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多情却被无情恼”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渺,多情却被无情恼。

‌‌“花褪残红青杏小‌‌”,由春入夏的季节,花已经有一点凋落了,红色慢慢凋零,杏花落了以后,青色的杏子慢慢出来了。‌‌“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各位注意一下这个画面的描绘,几乎到了没有主观性的白描,就是春天的燕子飞起来,那绿水绕着几户人家流过去。我们几乎可以把它翻译成宋代一个非常美的小品、山水画。

‌‌“枝上柳绵吹又少‌‌”,柳树上的棉絮越吹越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我们前面提到词的句子有很高的独立性,所以我们会发现‌‌“天涯何处无芳草‌‌”其实就提供了这样的经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不一定知道它是苏轼的句子,可是它一直在被大家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天涯何处无芳草‌‌”,好的文学作品会让它的某些句子变成成语。

‌‌“天涯何处无芳草‌‌”不止是在讲一个自然现象,同时它也扩大成为一个心理经验,好像对生命有很大的鼓励。

我前面提到我最大的愿望是盖一座庙,凡是这种句子我都会把它做成签,放在庙里,一个失恋的人如果抽出‌‌“天涯何处无芳草‌‌”,大概会很高兴的,它变成了一种扩大性的人生体验。

下面一段非常有趣,是一个男子几乎偷窥似地去看一个女子在荡秋千,这一段的描绘,我觉得大概是中国文学里少有的一种活泼俏皮的美学经验,而这个经验在一个严肃的父权的男性文化里,是非常难出来的,它甚至比欧阳修的‌‌“白发戴花君莫笑‌‌”还要精彩。

‌‌“墙里秋千墙外道‌‌”,苏轼有些诗让你觉得怎么会这样写?墙里面有秋千,墙外面有一条路,讲没讲不是一样吗?实际上像苏轼这种高手,当他没有大事件的时候,任何的东西可以信手拈来。‌‌“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行人‌‌”就是路上有行人在走,就是苏轼自己。‌‌“墙里佳人‌‌”,墙面有一个美丽的少女在荡秋千,一面荡一面在笑。如果是拍摄一个影片的话,大概是苏轼踮起脚尖,一直想看那个女孩子多漂亮,笑声那么美好的那个感觉。可是女孩子大概看到他在偷看,所以‌‌“笑渐不闻声渐渺‌‌”,女孩子跑掉了,慢慢笑声越来越远,然后就听不到了。

‌‌“多情却被无情恼‌‌”,他觉得他自己是一个蛮多情的人,很想认识一个美丽的少女,与她讲讲话,结果人家很无情地离去。我们看在北宋词当中,这种真性情,这种自我调侃和自我解嘲,大概只有苏轼有。我想如果在今天他跑到一个咖啡厅,跟一个女孩子搭讪,如果那个女孩子不理他,他也会摸摸鼻子自我解嘲。我觉得这是一种格调,是很难做到的,他不侮辱自己,也不侮辱对方。

在情感的多情和无情当中,人们通常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不会替对方设想,可是苏轼没有,他会觉得没办法啊,‌‌“墙里秋千墙外道‌‌”,是一个现状。我甚至觉得他的东西常常像禅宗,反映了一个生命的状态,所以我特别喜欢这首诗。当然苏轼自己也最喜欢这首作品,他到晚年要歌妓唱的一直都是这个,可是那时大概年纪大了,听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写过的诗,每一次都会掉泪的。

‌‌“多情却被无情恼‌‌”绝不是抱怨,而是自己摸摸鼻子就走了,而且还调侃自己说,你趴在墙上看了半天人家竟然不理你。这是个很难的分寸,你现在每天看社会新闻,很少看到有人抱着‌‌“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心态,拍拍屁股走了,大概都变成对于对方的侮辱或对于自己的侮辱,最终或许成了悲剧。

所以我非常喜欢苏轼的情感,我觉得苏轼的情感是一清如水,他有眷恋,有深情,在《江城子》里有那样的深情,同时又有豁达,他的深情与豁达刚好变成一体的两面。我们常常觉得既然有那样的深情眷恋和缠绵,他就不可能豁达啊,可是苏轼很特殊的一点,对于眷恋和豁达之间,他竟然可以合并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