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1】

《外婆的道歉信》

[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这是我读到过的关于孩子的最完美的故事,没有之一!

与他的第一本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一样,巴克曼似乎尤为敏感于捕捉与描写某一类性格特殊(或者说怪异也不为过)的人群,且入木三分。老男人欧维是这样,小女孩爱莎的外婆亦是如此。

同时,巴克曼还极其擅长(很可能是痴迷)于构建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通过看似荒诞不羁的人物刻画、搞笑生动的剧情铺排以及荒腔走板的对话设定,将平凡生活的哲学不露声色地传递出去。毋庸置疑,这是件挺不容易的事儿。要做到,很难。但若真做到了,便是难得。

更难得的是,巴克曼笔下的文字是极尽简单、质朴的,通篇读完竟没有一处复杂、生僻的字眼,遣词造句的手法亦尽可能地摒弃繁复、冗余的修辞,是最朴实的小说语言。

然而,这样的朴实却丝毫不影响本书成为一部好的小说,因为它具备了好小说应该具备的所有标配——作者所塑造的人物的生动性、贴合大众生活的真实性,以及揭示生命意义与真谛的现实性。

而能够将虚幻世界与真实社会如此巧妙而紧密地黏连在一起,所依靠的绝不是鬼斧神工的写作技巧和文字创作的经验主义,而是作者心中至深的温柔与细腻。

真希望每个人都会去看。特别是大人们。特别是那些有孩子的大人们。

【2】

《步履不停》

[日]是枝裕和

小说围绕湘南海边‌‌“横山一家‌‌”一年一度的团聚,以男主人公‌‌“良多‌‌”的视角展开。

主线描述了短暂一日的相聚时光,通过闲常相处与对话刻画出不同家庭成员细腻而鲜明的人物性格。同时辅以多条分线,插叙了这个家庭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大哥‌‌“纯平‌‌”的亡故事件,将平凡背后的浓情轻描淡写地烘托出来。

全书通篇皆是简单的白话,未加华丽辞藻修饰,也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所谓‌‌“金句‌‌”,可以说是异常地质朴。但那些暗藏在平淡文字之下饱满而真挚的深情,剥落矫饰、洗尽铅华,却是极为动人、深刻的。

这是是枝裕和的功力。有一些人,仿佛就是有这样一道魔力,可以把日常叙述娓娓道进你的心里。感觉也没使什么气力,但就是被轻易推动了。

‌‌“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但是,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的来不及,我们的人生才完整了意义。

也正因为我们的人生有太多来不及,故而前路未远,步履不停。

【3】

《乡关何处》

野夫

有别于大多数流行市面的书籍,野夫的文字自带定义明确的属性,像匕首,一刀见血,见血而封喉,且是那么地直截,直截而不婉转。

与此同时,他的笔触还有些许反骨——在所谓的和谐社会常被这样那样的主义人士称之为‌‌“消极‌‌”——像野蜂,尾刺杀敌,杀敌而自损,却是那么地决绝,决绝而不踟蹰。

读野夫的文章,说实在话,过程感受是极压抑的。那些好似用尽了气力书写下的文字,重如铅块,压在心头,像要摁出血来。

无疑,野夫是刚烈的,他的字也是刚烈的。那些不惧怕伤口疼痛淌血的反复剥痂,粗粝而坚决。

同时,野夫又是孤独的,他的字亦是孤独的。在这个世间,他少有陪伴者,更惘提同行的人。

很高兴,这个时代还有野夫这样的呐喊者。

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成为野夫,也不是任何人都成得了野夫。

【4】

《孤独,怎么了》

[加]艾米莉·怀特

在书中,艾米莉从孤独来袭谈到孤独的真相,继而探讨了适应孤独的方式以及疗愈孤独的解药,并最终接受了孤独的陪伴,与之握手言和。

不可否认,它有一点心理类书籍共通而难免的枯燥感,不怎么容易进入。但还是值得一读的。

当然,如果你早已习惯了孤独相伴,甚至万分之享受孤独所带来的愉悦,那么,也许你并不需要它。

只不过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发自内心地讨厌孤独吧。无论他们是否真正意识到并认清了它真实的面目。

而在此种情况下,或许这本书能够派上用场。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

‌‌“即使逃不过孤独的魔掌,至少我能认清它的模样。‌‌”

【5】

《给青年诗人的信》

[奥]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读里尔克写给卡卜斯先生的十封信,与其说是在谈论诗歌创作的心得,不如说是在探讨关于人生价值、生活以及爱的真理。那些言辞恳切而真诚的话语,正如根之于树木、氧气之于生命,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任何一个人都理应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即便它晦涩、难啃,没有所谓闪着光的金句,也无法阻止它成为一部经典。

这一点,真正热爱文学或深切为自我存在负责的人,一定能够懂得。

挤一点时间给诗吧,哪怕不会写,那就认真地读上几首。只消片刻的须臾,或许你会发现,另一种不同正悄然发生,继而欣然流动。却也不是强求,更不会言之凿凿地危言耸听,只不过觉得,错过了遇见美好事物与真实自我的机缘,还是会有一点点可惜,以及一点点形而上的危险。

【6】

《巨流河》

齐邦媛
太多人推介邦媛先生这一册。

满腔热忱,实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浓稠、滚烫的爱国情绪,只是如今渐渐濒临微缩成逡巡于文艺小资浪潮中极小众且稀有的一尾洄鱼,很有些特立独行的反时代况味。

只是于我,史实荒盲,政见浮浅,做不及心怀天下,便更愿意找寻别的通道进入。比如先生读写脉络的生长,比如流亡途中无关战乱的索事叙述,再比如笔墨寥寥却珍贵无比的,年少的情与爱。

文如其人。先生质地朴素,所描所写皆如蜉蝣、绿藻,初初探身无察无觉,却是在某一个隐晦的时刻,莫名被包覆了周身。情绪顷刻炸开来,躲闪不得,猝不及防。

先生当年,关于青春懵懂情啊爱呀,鲜少字句。好像烽火狼烟的背景之下,一切皆应以家国天下为先,儿女情怀需得避嫌,且得在皮肤之下藏妥、掖好。偶尔不小心露出了头来,便甚感不妥,羞恼万分地要赶紧塞回去。然而就是那一丁点儿的羞与涩,对读者而言,却当真是如获至宝了。

‌‌“我出去,看到他由梅林走過來,穿著一件很大的軍雨衣。他走了一半突然站住,說:‌‌邦媛,你怎麼一年就長這麼大,長這麼好看了呢。我跟著他往校門走,走了一半,驟雨落下,他拉著我跑到範孫樓,在一塊屋簷下站住,把我攏進他掩蓋全身戎裝的大雨衣裏,摟著我靠近他的胸膛。隔著軍裝和皮帶,我聽見他心跳如鼓聲。只有片刻,他鬆手叫我快回宿舍,說:‌‌我必須走了。

這一年夏天,我告別了一生最美好的生活,溯長江遠赴川西。一九四三春風遠矣。今生,我未再見他一面。‌‌”

正是这一段,那爱之初纯粹饱满得仿能挤捏出汁水的葱嫩,是坚砺顽石,是黑夜焰火,是晴空机云,在诞下的那刹,搏命迸射百万伏特之光亮。直视过后,叫人瞬间失明。所有感慨追惜一应随了那一句‌‌“春风远矣‌‌”,陡然飘落去。

【7】

《送你一匹马》

三毛

是再读的旧书了。只不过因着是三毛写的,就天然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神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翻开,好像都绝无一星半点的不合时宜。

清明节后回程,带了这本《送你一匹马》在高铁列车上断续地看。读到《梦里不知身是客》这篇,有种万分欣喜的相熟感油然而上心头。好似久别重逢一位善歌的老友,听她又一次吟唱起曾百般万般触动过我的旋律,滋味无与伦比,遂忍不住拿笔大段大段地划上,当做第一次遇见一样。

‌‌“我喜欢,将读书当作永远的追求,甘心情愿将余生的岁月,交给书本。‌‌”

多么顽固的一记吶喊!当真是太对我这偏执狂的胃口!

也便是心生感慨:当真是居家旅行必备之良品!

【8】

《池莉诗集·69

池莉

‌‌“洁癖人人都有染上

或轻或重

只不过有人不停地

擦洗自家地板

有人不停地

清洗他人‌‌”

整本诗集里最喜欢的一首(《洁癖》)里最为戳心的一段,也曾转发在朋友圈,并做自省之警句。

联想到很多,比如我们打小耳提面命的教育,又比如究竟是要求他人还是改变自己的话题。顺便也想起,小孩子总是很喜欢问‌‌“为什么?‌‌”,但大人们却酷爱规避正面回答,往往顾左右而言他。

于是我猜想,很多时候吧,大人们其实不是不愿意去解答的,而是他们也解答不了。因为他们也是打小被耳提面命过来的。而当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兴许也一定是问过很多的‌‌“为什么?‌‌”的,只不过被彼时的他们的大人给糊弄过去了,又或者是被大声呵斥着呛了回来,‌‌“不许再问!‌‌”。然后,久而久之,小孩子们也就习惯了,跟着慢慢变成了一模一样的大人,转头再去照本宣科地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而这样的死循环,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9】

《斯通纳》

[美]约翰·威廉斯

碌碌无为的平凡人生究竟值不值得被一次次反复经历?

索然无味的寡淡生活除了坚持平庸到底还要期待什么?

我想,这两个问题,大抵就是作者通过斯纳通的故事所要研究与探讨的课题。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参透其中的奥义——或者说,是不曾思索过。

而这可能也是这本书为什么在蒙尘半个世纪之久再度重回大众视野后的今天依然不适合被广泛阅读的原因所在。

但我还是坚持要给它打一个响亮的高分。只因为它唤醒了我身体里沉睡的困兽,并让我在面对势不可挡的困难和势不可挡的注定时,不再惯性本能地选择绕道而行。

【10】

《我循着火光而来》

张悦然

因着少年时代读青春文学的惯性,每一次悦然小姐出新书,还是会第一时间买下来。即便阅读的口味已经改变,不再耽溺于有关情爱矛盾的文学作品,但这种类似于巴普洛夫定律的条件反射还是在身体某处霸占着一席之地,伺机而动。

可我并不担心什么,也不羞赧于承认那仅剩一点的垂死挣扎的青春。何况,它只不过是很偶尔地才会偷跑出来一回,放肆在裸露的肚腩上撒一把野,很快又会钻回心里的那个角落去。

相较于去年夏天出版的《茧》,这本书显然更‌‌“张悦然‌‌”。前者带来的突破无疑是崭新的刺激,我很喜欢,但对于喜欢她的大部分忠实书迷而言,可能还是更接受张悦然‌‌“招牌式‌‌”的情爱小说吧。

然而,这竟没有什么不好。要知道,形成并延续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字风格,同时还能为数量可观的一部分人所喜爱与追逐,便已是莫大的成功。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