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我的年度汉字:乱

年度汉字的评选,在中国已蜕变为一种轻松的智力游戏,一些巧言令色之徒,借此找到了向官方谄媚的良机。他们所评选的汉字与民众的感受迥然相异,因其与人心世情无关。

我斟酌多时,在“二、迷、乱、新”中间选取了“乱”字。

我是在字的本义上使用该字的。权威的说法是,乱乃会意字,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反训为乱。流沙河却认为,乱训治,非反训,而是其本义之一,“多股细丝合成一线,对人而言是治,”“若对每股细丝而言,则是头绪被混乱了,这样,乱字便有消极的意思了”。(《正体字回家》)即治理与混乱,都是乱字的应有之义。

乱臣本是褒扬之词,周武王曾得意地说:“予有乱臣十人。”意即他有十位关系水乳交融的臣子。君臣和谐固然是好事,但对百姓而言,其乱臣之治理又如何呢?那么,因治而导致混乱,正好应了乱字的词义变化——由理丝而搓成一堆乱麻,乱臣就成了真正的制造混乱之臣。

治国理政,听起来不乏使命感、神圣感,但因决策程序、执行能力诸多问题导致治理不当,却会为国家招致灾难,让国民受罪。当政者先需扪心自问:国家治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自己及其既得利益阶层,还是为没有选票的普罗大众?如何治理?由谁来治理?

国民并非渴盼统治者设定一个标准的幸福生活范式,由政府强力包办完成,分发给自己,然后以滚烫的言辞感恩戴德。恩宠式的施受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压迫关系,施主通过给予受者好处而获得权力合法性认可。明白政府和国民正常关系的民众,只是希望生活在一个有法治保障,生命权、财产权和宪法规定的权利不受侵犯的国度,社会有秩序,人们有良知,官员为国民做事并接受监督;没有一个组织或个人可以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以强权损害他人的尊严,剥夺他人的财富。

时代不是可以用力规划、切割出来的,它的新与旧、好与坏要由生活其中的国民来评判。政府动辄以举国之力,随意决策,仓促上马,不计成本地进行各种浩大工程,这种呼风唤雨的权力大跃进工程,破坏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秩序,造成令人发指的浪费和穷凶极恶的腐败,不断恶化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张扬蛮横的权力系统,毫无例外地将一人之意志、好恶,鼓噪成全社会的效忠运动。他们自然不会顾忌民众的感受,亦无周全考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此起彼伏的大面积社会动荡。

这种混乱,指的是社会整体的状况,既包括秩序,也有人心。

政策朝令夕改,人们无所适从,普遍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最重要的冲突来自思想层面。自1979年所谓“新时期”以来所建立的思维模式,包括对国家与人民关系的认知,对新中国历史的重新思考,对世界文明潮流及格局的感知,对人生价值的发现,都已经融入一部分人的血液之中,他们对中国的走向拥有自己明确而坚定的期望,在新时代的转向中,他们惶惑不安,不愿放弃自己的正当理念。

当下,空头政治风行,强迫人们不断表态、站队、跟从,对清醒而有尊严的国民而言,他们已经越来越难以忍受。他们拒绝生活在政治覆盖一切的环境之中,要求一个可以自由思想、自由经营、自由生活的法治环境。

新主义遮蔽法治,治国者以统一思想行事,以为自上而下打通了思想,他们要办的事情就自然而然成了。他们过于迷信自己的顶层设计,视社会为可以刀砍斧凿的木头,视国民为没有个性与意志的木头人,所作所为都试图将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简化为一目了然的线性关系,以不可违抗的指令推动其行进。北京市面上四处可见一条醒目横幅,曰:向行动致敬,以拼搏为美。正是其强力意志美学观的赤裸宣示。

不幸的是,看似高效运转的高强度治理活动,这些天真而自信的组合拳,并未取得他们期望的结果,却已经遭致一系列严重挫败——他们窒息一切生机与活力的作为,正在激怒越来越广大的阶层和民众。老子有言:“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台湾学者王溢嘉先生的解释是,人为强力、刻意把持一定导致失败和丧失。习惯用强的治理者,不知何时能明白这一宇宙真理。

铺天盖地的标语口号和满街胡言乱语的劝善牌,泄露了这个时代虚弱的底气。道理犹如秃子头上的虱子:专制、威权无法与法治、民主共处,漫山遍野的文宣消灭不了人们对后者的顽强追求,二者之间的根本冲突,将会以当政者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来。

社会治理是一项柔性工程,善于调和,方得佳酿。在庞大的社会面前,学会谦卑、谨慎,治理才不至于进退失据,左支右绌。治大国若烹小鲜,火候,调料,想象力,缺一不可。霸王硬上弓,貌似不可一世,动辄即折。因治而乱,往往是威权主义的必然果实。社会生态系统本身具备自我调理的机能,一旦置于强力意志之下,无休止地刈割、斧凿,剩下的便是一具失去活力的僵尸。一道道威严的指令,或许满足了主宰者的某种掌控欲和虚荣心,但他们并未真正控制、驯服社会,事实上,暗流汹涌,随时酿成惊天事变。

小区电梯里,一年轻父亲念叨着里面的招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四五岁的女儿问:爸爸,老师非让我们背,背它有什么用?其父不敢正面应对,只是说:老师让背,你就背吧。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