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专家:欧洲应认识到中国扩张 并提出应对策略

与改革开放后的历任中国领导人相比,习近平在集中权力和意识形态控制方面的努力都更加明确和成功。在习近平提出的诸多愿景中,“中国方案”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在作主旨演讲时再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官媒新华社以“中国声音、亚洲声音、世界声音,汇聚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来概括习近平演讲传递的信息。

与此同时,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也受到更多关注。一些欧洲的专家认为,欧洲需要更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的扩张,并想出应对策略。

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西欧东欧不相同

2012年,中国和16个中东欧国家成立了“16+1”合作,也通过“一带一路”项目承诺在中东欧投资多个基础设施项目。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承诺在中东欧投资超过90亿美元,其中包括波兰华沙的新机场,以及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之间的高铁。

然而,6年以来,中国承诺的许多项目和资金并没有到位,一些中东欧国家开始质疑他们究竟能从与中国的紧密关系中得到什么。

关注欧中关系的欧洲媒体Project Sinopsis 负责人马丁·哈拉(Martin Hala)对网络媒体中国数字时代表示,中国与东欧的经济联系仍然远远小于与西欧的联系,不过这种影响力在慢慢加深。

哈拉说:“中国的钱更有吸引力是因为中国‘不设条件’。欧盟的资金有加强透明度和问责制的要求,而中国的钱则没有这些条件,也就更容易被用于一些不那么正大光明的交易,以及权钱关系网上。”

哈拉表示,曾经东欧民众反感共产主义,但他们认为中国的共产主义似乎看起来与众不同。

哈拉说:“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难民危机给东欧人民在1989年所向往的那种民主资本主义带来了很大冲击。很多人现在从中国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有钱’的部分,而不是‘独裁’的部分。”

欧洲的应对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的研究负责人古思亭(Kristin Shi-Kupfer)在美国非政府组织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的活动上表示,尽管欧洲不应该对所有的中国活动都抱有戒心,但应该意识到中国正越来越倾向于极权。

古思亭说:“欧洲应该给自己的媒体和学术界提供足够的资金,并促进欧盟的统一。”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马晓月(Mareike Ohlberg)表示,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意识到想要保证权力的稳定不能只依赖于信息的审查,而是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要从根本上改变其他国家的舆论,而所谓的“中国方案”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马晓月说:“欧洲应该强化自己的民主制度,而不是用对抗的方式把中共挡在外面。”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1世纪中国项目主任谢淑丽(Susan Shirk)对比了中国和俄罗斯在国际战略上的异同。谢淑丽认为,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战略利益不同。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大国希望油价高企,因此世界特别是中东的局势不稳对俄罗斯有经济好处,而中国则更希望稳定的外部环境。

谢淑丽说:“普京希望西方民主国家政局不稳,但习近平并不愿意当一个‘破坏者’(spoiler),而是希望获得尊重和国际地位。西方可以与之合作。”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