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美中贸易战会动摇习近平政权的根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特别圆桌峰会上讲话,2018年6月21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路透社)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之际,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周四借会见跨国集团领袖再批保护主义,并借机宣扬一带一路战略。习近平这是在拉拢不满特朗普关税计划的跨国集团站在中国一边,加大进攻白宫的火力,还是他的某种危机感产生的反射?还有人把这场贸易战类比为当年里根发动的拖垮前苏联的“星球大战计划”,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特朗普500亿美元课征中国产品上周五正式公布后随即遭致中国等值报复,但周末刚过,特朗普又提出正在准备将对另外的两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课征10%的关税。看得出来,特朗普此举不光让许多跨国集团的领袖们始料不及,中方也始料不及。显然,不按常规出棋的特朗普不怕硬碰硬,中国反击,美方加码,中方再反击,美方再加码,特朗普还威胁如果中方不肯罢休,他会在此基础之上,再对另外两千亿中国商品课税。把这几个数字加起来,相当于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的总和。

在这一严重的威胁面前,中方的反应是新华社转发的商务部表态,在抨击美方的同时强硬地表示:“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台清单,中方将不得不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做出强有力反制”。不知北京的这一让民族主义者倍感鼓舞的中式表达能否让美国人真正把握其含意,将进行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强有力反击,目前谁都无法说清楚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但是,从这一短促的表态中,可以预感北京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怎么办?以战止战,反击到底,霸王硬上弓?根据专家的推算,中方再要对美方等值商品反击几乎做不到,为什么?以2017年美中进出口总额推算,中国几乎不可能在已经提出的500亿进口美国商品清单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个相当于2000亿美元的征税报复清单。因为2017年全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5054亿美元商品,而只向中国出口了1299亿美元产品。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3755亿美元。

美中贸易战,美国总统特朗普到底要走到哪一步?特朗普目前摆出的姿态是中方只要反击,美方立即加码。美方认为这样做的理由很正当,因为多年来美中贸易不平等,中方不接受为其不平等措施应付的代价,美方就奉陪到底。

有人将此形容为当年美国总统里根针对前苏联发动的“星球大战”,迫使苏联步步应对,最后筋疲力尽,拖垮了前苏联。于此有相当关联的说法是,‘美国海军研究协会’周四报道,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认为中国正通过各种手段窃取美国技术,美国的军事、高科技和工业技术正受到中国的威胁,因此,美国应该制定一个统一的政策,像对抗前苏联一样对抗中国。对抗前苏联的核心措施,就是“星球大战”。

英国广播公司引述‘每日电讯报’评论,美中贸易争端的本质是争夺21世纪的人工智能和尖端技术行业。美国的一些智囊机构认为,中国的问题不是什么“中国崛起”,而是习近平上台以后的政策,在习近平统治下的中国这个军事和重商主义结合体正在朝民族主义目标努力,这才是问题所在。特朗普周边的人士则认为,现在若不对中国采取措施,以后就来不及了。

因此,特朗普直接将这场贸易战的重点指向‘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将是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大战,中方曾在中美商贸谈判之初,为预防贸易战爆发,提出的一个理由是警告这样下去双方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一点美国贸易代表也承认,但是他有另外一个理由,其实这也就是特朗普的看法,既然美国在对华贸易中损失惨重,从事贸易战的结果,对美国不会更坏,输的更惨的只能是中国。美国提出这个理由的时候,其实还有劝告对方的意味,中方应该接受美方的500亿惩罚关税,并努力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做出重大改善。现在走到这种地步,之所以特朗普冒着给美国国内造成带来重大损失的风险,表示会不惜对中国进口美国的5000亿产品加税,有分析指出,这是因为对美出口在中国出口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大高于对华出口在美国出口和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对中方造成的冲击会远大于美国。

至少,美国经济目前的状况是全球一枝独秀,这是特朗普不怕与中国打贸易战的重要原因。纽时的报道指出,与此同时,欧洲、中国、日本和其他地方的增长却在放缓之中。

时事评论人士胡少江分析,美中之间的贸易结构也决定了中国将成为受损最严重的一方,对美国而言,中国商品的替代性很强,而对中国而言,美国商品多属于高技术商品,很难找到替代品,中兴公司在美国禁止向其供货后面临破产就是最好的说明。分析进而指出,美中这场贸易战影响的不仅仅是两国的经济,有可能转变成为一场终结习近平权力的政治战,或者成为习近平政治生命走向终结的一个开端。习近平既不能叫停贸易战以免被视为政治软弱从而失去民族主义势力支持;而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贸然迎战,在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趋势下,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困难,最后就会导致习近平鲁莽从事不满的总爆发。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