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名将系列】之秦汉篇:“忠君”“守义”的蒙恬

大将蒙恬的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史载:他是秦朝的大将,曾经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以秦国将军的名义率兵攻打齐国,打败齐军,后被授与“内史”的官职。在秦国一统天下后,北方的匈奴经常进犯秦国疆土,掠夺边民财产和牲畜。秦始皇因为信任蒙恬,派其守卫北部边疆。蒙恬在边疆大破匈奴的军队,让匈奴人不敢来犯;他并把原来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长城连接成东起辽东西到临洮,以卫护国家边疆的安宁。

而当时蒙恬之弟蒙毅也在作上卿。蒙毅曾判处中车府令赵高死刑,但赵高又被赦免,从此蒙氏兄弟和赵高结怨。赵高和秦始皇幼子胡亥关系密切,曾私下教授胡亥法律方面知识,颇受胡亥重用。

秦始皇长子扶苏因数谏皇帝,不要对百姓实行苛政,而失秦始皇宠爱爱,被贬至上郡,成为蒙恬的监军。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中在沙丘病故。赵高勾结李斯,矫诏拥立胡亥继位,敕令赐死扶苏,史称“沙丘之变”。因为蒙恬与扶苏关系密切,也同时要赐死蒙恬。接到命令后,蒙恬觉得可疑,“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但扶苏最后自杀,蒙恬拒绝自杀,被解除兵权关押在上郡的阳周,部军队交由裨将王离指挥。

后来赵高跟胡亥进谗言,陷害蒙氏兄弟,结果杀死蒙毅,最后逼得蒙恬吞药自杀。

蒙恬之死,直接导致了一个结局,就是30万秦军彻底溃败,30万秦军溃败了之后,秦帝国的灭亡事实也就注定了。所以这就是蒙恬作为一个将领,其不可或缺地位的体现。他死了之后,秦国事实上就少了一个很大的依靠,少了一根支柱一般。

对于蒙恬的谋略和勇气,他在边疆导致“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这是怎样的一种威信哪!

还有他在临终前曾说:“吾先人及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虽囚击其势足以背叛,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主也。”这足矣表明蒙恬的人生态度:“守义”、“尊教”。但正如司马迁和司马光说的:他只是为了君主“忠”和“义”,没有为百姓安危与福祉着想,没有劝阻秦始皇的横征暴敛的行径,成了秦始皇的应声虫,拿这个角度来说,他的死也是必然。

因为过去讲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做法却是完全相反,那这种人本事越大,百姓受苦受难不是越深重吗?

而他遭受小人的陷害,成了秦始皇家里内斗的牺牲品,所遭受的小人陷害这也只是表面原因。

当初,秦始皇并吞六国,用武力解决了分裂的局面,一统天下。此时中华民族开始走向皇权统治时期,统一度量衡中央集权统治初步建立。这个过程中其实是顺应历史统一的潮流的。但秦始皇统一之后,不但没有善待百姓,反而苛政猛于虎;再加上,焚书坑儒、过份享乐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很快导致民不聊生的局面。那么他的江山会久吗?肯定会遭受天怒人怨的。那么出现此种情况,就要江山易主。

江山易主,需要很多条件,如果昏君的大将特别“忠”“义”,智谋高,那易主就非常不容易。既然秦始皇荒淫无道,那蒙恬只有陪他“去”了,而后才会出现陈胜吴广起义,和后来的汉朝的建立。

写到这里我想起两句话:“乱世出英雄”和“狡兔死,走狗烹”其实在人间表象上看是这样。在混乱的时代容易造就一个人,当功成名就之后,又成了被迫害的对象。那么如果我们冷静的想一个关键问题:一代帝王创业的时候,为啥一下子出来那么多的文臣武将给他卖命?而他成就帝王之业之后,很多时候就杀了这些人?难道真的是怕功高震主?危及自己的帝位?表面上是真的怕。这是无容置疑的。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原因就是:在帮助他成就帝业的过程中肯定会大量的杀人害命。虽说战争是天象变化造成的。人们只有按天意而为之的份。但是也不能排出这些文臣武将在这期间所为中,所做的没有错事。如果等完成上天所安排的状态之后(就是统一海内)他们表面上没得善终也好,被迫害致死也好,是不是勾销了在战争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当然这是指一般情况,有些罪恶大的是无法“一死”就购销的,需要用死亡之后更惨烈的形式来偿还的,就像老人们说的“下地狱”受苦一般)

所以依我看,蒙恬因完成了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也就该走了。这段戏演完了,就该谢幕了。他含冤死亡,也算是对那些修长城而死百姓的一种“安慰”吧。

古往今来,名将、名臣之死也就是这样一回事而已。后人的唏嘘长叹,其实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同样的命运依旧会重复上演。所以很多时候就别太入戏了。作为名将来说,帮助主公成就帝业,就应该挂印而去,或僧道或隐士或商贾,藏于市井之中或浪迹于山水之上,这样才会得以保全。否则贪图富贵和权力,那杀身之祸近矣。

我觉得蒙恬作为战将,给后人留下的教训就是:任何时候都要考虑百姓的疾苦,而不只是迎合皇上的意图,这样才会有好结果。才是顺应民意,才能得善终。否则尽管武功再高,谋略再深,也难逃一枉死!

对于文化上,蒙恬也有其贡献:清代大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的“造笔不始蒙恬”条 中写道:“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 《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日:“蒙恬造笔。”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

参考资料:《史记•蒙恬列传》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