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习金会”后 中国是否重新取得朝鲜半岛事务主导权?

专列跨境出访、日程严格保密、事后播发通报,这基本上是朝鲜最高领导人出国外交活动的基本戏码。因此当一趟绿皮专列驶入中国,北京街头进入严格的交通管制,再加上钓鱼台国宾馆外戒备森严,外界就基本断定此次是金正恩到访北京。

果然,猜测得到中国官方确认,金正恩刚刚结束对华非正式访问。到访北京之后,金正恩还将迎来朝韩和美朝两场首脑会谈,那么“习金会”的上演,究竟是为接下来的两场外交大戏暖场,还是意在搅局?

自金正恩掌权以来,先是处死了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姑父张成泽,又在吉隆坡机场刺杀了中国保护下的兄长金正男,与中国关系可谓降到冰点。此番金正恩选定中国作为掌权以来的首个出访国,又在会谈中表示“当前,朝鲜半岛局势极速前进,发生不少重要变化,从情义上和道义上,我也应该及时向习近平总书记同志当面通报情况”等,是否表明中朝关系就此回暖?

数周前美朝首脑峰会的消息传出,曾经引来中国外交界和民间一片惊呼,既担心朝鲜会倒向美国,又忧虑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被“边缘化”,如今“习金会”落幕,是否说明中国又重新取得朝鲜半岛事务主导权?

中国何来“主导权”?

通读新华社播发的有关“习金会”的新闻通报,一个关键词是“沟通”。习近平强调“我愿同委员长同志通过互访、互派特使、互致信函等多种形式保持经常联系”,“充分用好战略沟通的传统法宝”,“加强沟通与互信”。金正恩回应“我此次来访,希望与中国同志见面,加强战略沟通,……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同总书记同志经常见面”。表面不断强调的双方沟通的重要性,正好向外界彰显了中朝之间此前缺乏沟通的“战略互疑”!

中朝之间的“战略互疑”有历史原因,自从1956年金日成清洗了劳动党内部的“延安派”和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出朝鲜,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对朝鲜的内政外交施加决定性影响。如果说冷战时期朝鲜对中国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借此保持内政外交的自主性。那么冷战结束后,朝鲜对中国也是不远不近,竭力避免自己沦为中国外交博弈的筹码。从过去20多年的朝核危机的历史来看,朝鲜在危及关头,可能会借中国的力量自保;但是一旦危机缓和,朝鲜更愿意与中国保持距离,按照自身的需要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过去60年的历史表明,中国不具有对朝鲜半岛事务的主导权。

其次,中朝之间还存在一层信任危机,表面上看是现任领导人个人关系的疏离,其实这反映了冷战结束之后中国与朝鲜半岛两个政权关系发生质变的深层因素。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4届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章》修改报告,新《党章》放弃了共产主义所标榜的国际主义,中国不再以推翻世界资本主义体制为目标。反之,中国认为当今世界的趋势是“和平与发展”,这标志着“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外交已经被官方确认下来。同年,中国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这固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这让以半岛统一为目标的朝鲜情何以堪?试想如果朝鲜同台湾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还能认可朝鲜是坚定的盟友吗?朝鲜不信任宿敌美国,对中国也抱有疑虑,对此中国领导人心知肚明。因此,中国一再对外宣称,朝核问题就其根本是朝美之间的矛盾,中国只是调停者,绝不是当事人。

中国暖场已罢,美国如何登场?

虽然中国在朝鲜半岛缺乏一锤定音的影响力,但是它可以发挥推手或搅局的作用。所谓推手,是指中国在执行联合国制裁决议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如果没有中国的配合,美国施行的“极限施压”政策的效果会打折扣。只要中国继续保持对朝鲜的贸易制裁,朝鲜回到谈判桌和留在谈判桌的机率就会增大。当然,中国也可以扮演搅局的角色。目前中美关系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具体表现为两国之间贸易摩擦不断,特朗普政府又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台湾旅行法》的通过威胁中国的台湾问题“红线”。作为中美关系中间重要一环的朝核问题,可以成为中国战略反制措施的一部分,晦暗不明的中美关系为解决朝核问题增加了新一层不稳定因素。目前看来,中国似乎更愿意发挥“推手”的作用,为愈演愈烈的中美竞争降温和减压。

但是,似乎美国尚未准备好登场。首先美朝会谈究竟谈什么?朝核问题的核心是“安全”问题。这首先是指朝鲜发展的核武器和洲际弹道导弹,威胁了美国和它的盟国的国家安全。伊朗、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朝鲜等国家都希望获得“核俱乐部”的入门券,但是,美国是不允许它的潜在敌人拥核,因此朝鲜半岛“无核化”是美国一直以来的国家安全底线。自从特朗普接受金正恩提议举行首脑会谈之后,美国的外交界和媒体就一直担忧特朗普急于求成,会放弃“无核化”的安全底线,迫使特朗普不断重申“决心保持施压和制裁态势,直到朝鲜朝着完全、可核实、以及不可逆转的无核化方向采取切实措施为止”。

目前开来,无论从美国的外交面子、还是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来看,“弃核”的底线都不容易更改。那么建立在“弃核”基础上的美国的“安全底线”,是否能被朝鲜接受呢?

在刚刚结束的“习金会”中,金正恩表示“按照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总书记的遗训,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是我们始终不变的立场”。立场似乎很光明,但是金正恩没有说明无核化的前提是什么?这个无核化的前提应该是朝鲜的“安全底线”。

看看世界地图,就可以知道朝鲜所面临的深刻的安全危机。整个朝鲜半岛可谓强邻环绕,从日本、俄罗斯、中国,到美国,朝鲜半岛处在犬牙交错的大国博弈的中心。纵观朝鲜历史,它先后遭受清帝国、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帝国、横霸太平洋的美国、还有冷战中的苏联的侵略或干预。如何与大国结盟,如何在大国博弈中赢得生存空间是朝鲜半岛上的政权的生存之道。

在后冷战时代,朝鲜面临的最大危机就是缺乏大国的庇护,后革命时代的中国早就放弃了意识形态基础上的中朝同盟,也一直倡导与朝鲜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建立在苏联废墟上的俄罗斯,也同样不会继承冷战时代与朝鲜建立的军事和政治同盟,朝鲜不是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所在。也就是说朝鲜没有真正的军事和政治的盟友。相反,来自美国的威胁的确存在,正是60多年前的朝鲜战争形成了冷战时代的第一场“热战”,60年后的今天,朝鲜依然能感受到“火焰与愤怒”、“枪弹上膛”背后的安全威胁。既然没有大国可以为朝鲜提供安全屏障,朝鲜将发展核武器作为国策,实现安全自保的战略考虑,也就很好理解了。朝鲜这个政权的确声名狼藉,它对内穷兵赎武,对外咄咄逼人,行为方式乖张,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朝鲜是一个主权国家,它自然就有主权国家所具备的安全考虑。

朝鲜果真能放弃它倾举国之力、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展起来的核武器技术?这听起来好比自废武功。如果再想一想去核后的伊拉克的萨达姆和利比亚的卡扎菲的下场,“拥核”将是朝鲜的“安全底线”。美国能接受吗?

信任缺失:朝核问题的僵局

如果说“安全”是朝核问题的核心,那么朝核问题各方之间最缺乏的就是“信任”。除了中朝之间的“战略互疑”,美国也不信任朝鲜的谈判的诚意。自从朝鲜开启“冬奥外交”,美国的外交界和媒体分析人士就非常谨慎。一种观点认为,金正恩的“魅力攻势”是美国极限施压的结果,并非朝鲜主动改弦更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朝鲜不过是摆下迷魂阵,为了赢得时间完成核武器研发的最后一步。这种谨慎的态度反映了美国极不信任朝鲜。当特朗普宣布将与金正恩进行首脑会谈,更引发了美国各界更深层次的忧虑,普遍担忧急于求成的特朗普会放弃原则,缺乏准备的美方谈判小组会陷入朝鲜布下的圈套。

美国的种种顾虑,也的确事出有因,从克林顿到奥巴马,美朝几次走到谈判桌前,甚至克林顿也曾经有机会与金正日会见,但是人们看到的结果是朝鲜在拥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美国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失望。美国对朝鲜的不信任就是这样一步步累积而成。

朝鲜也有充分理由质疑美国的诚信。首先,特朗普本人易怒多变,从入主白宫之初提出的“解决朝核问题不以政权更替为目的”到“火箭人走上不归路”,对朝政策好似过山车。朝鲜有理由怀疑,特朗普能否在接下来的任期内能否在朝核问题上有始有终?第二,美国外交体制中,除了总统在外交中有发言权,白宫内部的国防部、国务院等也有自己的考虑,再加上国会内部的争论,媒体的压力,美国外交体制内的复杂权力结构更增加了外交政策的可变性。特朗普能整合上述各个部门和势力派别的朝鲜政策吗?这的确令人怀疑。第三,美国是民主选举体制,每届政府之间有时可以实现政策的无缝对接,有时却是推倒重来,特朗普对奥巴马任内政策的大刀阔斧的拆解,有目共睹,从试图推翻奥巴马健保计划,到质疑美伊之间的核框架协议,都是典型的改弦更张。朝鲜能否确信特朗普的承诺将被下一届总统所接受,一纸协议可以撕毁,可是毁弃的核武器就很难再恢复了。这些顾虑只能加剧朝鲜对美国的不信任。

一场突如其来的“习金会”把中国又拉回到了朝核外交博弈舞台的前沿,为前景难料的美朝首脑会议平添了许多变数。原本是美朝两家的单打独斗,逐渐又演变成了中、美、朝、韩四家共同登台,解决朝核问题的道路还将一波三折。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