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长篇宫廷评话S2-42(六十一)

——第二季第42回《忘恩负义柴玲乱说宽恕,星火再燃山城重现散步》

第二季第42回《忘恩负义柴玲乱说宽恕,星火再燃山城重现散步》

话说这六四23年的时候,出了很多异象,最为神奇的就是那上证指数了,看官们早已解析,说书的不再多说,最有趣的是CCTV竟然避讳这个真实的指数,硬把下跌89说成了88,心虚的已经到了极度夸张的地步了。而最出人意料的是,当年六四的主角之一柴玲,出来说话了。这番话,让多少人跌破眼镜,让多少人气愤难平。

这柴玲竟然说,要宽恕小平和月月鸟人。说书的要说了,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见过无耻的,没见过如此无耻的。见过下贱的,没见过这般下贱的。所谓人至贱则无敌,这本是说CP的经典语录,没想到柴玲也适用了。当初六四,若不是柴玲在那里死命鼓动广场学生,可能可以避免多少学生和京城百姓的流血和牺牲呢,如今多少人因为这场惨案,搞得家破人亡。柴玲逃出大陆以后,又做了多少帮助这些家庭的事情?她自己有忏悔过因为她当时的偏激造成的这场流血吗?她有没有忏悔过她内心希望流血的事件发生是一个多么肮脏的想法呢?

柴玲有没有反省过,像四君子之一的高新说的,在挥霍捐款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大陆还有多少人因为当时这些学生领袖的号召而后来身陷囹圄呢?柴玲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惜以损人不利己的手法和纪录片天安门广场的作者打一场无谓的官司,试图在经济上拖垮人家,而她自己却靠着当年多少同情者的捐款开起了公司,当起了老板。柴玲现在要说明白的是当年的千万元港币的捐款去了哪里,流向何处?

现在,柴玲口口声声要宽恕,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好方便和大陆做生意而已。这个说书本来也不愿意点穿的,可是,若是不说,就对不住六四的冤魂了。柴玲去信基督,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而已,以她如今的言行来看,就是借着基督干自己的肮脏勾当。说书的不是基督徒,可是也听过人家布道,看过关于最后的审判的演讲。柴玲若是真心忏悔,先去想想为何要审判希特勒,为何美国人不惜一切代价要杀死本拉登,为何现在要公审红色高棉。这世间一切公平正义不是那个人可以随便定义的,更不是无耻之徒可以信口雌黄,翻云覆雨的乱说的。

还是借万润南的话说,要浅薄可以,不要以基督的名义。这柴玲有没有想过当年为了救他们这些学生领袖,香港的支联会冒了多少风险,花了多少钱财,人家图了什么?名利人家那样要了?这世间为了正义不惜代价的榜样就在眼前,柴玲不去好好学习,好好反省,却以为自己可以借着学生领袖的招牌为所欲为了。说书实在气不过,要说一句咒人的话,柴玲,你快去接受那最后的审判吧,看看基督如何对你说。

顺便也说说当年的黄雀行动,乃是香港义士,人称“华叔”,本名叫做司徒华领导的。司徒先生本身是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在1989年5月的时候,为了支持京城里学生的民主要求,成立了支联会,全民是“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华叔乃是香港公认的民主先驱,在1970年代就开始投入民主运动,是个真正的民主志士。

这黄雀行动的来历众说纷纭,不过最近黄雀行动的主要参与人陈达钲透露名称的来历,乃是一首诗,说书的全文录下,看官可以明白司徒先生的心意:野田黄雀行(曹植)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六四枪响以后,这司徒先生当时找到了一位船家,叫陈达钲,让他找人帮助偷运大陆民运人士出境到港,陈达钲知道事情风险极大,却满口答应了,只是问华叔要了很多银子,因为需要打点的地方太多了。华叔又开始通过关系找了内地很多的国安和警察,以及军官,让他们透露消息,帮忙提供场所。华叔后来说,还好大陆很多贪官污吏,见钱眼开,可以使得银子打通,让这个行动得以顺利进行。当然其中还有很多人也是看不下去小平和月月鸟人无端血腥镇压学生和京城百姓的,主动提供各种帮助的。最可敬的就是那些普通老百姓了。当年轻的民运人士被偷偷送到一些百姓家里躲藏的时候,年长的百姓就对年轻的说,孩子,别怕,没事的,当年日本鬼子多凶呀,我们不是把CP给藏了起来,如今CP再凶,我们不也是一样对付吗。

柴玲和吾尔开希就是华叔亲手相救的。柴玲开始就躲在军营里,这叫做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最后就是通过渔民利用小船,把很多人悄悄地从大陆这边运到香港那边。黄雀行动历时九年左右,到1997年正式结束。(香港回归了,CP掌权了)。这场行动,连CIA看了都惊叹不已,当年CP说CIA参与救助大陆民运人士,李洁明就说,我们真希望我们有那么大的能耐了,可惜,我们连一个方励之都用了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多的精力,不要说这一百多个人了。黄雀行动总共救出三百多人。参与者4人牺牲,二人被捕。因为很多人依然健在,而且在大陆谋生,故整个细节至今不得披露,说书虽然也知道一些渔民的故事,可是也要遵守行规,等合适的时候再说了。

顺便还要说说华叔,也是一个基督徒,故而柴玲应该多看看,多学学华叔才是呢。华叔年轻时因为所爱之人患了不治之症,不肯牵手拖累华叔,华叔在心爱之人撒手归天以后,念念不忘,终身未娶。华叔信了基督也是听从爱人之劝导,可见爱之力量之伟大。华叔去年一月仙逝,香港各界悲伤,唯有CP开心不已,连同港府官员,被香港媒体痛骂。那个曾特首如今也被CP修理,说他有受贿嫌疑,算是助纣为虐的回报吧。

在六四23年后,说书的要向华叔致以万万分的敬意。人品如此,千古流芳。只是当年被救的那些,有几个会如华叔一般仗义,就只有天知道了。我等也只能再过三十年才会明白真相。

说书还要回到现实中来,继续说那重庆的故事,这重庆的事情又有了新的发展,原来另外一个地区也出来抗议合并了,而且是游行示威来了。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市民就像当年六四的学生一样,要求对话,不料等来的不是官员,而是武警,一顿乱棒殴打,有伤人事件发生了。这市民们火气就来了,喊出黄奇帆下台的口号了。这个时候若是P民要求黄奇帆下台,则古月帝就尴尬了。现在不可能立刻答应市民的要求,否则就是自打耳光了。可是,不答应的话,市民不罢休,如何是好,镇压?这薄熙来还没有这样做呢,三德若是动用军警镇压,市民自然怀念薄书记,虽然这个合并其实是薄书记和黄市长一手造就的。可是P民哪会管这些呢,他们只要自己的利益不会因为政府的某些举动受到影响而减少就可以了。谁现在让他们不好过,他们就会骂谁的。

三德现在已经彻底完了,因为没有治乱的本事,不可以担当重任的。本来动车事故,三德处理的就天怒人怨,名声很臭,现在重庆搞到这个地步,已属于无能的境界了。三德没想到掉在重庆这个坑里了。估计就陷在里面等死了。

这说书得要交代一下为何如今各地诸侯都喜欢合并原来的区域,搞成大区。以上海为例,本来浦东这里有川沙和南汇两个地区,尤其是南汇,乃是几百年的名字了,浦东和浦西的名字也不过百年左右,而现在搞成浦东新区,把原来的名字都抹掉了,为何?就是便于操作,操作什么?大项目,为何要大项目?好捞钱呢!

原来这CP的大小官员,一轮接一轮的贪污,现在可以玩捞的地方都玩捞遍了,若不是变更地区,搞些新的项目,如何有机会贪钱呢?所以,搞区域合并,那么原来边边角角的地方就变成中心地块了,这是最要紧的事情,而且,搞成新区,人马全部重新来过,这当权的就可以重新洗牌,把自己的亲信放到关键的位置。所以,每当新的诸侯在当地站稳以后必定开始新的洗牌过程,也就开始新的行政规划了,这样,原来的人搞得都不作数了。这就是奥秘所在。看官若是相信这些CP官员为民着想,那就是天方夜谭了,连做梦都不要想会有这样的事情。

这薄熙来和黄奇帆在重庆如何不晓得这些把戏,故而也是热衷于合并旧区变成新区,只是薄熙来事发,黄奇帆已经无力顾及这里面的很多东西,新的势力又要介入,故而左右为难,而民众的利益早放在很后面了。等到民众发怒,被广隶人马暗中挑唆,起来散步,已是干柴烈火之时。现在两个地区的市民都起来散步了,这重庆越来越难搞了。重庆人的性子要比京城百姓烈很多了,若是有人敢对他们开枪,那么这个人必定会被重庆人整死的,而且必定整的那个人全家都完蛋。

古月帝再拖下去的话,哪一天重庆市民高喊“薄书记回来”的口号时,古月帝自己的时辰就到了。这样的话,广隶真的就翻过来了,青红军师也要笑得合不拢嘴了。

现在就看这个月王立军的事情和薄谷开来的案子有没有一个公开的说法,若是无有,古月帝其实就是一个窝囊帝,将来的下场也很悲催的了。而山姆大叔必定会出来爆料了。

说到山姆大叔的事情,这几天出了一个小笑话,就是环保部要求美国使领馆停止发布空气污染指数,说这不符合国际公约,是干涉大陆的内政。山姆大叔说了,我这空气指数是给在华雇员看的,好让他们出门时有所准备,不是为你们准备的,而且你们也可以在美国的使领馆发布美国当地的指数呀。环保部又说,就一个点发布指数是不科学的,山姆大叔说了,我发布的时候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就是我们使馆这里的空气,不是整个京城或者上海的空气,这个不用再提醒了。两下里这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啊。P民们也来凑热闹,说,何时发布水污染指数?有毒食品指数呢?说书给外交部支招,发布美国垃圾食品指数,肥胖指数,保证大获全胜。

有趣的地方在于,美国大使馆发布PM2.5指数已经好多年了,而且这也是促使现在政府发布PM2.5的一个主要原因,人家是在帮我们改进耶。而最近环保部突然跳出来说这个事情,其实和CP内部的内斗有直接的关系,就是青红军师还是要打美国颠覆CP这张牌,所有山姆大叔的动作都可以被解读成干涉内政的举动。这不,骆家辉大使又去坐公共汽车了,估计过两天环球日报又要写骆家辉坐公车的企图和妄想了。说不定还写出骆家辉坐公共汽车是为了探听情报,和人在公共汽车上接头呢。

最后和看官们出个难题,乃是这两天高考的作文题之一:题目是:梯子不用时横过来放,以此为题写一篇八百字的作文。若是写得出,就可以来大陆当常伪,写不出,就来听书吧。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