,这个和动车事故的做法如出一辙,这似乎是CP的标准套路了。有意思的是,金龙和急淋突然辞职了,看官莫以为是引咎辞职,是升官了才辞去低一级的职务呢。这京城出了这么大纰漏,这些当事人依然按部就班在那里升官,也不怕将来被人吐沫淹死啊。

重庆这次也被淹了,这三峡的功能又彻底显露了一番,当初那些为月月鸟人蛊惑四川人的重庆人不知道如今是何想法,不会都去了北美或者澳洲养老去了吧。不过,各地似乎没有急于反思这下水道的问题,好像还是在搞英雄事迹上着力很多。等大水过去,一切依旧。

书归正传,继续回到2005年,这年年底的时候,新西兰有家做奶产品的公司,叫做恒天然的,和大陆的三鹿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恒天然投资三鹿,占了43%。但这需要商务部的批准。恒天然在新西兰是一家股份合作公司,大多数的股东都是养奶牛的,在新西兰,这些奶农的影响很大,新西兰的很多国策还需要征得这些奶农的同意呢。奶农们的影响多大,就看恒天然,里面有些人希望把这个公司上市,可是这些奶农们不愿意,结果到现在恒天然也没有上市。

恒天然投资中国可是等了很多年,因为他们在看从那个地方切入,最后选择从奶粉切入。而当时大陆各大奶业巨头主要是做液态奶的,主要精力做奶粉的就是三鹿了。

这要说三鹿的来历了。其前身叫做石家庄牛奶厂,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厂,里面有个技术员叫做田文华的,在80年代中期做了厂长。这位厂长是个女强人,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上任以后,全心全意把这个厂搞得好一些。可是,当时各地的大牛奶工厂都是国营的,画地为牢,割据一方,这个石家庄的奶牛厂也就管管石家庄这个中型城市的不多的牛奶生产,实在也没有什么机会的。

不过,田厂长终于抓住一个机会,就是政府给了一个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项目,其他工厂不感兴趣,田厂长却认为是个机会,硬把这个项目抢了过来。

这里要说一下当时的背景了,原来,当时的国人基本上都是母乳喂养,很少有人去买奶粉给小毛头吃的。中国几千年了,这催奶的招数多去了,哪个会去想给婴儿吃奶粉呢?可是,当时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有些现代化的倾向了,尤其是大城市里,女孩子的生活节奏很快,生活方式也不像以前那样悠闲了,结果少数女孩就没有奶水了,而因为产后需要很快去工作,这样,对替代母乳的奶粉就有些需求了。其实,那个时候,发达国家里的相当一些女性都开始用奶粉喂养婴儿了。所以国外的婴儿奶粉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了。

田厂长还是有眼光的,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遇,结果就把一个石家庄的奶牛厂改成了三鹿集团,朝着大公司的方向前进了。可是,石家庄牛奶厂其实就是一个小厂,也没有什么技术实力,而田厂长这个时候也找不到什么专业人才,所以,只能拉大旗做虎皮,造出声势唬唬人而已。不过唬来唬去,田厂长,现在叫田总经理唬出门道了,什么门道?上层路线。田文华发现,只要搞定上层官员,一切都好办的。顺着这个思路,三鹿集团一路做大,到了2千年的时候,三鹿已经在大陆的奶业企业里排上号了。成了知名企业了。

这个时候,大陆又出现了和瘦肉精相似的事件,有几位化学博士,也有说是中科院的研究人员,从美国的一篇论文里挖到一个小金矿,就是如何利用含氮量高的物质来冒充蛋白质,降低蛋白产品的成本。原来这生物产品里的蛋白质含量是无法直接测得的,必须用一个间接测量含氮量的方法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所以如果能找到一种含氮量高的物质混在产品里面就可以了。

这几位(按照奶业内部人士很间接地透露,是两位,而且说书一直查不到名字,网上的人肉名字未必都是真的当事人。)就开始向各地推广这个伤天害理的高科技技术了。原来当时饲料工业开始大增,各种饲料里都要添加蛋白粉,以提高饲料的营养,按理蛋白粉就要用含蛋白质高的东西来生产的,一般农民可想不出这样的招数,他们虽然可以想出各种漂白的办法,可是对于如何骗过检验蛋白质的作假招数,农民们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的。

这里又要说到64了。看官不要以为64开完枪就结束了,不是这么简单的,人经过这样的事情,就朝两个方向发展了,一个是更要民主,可是当时的环境这样的人无法生存,只好去到外国。另一条路就自己赶紧发财去,管他那么多干嘛,所谓国事家事天下事,关我屁事。而水工帝年代,因为害怕P民去想什么民主,也就故意引导P民去发家致富,不过呢,水工帝可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发家致富,只要不来和我捣乱就可以了。所以,很多P民就开始动起歪门邪道,搞出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发明创造来了,前文说的那些就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瘦肉精就是那个年代的产物,而这个蛋白粉作假也是在2千年前后开花结果的。具体的作假方法就是利用简单的化工设备制造三聚氰胺,这个名称现在人人都知道了,不过,那个年代,这个东西不叫三聚氰胺,而叫更普通的名字,密胺。若是有些年纪可能记得有一阵子突然风行密胺塑料,像碗和汤勺等,如今很多地方还是在用的。

有很多脑子活络的农民就看到了这个商机,开始大规模地制造这种假蛋白粉,谋取高额利润,据后来媒体报道,有人因为从事这个假蛋白粉行业,一年至少赚五六百万。20032004年的时候,假蛋白粉已经变成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了,而且还大量出口国外!也即是说。三聚氰胺冒充蛋白粉在2005年以前就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了。不过那个时候主要还是用在饲料行业。所以,动物得了肾结石是很少有人去想到蛋白粉里有什么问题的。

选择三聚氰胺是因为除了三聚氰胺里的含氮量很高以外,这种物质无味,很容易混在蛋白粉里而不被发现。不过,三聚氰胺微溶于水,所以要混在液体里是有难度的。可是,这个难题不知被哪个聪明人解决了,只要经过一定的步骤,又可以让三聚氰胺在液体,尤其是有各种物质的液体提高其溶解比例。说书的到现在没有查到是那个人想出的这种办法。

自然就有人将其用在牛奶里了。因为一些奶农为了多收一些钱,就往牛奶里掺水,这是很多人在很早以前就知道的。其实,越来越多的奶农往牛奶里掺水,很大程度也是厂家的收购价太低,奶农们就出此下策。若是牛奶工厂可以学学瑞士人的按质论价,那么,对绝大多数奶农而言,是不会去做这种他们自己也知道是缺德的活儿。可是,当大环境逼得这样做,而且这样做代价又很小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去做了。

掺水的牛奶对于工厂而言是要命的事情,所以工厂里就开始检验蛋白含量,以杜绝掺水牛奶,政府还为此立了标准。可是这个标准就是用间接测量氮含量来推算的。有人说那么这个方法其实漏洞很大的,没错。有没有补救办法呢?按照著名的打假专家方舟子(生物学博士)的介绍,只要在这个步骤前,加一个步骤,利用一个化学试剂先把蛋白质沉淀下来,再测量其含氮量就可以防止三聚氰胺的作弊。也就是说,测量方法的不完备是有办法堵住漏洞的。官方后来没有对方舟子的这个说法给予任何评论。换句话说,那么多的专家敌不过一个方舟子,这也是浆糊时代的一大特色啊。

而说书更加怀疑是有人故意不让这么做的,因为这可能要影响蛋白粉的作假产业,是不是有什么人卷在里面深不可测,也是一个没人知道的事情啊。看官说不会那么阴险吧,这不是太可怕了吗?说书的说,你往下听就知道了。说书说到这个事情结尾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太多太多的谜团等着揭开呢。

这里又要说一个背景了,其实当时各大奶业公司不是自己去向奶农们直接收购牛奶的,而是通过奶站这个中间环节去向奶农收购牛奶的。对于奶站而言,一方面,要查出农民是否掺水,如果掺水厉害就要拒收。另外一面,奶站本身就可以利用奶农们的差错或者缺德来压低收购价,对于奶农而言,掺水被发现了,这牛奶若是拿回去也是废物,不如便宜些卖给奶站。而奶站敢收这样的牛奶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添加蛋白粉的技术,事实上,不光是蛋白粉,还要添加各种化学物质,以达到奶业公司对产品的高标准要求。

后来,有些奶农做的比较大的,也掌握了这种技术,这技术有人普及的,这可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啊。看官有疑问了,那监管部门没有人知道吗?奶业公司没有人知道么?说书的和看官说个明白,个个都知道的!监管部门之所以不作为是因为全大陆的监管部门都奉行一个政策,放水养鱼,或者按照媒体的说法,叫做养鱼执法。看官难解其中奥妙,说书的就花些时间解析里面的奥妙,看官就了然了:

所有的执法人员的奖金或者收入的很大部分,是靠着执法罚金获得的,也就是说,若是抓了一个违法的,如果这个案子够大,那么罚金就大,结果呢,执法人员的收入就高了。所以,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不会在这些歪门邪道刚开始的时候就去杀掉,他们才聪明着呢。他们要等,等到这个行业做大,这样上门的时候业者有两种选择,要么认罚,这样的话执法的也可以一次性收入一笔奖励,还有更多的的情况是,业者就贿赂执法的,这样执法就有一个长期的收入,相当于保护费了。时间长了,两下里利益就捆在一起了。所以呢,大陆很多事情不是不知道,而是有意为之了。

看官疑问又来的,这执法难道不知道这些食品也会进入自己家人的肚子?知道啊,所以呢,在菜场执法的知道猪肉里有瘦肉精,就不吃猪肉,只吃鸡蛋,这可是CCTV里播出来的。大陆人个个都以为自己很聪明的,凡事自己都可以躲过,别人么就不管了,所以才逐步形成当今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局面。说到底,就是一些小聪明,可是没有智慧,从大的方面来看,就是愚蠢透顶了。可是,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所以呢,也就见怪不怪了。对于个人而言,除了防备,的确也没有好办法了。那官府呢,人家全都知道这些事情,早就特供了,还会和P民一样吗?

花了这许多时间说这些背景,好让看官明白以后发生的事情为什么有这些结果,否则就会奇怪了。下回接着说三鹿的故事。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