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过年到底回谁家?

考验双商的时候到了

马上春节,全国上下都沉浸在一派‌‌“期盼放假无心工作‌‌”的祥和气氛中。

这节骨眼儿,一切矛盾都可以用‌‌“大过年的‌‌”四个字解决平息。唯独‌‌“回谁家过年‌‌”,像定时炸弹一样,能够随时引爆夫妻关系。

搜索‌‌“过年回谁家‌‌”的新闻,全是火药味儿。

吵翻、打架、闹分手…80、90后夫妻/情侣成为‌‌“回谁家过年‌‌”撕逼的主力。

其中,49.5%的夫妻选择回婆家,28.1%的夫妻选择回娘家,还有22.4%的夫妻干脆选择了在夫妻俩工作所在地或其他地方过年。‌‌“回婆/男方家过年‌‌”的传统方式取得压倒性胜利。

‌‌“过年只能回婆家‌‌”,我遭遇了极品妈宝男&凤凰男。

大雪两口子是央企双职工,前年结婚,去年生了宝宝。大雪老家在黑龙江,老公老家在河南。因为过年回谁家已经吵到要离婚的地步。

‌‌“去年就是回他家,说是新婚第一年。今年又必须回他家,因为有了宝宝,他家添了大孙子。可我爸妈就该自己孤单在家?‌‌”大雪很抓狂。

大雪老公是典型的妈宝男,啥事都是婆婆说了算。对于春节回谁家的问题,婆婆态度很让人崩溃:‌‌“我说回河南就回河南‌‌”

因为这事两口子‌‌“商量‌‌”了有半个月,无论咋定的,‌‌“老公一见到婆婆立刻智商归零,言听计从,完全不顾我的感受。‌‌”

跟大雪老公相反,小慧老公是个村儿里出来的凤凰男,在婆婆家有绝对的话语权。但小慧和大雪的结局是一样的,也必须年年去婆家过年。

因为在凤凰男心中,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领着媳妇儿回家是让父母开心给家里长脸,天经地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还需要理由?

小慧也从没张罗过回自己家过年的事。只是每年三十儿,一个人在沙发从下午三点坐到半夜十二点,人家都在聊天喝酒打麻将,吵杂声大到电视里的春晚都听不见声儿。

‌‌“老公酒后睡着了,吃不惯的菜,听不懂的话,真想回家。‌”最让人心酸的是你过年去他家,他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以前过年要回婆家,是因为在男权社会里,男性是家里的顶梁柱,女人最多的义务则是相夫教子。婆家娶媳妇是给家里‌‌“添人‌‌”,要在亲戚面前长脸。

而女方家里则认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出嫁的女儿看到娘家的旺火会把‌‌“旺气‌‌”带走。所以,一些比较传统的老人坚决不让女儿在家过年。

现在可不是这样咯!

大部分8090后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宝贝,结婚又不是卖给你,凭啥过年必须去婆家?

再者说,现代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比男人更苛刻。女人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进得了卧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

除了这些,女人还要独自面对生孩子的痛苦,在丧偶式育儿中‌‌“既要当妈,又得当爹‌‌”

在买房和工作时,男人们哭着喊着要‌‌“男女平等‌‌”,共同承担,咋一到‌‌“过年回谁家‌‌”的问题上就开始讲传统了呢?

过年必须回婆家?直男癌们醒醒吧!大清早亡了!

当然,部分‌‌“直女癌‌‌”的做法也很让人无语。

‌‌“不和我回家就是不!爱!我!‌‌”作女们喜欢把什么事都往‌‌“爱‌‌”和‌‌“不爱‌‌”上扯。

当我听到这话是反过来问,‌‌“如果你老公也和你说‌‌‘你不陪我回家过年就是不爱我’,你咋回答?‌‌”

‌‌“男人才不会这么说!‌‌”

大男人这么说确实有点小家子气,但是女的这么理直气壮,是不是也有点‌‌“持宠而娇‌‌”(作)?

其实大部分家庭面对这道‌‌“千古难题‌‌”,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两家轮换

优点:相对公平,顾及双方感受

缺点:委屈求‌‌“全‌‌”,总有一方双亲守空房

在北京工作的小娜两口子都是独生子女,但俩人的老家一个在湖南,一个在安徽。不过,双方父母都比较开明,所以他们约好了,两家轮换着过年。

这样‌‌“平等‌‌”的方式谁也挑不出毛病,但俩人各自心中还是有些无奈和失落,一想起大过年除夕夜自己父母独自在家就觉得难受。

方案二:两边跑、大团圆

优点:两家人实现团圆

缺点:相处容易相住难,一夜回到解放前

有攻略就说了,其实很简单,婆家过年娘家拜年,四天男方家,三天女方家,这不就解决了吗?

亲,如果你老家是东北的,你爱人家是海南的,相隔大半个中国,你确定要把过年的时间交待在交通上吗?

还有人支招了,说双方父母接到一起大团圆或者出国旅游。

只能说你too young too simple 。

去年,我们一家六口聚在一起,不到两天,问题就来了。老公偷偷跟我说,他爹吃不惯我妈做的菜,油大太咸。我妈也觉得我婆婆说话太大大咧咧,不尊重人。我和老公每天都扮演和事佬的角色,比上班都累!

亲密无间这个词只适合你们小两口,两个大家族做到亲密有间才是王道。

出国旅游这种事,土豪请随意。普通小白领,一家六口春节期间的机票、住宿任何一样都能让你分分钟回到解放前。

方案三: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优点:分头尽孝,各不得罪

缺点:家人不理解,小两口被‌‌“分离‌‌”

现代婚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过年方式。

一年忙到头,到了年终才能跟父母团聚一下,两方老人的感情都要顾及到。第一次‌‌“分头行动‌‌”,双方父母肯定会感觉奇怪,一定会问怎么不一起回呢?

然而,平日里多打几个电话,多送点小礼物,节假日多一起回去看看爸妈,朋友圈不屏蔽爸妈,见面多聊聊知心话,父母绝对能接受你们的选择。

再说,现在人们的想法都已经这么fashion了,早已经不用非得把夫妻俩‌‌“捆绑销售‌‌”了。两口子一年到头都在一起,过年几天各自去陪陪自己的父母,这也是团圆啊。

今年‌‌“一封婆婆写给儿媳妇的信‌‌”火遍网络。

信的内容就是,婆婆自述是自己的原因,给不了儿子儿媳优渥的生活,所以过年去谁家让儿媳决定。

这‌‌“以退为进‌‌”的高阶收兵手段让大多数儿媳都‌‌“傻了眼‌‌”。

其实,‌‌“过年到底回谁家‌‌”不应该是一道拼速度拼嗓门的抢答题,我们不妨把它当做一道考验为人处世的选择题来做。

学学这位婆婆的方法,把自己的‌‌“难处‌‌”心平气和的跟另一半跟长辈娓娓道来,把‌‌“决定权‌‌”交给对方。以退为进,既能让对方从你的退让中得到尊重,又能在对方的回报中使自己获得满足。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