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毛泽东的假象与真相(8)

2.8、毛泽东贪茶烟酒

前面讲述了毛泽东贪钱、贪物、贪吃、贪玩、贪色、贪保健、贪房子,毛泽东乐在其中、享受在其中自不待言,这里着重谈谈毛泽东贪茶、烟、酒。

毛泽东喝的茶,是特级的茶,全国各地名茶皆享受,毛泽东最爱是杭州龙井茶,每个月要耗费三四斤茶叶。

毛泽东抽的烟,是特制的烟,毛泽东抽烟非常厉害,抽顶级卷烟自不待言,还抽特制超级雪茄烟。请看《大揭密:毛主席的烟是怎么造出来的?》一文的部分内容: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中,好烟者众,在相当长的一面时间内,供烟任务由代号为“132”的特别小组完成。1964年夏天,德阳什邡卷烟厂在四川省轻工厅办公室接到授命:为中央首长卷制雪茄持供烟。

什邡种烟历史近200年,以质地优良的什邡烟叶为原料制成的什邡雪茄,被誉为世界三大名牌雪茄之一。什邡卷烟厂于1918年创办。从50年代末期开始,贺龙元帅抽的雪茄烟,就是该厂工人范国荣等人卷制的。而由什邡烟厂给中央领导生产的特供烟,便是由贺龙元帅提议,经中央办公厅和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研究以后决定下来的。生产特供烟是一上新课题,技术科最终搞出35个配方,样品测试后送交北京。不久厂方接到通知,按中央首长选定的一、二、十三、三十三号进行生产。

据说,毛泽东选定的二号烟。如今,什邡烟厂还珍藏着一幅毛泽东吸烟时的照片,桌上有一个白皮烟盒,上面标有“2号”字样。

特供烟卷制组设在厂长办公的小院内……

特供烟组的工人一天做多少枝,上面过问不严,但如果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有一次,几枝燃不着的烟被国家卫生部封条盖章退回来,按照烟上的次号,很快查出是谁做的,并立即将其撤出特供烟组。

另一次,国务院开会,中央领导人正抽着,烟头弹出火花,将台布烧成一洞。电话立即打到成都军区,军区派员到厂查访,检验的结果是烟芯太细和外皮筋未铲平。厂里针对这两点改进工艺,类似情况再未发生。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送京的烟停止使用,中央办公厅决定将卷制组举迁北京。

1971年11月,经过严格审查后的黄炳福、范国荣、姜耀秀等以及家人抵京,落户在南长街80号。对面便是门牌号为81号的中南海。

这是一座内外套的双层四合院,原为匈牙利大使所居。……

给这样一个新产生的小单位定什么名称,当时颇费了一番思索。基于不搞正式对外牌号又便于内部称呼联络,按中央领导当初选定的雪茄配方编号,取名为“132”,直截了当。

“132”工作由中央办公厅直接领导,生产原料仍由四川供辅助材料在当地购买,特供烟月产15至20条。……1973年,黄炳福经申请被批准回到什邡,烟厂又派出人员前往接替工作。1976年,“132”不再生产特供烟后,与北京烟厂派出的20多名学徒一起,为该厂生产“北京”牌雪茄。产品进入市场,不久正式并入北京烟厂。

《什邡雪茄_百度百科》网页显示:“中共北京市委召集北京市房管局、公安局、纪委以及烟厂的有关领导同志开会,宣布由中央警卫团的危德纯同志负责小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市公安局的柏宝英同志负责小组的安全保卫工作。小组还有从北京烟厂选来的两位辅助工,一名1939年入党的炊事员、两名锅炉工。会议为小组提出了”三保“要求,即保安全、保质量、保数量。”

该网页有一张毛泽东坐在年轻人中神气惬意地抽雪茄的照片。

毛泽东喝的酒,毫无疑问是顶级的酒。毛泽东喝酒没有名气,完全被周恩来的喝酒名气盖住,但实际上也喜欢喝酒,而且是从低度到高度通喝,看当时兴趣而定。请看毛泽东卫士李银桥对于他们在1947年3月被国民革命军所迫撤离延安以后的一段回忆:

……听他问酒,我忙回答:“要什么酒?白酒行不行?”

“不要白酒。”毛泽东想了想,摇摇头,风趣地说,“钟松没有那么辣。”

“那就拿葡萄酒?”

毛泽东想了想,又摇头说:“……嗯,有白兰地吗?”

“有,还是外国货呢。”

“我看就是白兰地吧。”

在2003年版《毛泽东保健饮食生活》书中,我看见了一个“毛泽东喝过的高丽参茅台酒”透明酒罐照片,可以看到酒罐里面尚余半罐多一点的茅台酒和高丽参。

论酒量,1940年9月,毛泽东曾经在酒席上把印尼籍德国共产党人、医生毕道文劝醉了;1955年5月,毛泽东与田家英喝酒,两人不断干杯,喜好喝酒的田家英喝高了。

论酒具,毛泽东的酒具非常高级。在2004年版《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书中,鄙人看见了制作精美的“毛泽东同志用瓷”照片:水点梅花釉下彩酒壶。

2.9、毛泽东永远例外地享受

人生乐趣

在一个“历史发现”论坛,我看见了一篇文章《老人家永远是个例外(ZT)》,言简意赅地展示了毛泽东永远例外地享受人生乐趣,抄录于下:

【老人家有一些行为,可以说是“特立独行”:

老人家喜欢写旧体诗,但不赞成别人写。所以六七十年代,大陆报刊绝不敢发表旧体诗。

大陆上写旧体诗的仅他一人加上几个诗人奉和。

老人家喜欢跳舞,中南海舞会连连。但老人家主张一个人要脱离低级趣味。所以六七十年代社会上没有舞会。

老人家喜欢看古书(尤其资治通鉴这一类讲封建政治权术的书),但文革一起,先“破四旧”后“批孔批儒”,全部古代典藉全成毒草。许多专家学者被抄家,藏书被毁掉。大陆上有丰富私人藏书的仅他老人家。

老人家喜欢旧京戏,但文革一起,全国禁演。全国人民只能看八个现代样版戏。上影厂秘密摄制旧戏曲片给老人家一人看。

老人家稿费在1960年达百万元,文革初林彪江青商议将其稿酬标准提五倍。逝世时达七千万元,加利息则过亿(均见公开报刊),同时,为反对“资产阶级成名成家的名利思想”,文革中取消了全国所有作者的稿酬。

老人家喜欢看外国及台港进口影片,如李小龙影片。但文革中是禁演西方国家影片的。老百姓看片局限在少数几个友好国家影片(当时民谚“朝鲜片又哭又笑;越南片飞机大炮;阿巴片莫名其妙;中国片新闻简报”)。所以那时有个专业术语叫“内部片”——只许高干看不许百姓看的进口欧美影片。

老人家认为“穷革命富变修”,担心人民“修了”,所以媒体宣传“一厘钱精神”,老百姓确也极节俭,少数富户家有三大件(收音机、自行车、手表)。多数百姓家中的“家电”只有手电筒。但老人家是不怕“修”的特殊人物,财产为大陆首富,有大陆上独一无二的私人游泳池,以及各地行宫。还有特制烟、特制红烧肉、主席专用瓷器、空调(这个词当时民众不但见所未见而且闻所未闻)等等。

全国宣传媒体对老人家的期望是“敬祝万寿无疆”,(对林彪的期望降一档为“永远健康”),对工人的要求是“为了拿下大油田宁可少活二十年”。对农民的要求是“先治坡,后治窝”。对军人的要求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对全体普通群众的要求是“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文革时全国推广“忆苦思甜”,所有的中国地主富农资本家都被宣传媒体描写成欺压贫民无恶不作的刘文彩——还要特别强调这句话“天下乌鸦一般黑”。除了一个富农家庭。

文革中最高指示曰“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颇煽情,我辈小民很是兴奋,却未推敲一下:老人家是“卑贱”还是“高贵”?当然不会是卑贱(有被全国恭颂“万寿无疆”的“卑贱者”吗)。只可能是高贵者。

于是,虽然钦定规律“高贵者最愚蠢”,但老人家例外,他是高贵者中唯一不愚蠢的。于是,虽然钦定规律“卑贱者最聪明”,但老人家例外,他是聪明者中唯一不卑贱的。最终,这句话使我们恍然大悟,中国人如果聪明,他就要卑贱。如果愚蠢,他才能高贵。聪明兼高贵,全国唯一人也!

可作类似分析的还有最高指示“知识分子是最没有知识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已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可老人家是“知识分子”中的例外。老人家是“我们自已”中的例外。】

死了的毛泽东主席,在深知毛泽东永远例外的华国锋主席等人决策下,仍然一如既往地例外享受尸身保鲜受人崇拜的乐趣。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