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每个人都逃不掉的消费陷阱

农历狗年春节来临,返乡或出游的人们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根据银联的报告,去年春节从除夕到正月初五期间,中国人光是银联刷卡就消费了3787亿元。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预计2018年春节期间的消费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整个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或将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

不过,当你在愉快地“买买买”的同时是否有思考过,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自己花钱买的每一件商品?如果答案为否,那么,购物的意义又何在呢?你的每一次不经意的购物,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让自己掉入了一个看不见的消费陷阱?

实际上,现在潜伏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确实有一个看不见的消费陷阱。在不知不觉间,很多人不幸掉落进这个陷阱之中。而讽刺的是,我们设置这个陷阱的原因,恰恰是以“经济发展”为不可辩驳的理由。

一、挤泡沫、打房价,最终还是为了拉动消费

进入2018年,除了消费的预期普遍增高,还有另一个数据也引人注意,那就是房贷的利率进一步上升。

据统计,去年四季度房贷利率平均5.26%,已经持续近一年的上升趋势,而在2018年1月,全国首套房的平均利率已经上升到5.43%,相当于基准利率1.11.倍,比上月上升0.93%。

从房贷利率从去年持续至今的不断上调,可以看到有关部门抑制房价泡沫的意愿。整个2018年,去资产泡沫的大方向应该也不会停下来。

在房地产泡沫被不断抑制的同时,我们发现消费在经济中占比的作用越来越大。据统计局数据,去年,中国经济的总增长中有58.8%都是由消费贡献。官方对于经济增长的宏观叙述,也由传统的“投资拉动”改为“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

这个叙述方式的细微改变,反映出了经济部门思路的转变,这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房价泡沫因为低利率而高涨的日子里,普通人年均工资买不了几平米的楼房,尤其一线城市的资产泡沫膨胀,造成了巨大的生活成本压力,使得普通人为了储钱买房而长期不愿消费、不敢消费。

因此,如果要充分释放普通人的消费能力,首先必须让房价不再像过去那样疯长。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存的下更多的钱用于消费。

此外,在稳住房价的同时,还得让那些买不起房的人们打消“储钱买房”的长期打算,愿意把手里的钱花出去。这就需要建立长期的公共住房制度。

我们看到,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尽快建设“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也就是所谓的住房长效机制。传媒接二连三的强调住房长效机制建设,可见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国家来讲有多么的急迫。

这有几分模仿新加坡的住房制度。在“新加坡模式”的住房制度下,昂贵的商品房是专属富人之间的买卖,而中下收入者普遍住进了福利性住房和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这些房子不会给住户产权,但却可以长期赋予其居住使用权。

这样做的最大作用,就是用提供住廉价房的方法,让占据社会大多数的中下层人士能够安心的工作,踏实的消费,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俗话说,“民无恒产,则无恒心”,但大部分人一辈子其实也积累不下什么价值昂贵的“恒产”,试问他们怎么可能安心消费?在无法改变大部分人没有“恒产”的情况下,用各种办法给予他们基本安全感,然后引导他们花钱消费,就成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方法。

在中国经济的巨大存量中,房地产在过去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两年前,地产总价值已占GDP的411%,远远超过国际水准。现在,要想把过度依靠地产的经济转变为“消费拉动型”经济,就必需要以各种手段从房地产中挤出一部分资金,让其流到消费领域。

住房的长效机制和各种抑制不动产泡沫的手段,都是为消费增长做铺垫的手段之一。

不过,仅仅如此依然没办法大幅提高消费。原因在于,中国的流动性依然很紧,人们的收入增长依然不够多。

目前的中国,逐渐进入了一个“缺钱”的状态,虽然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信贷创下新高,但是,流通中货币余额只有7.46万亿元,同比下降13.8%。人民币的货币流通性其实是在下降,人们手里真正能用来交换的钱其实依然很紧,与此同时,中国的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似乎还撑不起一个庞大的“消费型经济”。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中国人均收入有明显的增长,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比起08年金融危机时的15781元,增长幅度很大。

但如果横向比较,就会发现差距。中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当于同期美国水平的约12%、日本水平的26%、韩国水平的35%、英国水平的17%,大约等同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

如此低下的收入水平,仅仅靠从住房端“减负”显然不足以改变经济增长的模式。

二、透支自己未来的人,将掉进消费的陷阱

进一步促进人们消费的直接方式在于:增加负债。

道理很简单:如果现在的钱不够消费,那就透支未来的钱提前消费,以后慢慢还。人们从货币购买力的不断贬值的事实中学到一课:时间越往后,钱越不值钱。因此,欠钱的时间越长,随着货币贬值,还债压力就会持续减小。既如此,不欠白不欠啊。

于是我们看到,中国人对负债的态度这些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从贷款买房买车,到贷款上学与日常消费,按揭付款越来越流行。

长期这么下来,老百姓欠下了多少债呢?根据社科院《三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的数据,居民部门杠杆率延续着上升趋势,2017年前三个季度上升了3.8个百分点,居民的负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了48.6%。

这个比例甚至远远高于城镇居民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就是说,中国人爱存钱的习惯,正在逐渐被爱欠钱的习惯代替。

负债的数字当中,其实有超过一半的部分是被房贷占据了。不过,这个趋势未来很可能会发生改变,随着年青一代住房刚需的逐渐减弱,以及上文所说的“住房长效机制”的建立,以后在这个统计当中,纯消费的比例会不断提高,房贷的部分会慢慢减少。

最终,我们会欠钱购买越来越多不必要的商品,成为消费的奴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那些被裸照逼债的女大学生,还不起钱自杀的年轻人……所有看似个别的现象,其实都是“消费转型”的总体趋势下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你是否发现了一个悲催的现实:老百姓欠债的事实一直没变,改变的是债务类别。从过去长期的房贷欠债变成了未来的消费品债务。随着债务类型的改变,所谓的经济增长模式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但实际上,欠下巨款、吭哧搬砖还钱的从来都是同一拨人。

这一拨人,被消费两个字坑得不轻。

从买房买车,到买各种奢侈品,在社会功能上,“买买买”有一个巨大的作用,那就是以消费品来区分社会阶级。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概念是:用房、车、包、表、衣的品牌来评价一个人的社会阶层。于是,人们玩命的购买象征着“上流阶层”的商品,无以复加的来包装自己,攀比成风、享受成风,最后的结果就是债务成山。

然而,消费其实并不能实际上改变人的阶层,消费实际的作用,无非是产生了市场交换、推动GDP增长。也就是说,消费行为成为了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燃料”。

这有点像韩国电影《雪国列车》的情节设置。在雪原上奔驰的列车里,不同的乘客按照阶层坐在不同车厢,高级阶层坐在列车前端的豪华车厢,低阶阶层坐在列车末尾简陋的硬座车厢。

在硬座车厢的人,无论怎么努力、花多少钱疏通关系,都无法挤进前面的优等车厢。那么这些硬座乘客有什么用呢?他们的“作用”就在于为这列火车提供燃料。

当你花掉你手里的钱,就像是为火车燃烧的锅炉里添加了一铲煤,为火车提速,这其实就是在为经济做贡献。但是,这一笔“经济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废料”却需要你自己承担,那“废料”就是债务,需要你亲手偿还。

这就是消费者最可悲的地方。

政治学家拉斯基曾说过:“消费者几乎不采取行动来控制他们的环境……他们不表达自己的需求,只是等着商家来发现自己的需求,并且商家也只是在能盈利时才会来满足这些需求。”

这段话精辟地总结出了消费者长期被操控、被商家剪羊毛的特性。硬座车厢里的乘客,其实就是负债最多的消费者。

当经济发展已正式转变为“消费拉动”时,广大的消费者是时候长点心了。请在买买买的冲动爆发之前,先想清楚几件事:第一,我买的东西是否是我生活必须的;第二,我是否能在消费后依然保持不欠债的财务原则;第三,每一笔花出去的钱,如果视为投入,那么回报是什么?

你只有按照这个思路持续玩下去,才有可能在经济的游戏中避免陷入消费的陷阱。否则,等待你的命运就是成为火车锅炉里的那块烧红的煤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成为经济机器运转的炮灰。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