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修改议事规程 制造橡皮图章

立法会建制派修改议事规则,借杜绝民主派拉布之名,塞进私货,自断经脉,阉割立法机关监察行政机关的权力,一旦通过,立法会必沦为政权的橡皮图章。

近年来,大白象工程日多,由港珠澳大桥到高铁工程,不符经济效益,还一再超出预算开支,而行政机关一味执行中央意旨,由强推高铁一地两检到中小学爱国教育。这些恶例在在显示,一个由中央钦点再由小圈子选举产生的政府,已经离民心民意民情越来越远,立法会理该争取更大的监察权力,以维护市民利益才对。

但讽刺的是,立法会在那些小圈子功能组别代表和亲北京政客组成的建制派主导下,不思进取,却反其道而行,不但配合施政,凡政府议案都支持,更主动改变议会规则,割让监察权力,罔顾公众利益,只求政府无后顾之忧。

今次修改议事规程,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提高调查门槛,立法会日后将难再设立专责委员会,调查公众关注的事情。过去建制派议员自甘堕落,充当政权的救火队,即使民意支持立法会调查前特首梁振英收受UGL 400万英镑一案,他们也全力拉倒民主派议员的提议,否决成立具法定权力传召证人的专责委员会。

由于同意的议员者不及半数,民主派议员只有退而求其次,集合超过二十名议员的支持,立法会才组成没有法律权力的调查委员会,效果当然大打折扣,但总算聊胜于无。

遗憾的是,今次修改议事规则连没有法定权力的委员会也不放过,日后必须有三十五位议员支持才能成立。换言之,建制派议员紧握否决权,除了对民主派不利的事情,休想立法会会调查政府施政错误、官员败行问题。

过往无须过半议员支持便可开始调查,是有见于二十名议员的代表性已经不少,代表相当部分的市民有此诉求,故此有关议题值得立法会展开调查,以释除市民的疑虑(如行政长官是否行为失当),也不失为民意机构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办法。如今立法会自行堵塞这种途径,不仅代表其调查的功能败坏,更反映议会可以无视市民的关注。特别当直选议员提议的调查被否决,他们即使不到议员半数,却代表了议会外过半人口,不容许立案调查,只能说是社会上的少数僭夺立法机关的权力,以压制社会上的多数。如此下去,立法会只是权贵专政的工具,有何合法性可言?

更讽刺的是,建制派的双重标准实在叫人吃惊。他们一面提高启动调查的门槛,表面上辩说这样做才能代表立法机关多数人的意愿,但另一方面,为避免大会流会,建制派罔顾《基本法》的要求,罔顾法律顾问的意见,也要修改立法会大会的法定人数,由35人降至20人,无须再讲什么代表性了。

现时四十多位建制派议员,日后只须一半人轮流出席大会,便符合法定人数,再到表决时齐集投票通过,就大功告成。过去民主派通过议会拉布,或者点算与会人数不足而导致流会,也许会诱使当权者稍出让步。但新规则通过后,他们连听取反对意见也费事,议会冲突只会变本加厉。

由九七前通行到现在的议会规则,其实是要建立一套制度,令多数派在议会内谦卑行事,也鼓励不同派别更多交流,求同存异,不能因为占了多数席位便横冲直撞,为所欲为。例如立法会主席即使由议员选出,但欠缺全港的代表性,也须尊重其他议员,因此主席不是议会的领袖,只充当协调的角色,不能限制议员提案和辩论,以增加协商合作的空间。

到今日,建制派努力把议会规则变作专制工具,来替政府施政保驾护航,再无原则可言。修改后的规则,增加主席的控制权,削弱议员的监察力,都不外是让这批社会上少数人的代表占据立法机关多数席位之后,更有力地压制在议会内占少数却代表社会大多数的民主派。

可以预见,倘若不幸无法制止修改议事规程,立法会将沦为政府的自动提款机,任其挥霍,向商界倾斜,更为北京效忠,而刻意箝制港人的恶法如国家安全立法之类,势必如脱缰怪兽,为患香港。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