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房子,为何从家变成财富

这两年回国,听到的最多话题就是房子了,房价多少,拥有几套房子,每个人都像房产专家,不仅谈自己房子,也谈别人的房子。城市中的公寓高楼果然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到处是工地……所有有关房子的信息给我一个信号:房子是给人定心丸的财富,房子是家的概念反而退而求其次,有些模糊了。这是一种进步么?

关于房子,中国人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意识变迁。说说个人的有关房子和家的记忆。

70年代,我们一家住在福州偏僻乡村的一个叫吴山的地方,因为母亲是小学老师,我们就住在小学里。学校给每家每户分配宿舍,就一间房,小小的家。记得房子的宽正好是一张床的长度,再摆个桌子,房间里基本上就转不开身了。由于是木板房,谈不上什么隔音,邻里的声音都听得见。没有铁门,没有围墙,没有栅栏,那样的房子带来我们的却是真真实实的家的感觉,而且与邻里之间有一种共有大家庭的意识。没有什么秘密,一人谈恋爱,一家打孩子,大家都知道,甚至能七嘴八舌地出主意。一家来了客人,大家都是主人。虽然房子很小,但环境很单纯,人们的精神世界接近乌托邦。每家的孩子之间都是称兄道弟的。孩童时我叫哥、姐的发小,几十年后重逢还是没有任何隔阂地叫哥、姐。因为我们在一个大家庭里长大,心灵相通。

80年代,单位分房开始了。父亲单位分了房子,我们住进了崭新的新村房子,有一套房子就已经不得了,简直是上天了。单位分房,这应该是国人享受到的最大福利,就像独生子女政策一样,空前绝后了。当然每家每户只能有一套房子。有了房子才有了像样的家。那时的新村房子开始时兴把阳台用铁条包起来,搞得人像生活在笼子里,但是没办法,为了家的安全,只好把窗外的风景分割几块。

90年代分房政策还在持续,但是竞争异常激烈,同事之间大动干戈、反目为仇的现象并不鲜见。记得有些单位采取评分制度分房,根据年龄、工龄、职位、婚姻状况等来计算分数参加分房,有些人为了房子突击结婚,那时的求婚语言是:‌‌“我们一起申请一套房子吧。‌‌”单身是没法参加分房的,今天看来这是多么不合理的规定,简直是凑合婚姻的罪魁祸首。后来又有了假离婚优惠买房的事,把房产政策和婚姻绑在一起,表面上看是‌‌“人文关怀‌‌”,实际上是‌‌“人文磨难‌‌”。

话题回到今天,如今大家日子都好过了,亲友们大都人手两三套房子,但是大家还是紧张地密切地关注着房价的发展变化。看起来社会整体积累了大量财富,大家手里有钱,但缺乏投资渠道,所以出现了半夜抱着现金排队买房的怪相。城市的土地资源都用来建住宅,富人拥有房子越来越多,贫富悬殊越来越大,空房越来越多……富人利用房子搞投资买卖,没有房子的人像等待戈多一样等待房子。分房政策倒是干净利落地取消了,但是像香港那样的救济弱者、低租金的公屋政策却没有出台。如果城市里出现不仅买不起房,连房子都租不起的群体那就不妙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政府使用了行政手段,一定程度上制止了炒房现象。但是现在老百姓不知怎么还是心不安呵,未来有很多不安定因素,如保险、医疗、养老保障等等,只好让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嘴里就含着几把金钥匙,小孩从小学会刷父母的卡过日子,那么,孩子又该成长为怎样的大人?能够理解奋斗、活出自己个性的意义么。房子从家变成财富后,社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现象就不多说了,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也是比较严峻的。

说说日本人的房子意识,年轻人工作三五年后,贷款买房子,父母也不资助的,自己贷个30多年的款,每月老老实实地拿出工资的将近一半用于还贷,在一家公司老老实实地上班多年。之后升职加薪,手头宽裕了,也没有想过再买一处房子投资。他们说那是房地产公司干的事。人生拥有一处作为家的房子已经足够了,比房子更值得追求的事儿还有许许多多。

眼下在中国,房子成了用来保值的财富。最后,问个小问题,当你求婚时,是告诉对方‌‌“给你一个家‌‌”,还是说‌‌“给你一套房‌‌”呢。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