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汤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呼市西口子就有食品公司和冷库了。记得那时如果有熟人,就能走后门从食品厂买到汤油。所谓汤油其实就是食品厂煮肉时从锅里撇出来的浮油。食品厂煮肉的锅非常大,能放下一头牛。煮肉的灶是抽风灶,烟囱非常高,烧的都是大同兰炭,火力非常强。动物被剥皮肢解后,除去头蹄下水,便被扔进锅里用沸水煮,当然调料咸盐是少不了的。凡是肉都有油脂,煮沸后,油脂及污垢融化后就会漂浮在锅面上。要是搁现在肯定倒掉了,也许会卖给制作地沟油的贩子。但在那个清汤寡水的年代,人们饥肠辘辘,那可是至宝呀。

锅面上的汤油漂浮的多了,煮肉的师傅们就会用勺子把浮油撇在桶里。每天自早至晚地煮肉,汤油自然非常多,有时几个汽油桶都放不下。这些当今的废物、那时都卖了好钱。

凡那时去过食品厂的人,都会有深刻的记忆。提着各式铁桶的人络绎不绝,都是经人领来或写条子介绍来的。汤油论斤卖,好像才几分钱一斤。关系硬的人,给你撇浮上的;关系差些的,勺头一圪搅,下面沉淀的水就上来了。水分大的汤油拿回家还要继续熬,把水分彻底蒸发干净,这样的油脂才能用来炒菜。

不知为何,汤油的颜色总是黑呼呼的,回想起来有点恶心。现在分析,一定是肉不够干净所致。肉被工人们在地上拖来拖去,上面沾满泥土,入锅时并不清洗。那时的人因为饥饿,健康意识并不强。人一旦饥不择食,卫生就放在其次了。其实中国人变得金贵起来没几年,要不旧皮鞋制作食用胶,国家咋会在1992年批准了专利?

买汤油要用铁桶,铁桶挂在自行车的车把上。回家时,需要小心翼翼地、慢慢地向前推。否则桶就会摇摆,汤油就会溅出来。汤油买回家的那天,是全家的盛大节日。因为汤油不管用来煎煮什么,味道都好极了。

后来,我家自己也熬过汤油。1968年的夏天,因为舅舅从老家来,粮站供应的油几天就吃完了。聪慧的父亲从旧城买回了一副羊架子,回家打断后,放在锅里慢慢地煮。随着锅里水的沸腾,一个个滚珠大小的油珠儿飘了起来。小油珠又慢慢地汇合,形成了大油珠。父亲站在灶前慢慢地观察,不时用小勺轻轻地把大油珠撇在了碗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临近午间,这个羊架子竟然撇出多半碗的汤油,母亲和妹妹们看了都欣喜万分。这半碗汤油我们足足吃了半个多月,应验了伟大领袖“卑贱者最聪明”的最高指示。

近年来,食品研究人员的实验表明,煮肉时会产生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突变性物质。这种物质的形成分为延缓期和活性期两个阶段。延缓期大约是4个小时,就是在开始熬煮肉的4小时之内,肉汤中很少有致突变性物质生成;4小时后为活性期,汤中逐渐有致突变物质生成。

食品厂煮肉的老汤是经年不换的。汤少了就添水、加盐、放调料。肮脏的汤油更是在锅里不断地沸腾,至于产生何种物质,那时没人去关心它。尤其出身不好的人,政治压力重于泰山。求死尚不得,谁还期望活到高龄呢?现在的人有些少见多怪,吃一点地沟油就呜哇乱叫,我实在难以理解。国之有难、匹夫有责,差不多就行了,大家都不想早死,社保就不堪重负了。

2012-05-29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