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微历史〗怎么能指望他们为正义发声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1. @shugeorg:此《明宣宗行乐图卷》是明代宫廷绘画中表现帝王生活的作品,描绘明宣宗朱瞻基便服檐帽在御园观赏各种竞技表演的场面。画面依次为:射箭、蹴鞠、打马球、捶丸、投壶及起驾回宫场景。各段之间,以宫墙或屏障隔开。此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2. 李幺傻:隋朝时,张允济担任武阳县令,有个外地人走路热了,把衣服脱在路边,起身后忘记了,走了十几里后,才想去没拿衣服,旁边的人说:你回去找吧,我们这里路不拾遗。这个人回去后,果然发现衣服还在原来的地方。为什么?张允济治下的县境,人人讲道德。千万别污蔑我们这个国家的封建社会。

3. 凤凰网历史:【长工忆“周扒皮”:子女不添衣服也要让长工吃饱】90高龄的周家长工王义帧不记得有半夜鸡叫的事,印象最深的是周家人比长工还早起的习惯。合格的庄稼把式,每天坚持自己下地,对长工还算不错:知道长工们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舍不得给子女添置新衣……这是王义帧认识的周春富。

4. @释不归:1955年,私有企业全面进行公私合营。百好炼乳是在1954年被公私合营的,基本就没创立者吴百亨什么事了,吴百亨当年毕竟也是为抗争英国炼乳而成立的公司,算的上是一个民族企业家,到现在这个故事还感动过不少人,就这么被非法剥夺资产,这样的下场真是令人齿寒。

5. @R2QQQAURjNJA8eu:什刹海每天都有人跳湖自杀。一天与小伙伴到积水潭玩,正巧赶上“捞河脏儿”的从湖里往岸边打捞自杀者的尸体,一次竟然打捞上来37具死尸。其中有一对老年夫妇,手腕与手腕用细绳紧紧绑在一起,直到打捞上岸也没解开。在积水潭的西面(一站地),是太平湖,老舍就是跳进太平湖自杀的。

6. 白介夫:这几乎是文革中自杀的人的共同特点,要么不留遗嘱,要么留遗嘱把自己大骂一顿,为的是不牵连家人。

7. 历史流:197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的评论员文章。称“《中国》大拍特拍中国落后的一面。该片中,闻名中外的红旗渠一掠而过,既看不到‘人造天河’的雄姿,也看不到林县河山重新安排后的兴旺景象。银幕上不厌其烦地呈现出来的是零落的田地、孤独的老人、疲乏的牲口、破陋的房舍……”

8. @suxinPL:中共体制内,很多斯德哥尔摩症患者,例如刘少奇遗孀王光美,她生前带着子女,每年两次和毛泽东的家人一起去毛坟拜祭。只要他们还是权贵阶层,即使是文革的受害者,没有反思体制之恶,而是尽情享受体制给自己眼前带来的利益。这样的人,亲情都可以不顾,怎么能指望他们为正义发声,为别人的苦难发声呢?

9. 1998年的元旦,赵萝蕤走完了八十六年的人生。四年后,那所身处闹市而幽静的四合院,“集建筑、人文、文物价值于一身”的文物古建,遭受了在推土机下被强拆的命运。现代文学史料专家陈子善先生珍藏了赵萝蕤曾经寄来的信件,信封上手写的地址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讽刺:这是一个多么善于丢弃和遗忘的民族…(萋萋葳蕤明明月——赵萝蕤)

10. @半造:苏联时代(1984-1989年期间)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