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许多人,包括一些历史学专家,都以为,主张宋高宗赵构是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远比谴责宰相秦桧高明的见解。其实,未必。

把杀害主战派名将岳飞的元凶定为宋高宗赵构,并无确凿可靠的史料,依据的主要是如下的推理:如果岳飞真的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作为他们儿子、兄弟的高宗赵构的宝座就可能得交出去。因此,他得想法除掉岳飞。自然,身居相位的秦桧,就成了他对岳飞行刑的刽子手,替罪羊。

这种推理,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很容易为缺乏历史知识的人们所接受。但是,稍微冷静地想一下,不难发现,这跟秦桧杀害岳飞的“其事体莫须有”的推论,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讲,这是不严谨、不负责任的推论。要想让这种推论具有说服力,至少得证明如下一些命题:“国无二日”,即迎回徽钦二帝,赵构就必须让出皇帝宝座;赵构及其父兄徽钦二帝都是极度迷恋皇帝宝座的人,同在南宋,必定出现你争我夺甚至你死我活的局面;高宗在位期间,政治格局是相权绝对服从于皇权;赵构是一个英明且心狠手辣的皇帝,完全能够操纵宰相秦桧,或者说,秦桧对赵构是言听计从的;诸如此类。否则,听起来像回事的推理,难脱“己心度他腹”的嫌疑。

我没有深入研究过宋史,没有研究过高宗朝的政治风云。但是,我知道如下一些情况:国是可以有“二日”即当朝皇帝跟太上皇和平共处的,距离宋朝不远的唐朝,李渊、李隆基就都能退居二线,让儿子做了皇帝。就是赵构本人,最后也让位给儿子赵眘,做了太上皇。徽宗、高宗,都是“多有才艺”之君,是文艺范的皇帝,他们在书法绘画上的造诣,都不亚于专业的书画家。他们对于书画艺术的兴趣,似乎都要比做皇帝大一些——不然,也可能不会亡国,落下昏庸之名。秦桧为人老谋深算,心毒手狠,但表面上又给了赵构一个“忠朴过人”的印象,深得赵构的信任。到杀害岳飞时,秦桧居相位执朝政已超过五六年时间,早就树大根深,权倾朝野了,他完全没有必要对赵构言听计从。再者,在朝廷政治地位上,岳飞跟秦桧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秦桧无需担心岳飞对他的荣华富贵有任何妨碍。我更愿意相信,秦桧杀害岳飞,就是他献给金国的一份大礼。金军有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秦桧替金人铲除了一支劲旅,一个心腹大患。因此,也可以说,金人是杀害岳飞的幕后主子。

撇开错综复杂的杀害岳飞问题,说一下宰相应该、可以怎么做的问题。即使赵构接受他老祖宗赵匡胤的遗训,对军事将领严加提防,有心除掉英勇善战的岳飞,以防贻患将来。那么,假如秦桧不是卖国求荣的奸佞,不是潜伏的金国奸细,职责所在,他也应该为了大宋江山保护一下岳飞,这至少可以为赵宋王朝在跟金人谈判时多一个筹码。做宰相,不见得就要一味地迎合官家(皇帝)的意思。

举一个轻松一点的例子。赵构退居二线之后,一年过生日,发现进奉之物比往年减少了好几种,于是大怒。孝宗赵眘慌了手脚,赶忙把宰相虞允文找去商量对策。虞允文要求亲自去跟赵构解释。虞允文进德寿宫,觐见太上皇赵构。赵构怒气冲冲地说:“朕老不死,为人所厌。”显然有抱怨赵眘的意思。只见虞允文不慌不忙,解释道:“皇帝圣孝,本不欲如此,罪在小臣。谓陛下圣寿无疆,生民膏血有限,减生民有限之膏血,益陛下无疆之圣寿。”赵构听后大喜,请虞允文饮了一杯御酒,并将金酒杯赏赐给了他。虞允文回去向孝宗皇帝回报后,也得到了一杯御酒和金酒杯的赏赐。请看,皇帝面前,宰相不是只有阿谀逢迎一种办法的。这位虞允文,虽然是文士出身,但是很有军事谋略,曾在采石(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境内)以犒劳军使者身份,毅然越职督战,大破金军。同样是宋朝宰相,差别就这么大。

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身份职位。身居相位的秦桧,在国难当头、大兵压境之际,杀害爱国将军岳飞,就是永远不可饶恕的罪孽。一味顺从、逢迎皇帝的宰相,不管他多么聪明,多么有才艺,多么善施小恩小惠,都不是一个好宰相。我认为,好宰相至少要像虞允文这样,最好是像魏征那样。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