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梦中的第一夫人

希望这张照片代表的价值是:出国人员带家属,不要两地分居,上班后赶紧回家陪自己的伴侣和孩子

习近平上任后大谈“中国梦”,随即一反中国外交之惯例,携夫人高调访俄。彭丽媛以一身国产服饰出镜,落落大方,顿然在中国掀起一股“第一夫人热”,惹得国际媒体也大肆报道。“第一夫人”,似乎成了习李新政的第一道彩。

中国的“第一夫人”高调登上国际舞台,本来是件很可喜的事。但是,仔细分析这阵“第一夫人热”中的舆论,却不免让人叹息。“第一夫人”亮丽大方,自然让国人有些扬眉吐气之感。这一点举世皆然。但是,这说到底还是一种可以原谅的虚荣。如果媒体总是津津乐道地执着于此,并夹杂着或可理解的阿谀奉承,本来好端端的“第一夫人”文化就可能变味儿。

在笔者看来,中国非常需要高调的“第一夫人”。众所周知,“第一夫人”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亚洲社会对此的接受非常踟蹰。中国领导人的夫人,更是一向低调。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有强烈的性歧视,认为女人是祸水,很多灾难似乎都要归结到女人头上,从妲己、吕后、武则天、慈禧、到江青,莫不是这种话语中的典型。“第一夫人”低调,有实无名,当算一种谨慎的政治举措吧。

在西方,“第一夫人”则代表着家庭价值,特别是夫妇之间浪漫恩爱的“伴侣文化”。“第一家庭”、“第一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以及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都被公众视为典范型的家庭生活。在美国,这一点就更为重要。虽然美国社会自由开放、一半左右的婚姻以离婚而告终,但人们在选择“第一家庭”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相当保守。迄今为止,里根是唯一一位离过婚的总统。而他是在离婚多年以后才开始竞选公职的。克林顿在任期间,则差点因为性丑闻丢掉总统。

这一切,也体现在社会社会中。许多中国人来到美国,本想看看纸醉金迷的夜生活,没想到晚上十点左右各种餐馆都关门,午夜找个喝一杯的地方也不容易,街上安安静静,大家都躲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于是,美国“好山好水好无聊”成了许多大陆人的口头禅。

习近平作为新一代领导人,在“第一夫人”的问题上显然不是参照中国的传统,而是相当西化。这本是中国社会走向开明的重要一步。中国的官僚体制,一直把人视为机器,或者说螺丝钉,“一切听从党安排”,无视家庭生活已经成了传统。在我们的父辈,两地分居几十年属于司空见惯,出国人员不带家属也是常态。一句“工作需要”,就轻松地把这种扼杀人性的安排给正当化了。甚至到了今天,一些国企高管的调动,也会把夫妻拆得天各一方。

市场经济的大潮,当然冲击了这种冷冰冰的两地分居文化。但是,二奶、小三等等又应运而起,搞得全国象个大妓院。一位女士愤愤地说:“中国的男人,四十几岁,稍微事业有成后就一天到晚不着家,在外面鬼混。”其实,不着家的未必就在外面鬼混。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文化圈,大家动辄在餐馆吃吃喝喝过半夜、撇开家人不管,这也算是相当主流的文化。动不动回家守着老婆孩子的人往往被视为缺乏男子气、没趣味、不成功。最近周国平在《南方周末》发表一篇怀念英年早逝的学者邓正来的文章,不无得意的讲述邓正来生前语重心长地批评他的两位女友说:“你们不知道心疼国平,国平跟别人不一样,我阅人无数,很少有像他这样优秀的人,但他一辈子没有享受过。”“你们每人每周约他出来一次,要单独和他,找一个好的酒吧,让他放松。”甚至得志周妻怀孕后,出于让周安度晚年的考虑,邓又语重心长地劝其妻子把孩子做掉。夫妻间的独立领地和家庭之间的界限荡然无存。这真如《三国演义》所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更可震惊的是,守着这种视女人如花瓶、时装的心态的人,竟是周邓这种一生都“西学”所陶冶的中国知识精英。

彭丽媛的高调,使“第一夫人”一下子变得华丽起来。大家忙不迭地评论她的时装、姿色。但是,“第一夫人”的文化本质,恰恰是朴实、浪漫的家庭生活,是对女性的尊重。第一夫人并不体现大国之荣光。她所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