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215:豫中会战是败仗但并非一溃千里(1/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二百一十五(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三十五)

这是豫中会战的最后一篇了,主要说说整个会战的意义。

豫中会战目前为止,没有一本正式出版的战史,这是一种反常的行为。但其实理由很简单,这方面的审核严格,不允许民间出版。

其实写过豫中会战的人应该不少,天涯上有个哥们就写完了全文,但一样没有出版。

以往我们说,豫中会战是中央军见到日军就跑,37天丢失38城,汤恩伯的部队不去打日本人却残害老百姓,河南老百姓帮助鬼子打中央军。

这些说法都不符合历史的现实。

这些歪曲历史的东西,基本来源于当年的政治宣传。

在1944年,我们已经很明白日本一定会败,那么中日的矛盾就是次要的了。主要的矛盾,成为国共争夺天下。

那么,从此时开始,应该尽量削弱国民政府的实力,扩大的自己的实力。

所以,在整个豫湘桂会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并没有发动任何较大规模的牵制性攻击,也没有百团大战那种破袭。

同时,八路军新四军均派出骨干部队,跟随日军前进的脚步进入所谓的沦陷区,扩大自己的实力。

这种行为今天来看容易理解,也符合争夺天下的布局。但政治上尤其舆论上却不好听,因为毕竟国军在和日寇拼死决战。

所以,宣传上就有所侧重。豫湘桂会战的长衡会战,一个衡阳死守了四十多天,打的挺不错,没有办法太黑。而桂柳会战打的很烂,但又是我党朋友桂系军阀主要打的,这也不方便太黑。

那么,豫中会战自然就是宣传攻击的重点。

其实这些宣传仍然是40年代的水平,千疮百孔,自相矛盾。

即便诸位读者不看萨沙的东西,仅仅拿出一本单纯介绍豫中会战的纯战史资料,你从头到尾读一遍,也会明白这些基本都是瞎说。

萨沙这篇就简单的概述一下,作为豫中会战的结束。

第一,日寇为什么要发动豫中会战?

是为了所谓一号作战,也就是我党所说的豫湘桂会战。一号作战的目的,是打通大陆交通线。

在1944年,美军已经逐步杀入日本的内防御圈。日本军部认为,海上交通线可能会被切断。日本无法通过以往的船运得到东南亚的战略资源,失败也就是必然的。

那么,如果能够建立一条从朝鲜经过中国东北横穿中国大陆到东南亚的铁路,就可以作为海运的替代。

想要打通这条铁路,就必须首先打败河南地区蒋鼎文第一战区,打通平汉铁路河南段。

这就是豫中会战的直接原因。

第二,打通大陆交通线究竟有没有意义?

显然,这是毫无意义的。

一个基本常识就是,任何一支强大的占领军,都难以保证横穿中国的铁路。这条铁路南北跨度超过3000公里,横跨国军多个战区和敌后战区,面对国军少说几十万部队。以日军区区一百万部队,是绝对无法有效保证的。

况且,此时中美联合空军已经非常强大,单靠轰炸机就已经可以轻松炸毁众多铁路桥,尤其是黄河铁桥,彻底切断铁路。

换句话说,一号作战,包括豫中会战是毫无意义的。

第三,日本人是傻蛋吗?

表面上不是。军部的命令是打通陆上交通线,但冈村宁次之流的目的,却是重创国军主力,迫使国军屈服投降。即便国军不投降,也是所谓柿子捡软的捏,日本找比自己的弱的对手打,既可以保证国军短时间不会反攻,也可以鼓舞日本民众士气。

显然,这种想法是荒谬的。

就战略上来说,无论如何重创国军,都属于莫名其妙。即便中国被日本占领,国军被歼灭,也不能改变日本本土就要被美国占领的事实。

那么,即便中国投降,日本最终仍然是战败,那死拼中国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不积蓄力量和最有威胁的美国拼命?

所以说,这是日本军事高层特有的短视行为,到了荒唐的地步。

第四,本来是打通豫中平汉铁路,为什么变为歼灭第一战区国军主力?

这又是侵华日军私下的变通。

日本军部的目的只是打通平汉铁路,击溃国军第一战区可能的反击,确保铁路的安全。

按照这样战略,打通平汉铁路其实用不了多少兵力,也不会花费太长时间。

事后看起来,日军实现以上目标,出动五六万部队,花费一个月就足够了。在美军咄咄逼人,东南亚、南亚、太平洋连续惨败的时刻,不应该拿出太多人员物资从事这种不相干的作战。

按照日本军部的战略,使用较少的兵力和火力是比较务实的。

不过,侵华日军主要目的始终就是重创国军,试图让国军屈服,为此不惜使用重兵和漫长的时间。

日本军部的首要目标是打通铁路,但侵华日军却变为首要歼灭第一战区主力,而打通铁路成为次要目标。

此次,侵华日军调动如此强大兵力,甚至出动精锐坦克第3师团大部和大量空军,目的就是歼灭第一战区的国军。

第一战区国军兵力也不算少,还有汤恩伯13军这种一流部队,一旦被歼灭可能对国军有着较大影响。

第五,此战中国能够打赢吗?

答案是不能。

此战敌我力量悬殊。日军前后使用16万部队,装备大量重武器,包括著名的坦克第3师团。日本方面自己的资料,坦克装甲车就有高达691辆。

这些日军部队的素质,也许不如抗战前两年那么好。但他们均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正规军,装备上相当不错,不是国军可以相比的。

以抗战初期来看,在较为复杂地形的防御战中,日军出动16万大军,国军至少需要2倍兵力,也就是32万才能够有效防御。

那么,国军有多少兵力呢?

第一战区分为豫中和豫西两个部分,总兵力是28万人。其中豫中汤恩伯的部队相对比较精锐,有14万兵力。汤恩伯主力是以13军为核心的中央军第31集团军(下辖3个军),其余的部队战斗力都很平庸,诸如黄河第一线的几个师都不怎么样。防御中牟县城的暂15军1个师,竟然还是倒戈过来的伪军。

另外,就是蒋鼎文的豫西国军,约14万人。相比汤恩伯,蒋鼎文麾下除了刘戡军团的2个军是中央军以外,其余均是战斗力低下的杂牌军,包括豫西地方部队、川军、陕军、河北民军等等。相比起来,蒋鼎文的实力比汤恩伯要弱的多。

那么,这28万人,能够对抗日军16万人吗?

当然是不行的。

上面说过国军需要32万才可以和日军对抗,前提是较为复杂的地形,比如豫西的地形。

但日军进攻的主战场是豫中平原。这里一马平川,便于日军发挥火力和机动性优势。

根据二战统计,平坦地形八成伤亡是火炮造成。但国军只有轻武器没有什么炮,在平原上就算3倍优势也不是日军对手。

日军在豫中会战开始虽没有使用全部16万兵力,但也有10万大军,而且分三路夹击。

以汤恩伯的14万部队,无论如何也不是对手。现在看来,豫中平原丢失是必然的。

即便将蒋鼎文在豫西的14万主力全部调到豫中,也不可能获得会战的胜利。

况且蒋鼎文的豫西部队,还被日军部队隔着黄河牵制。日军和蒋鼎文主力部队在近300公里的黄河两岸对峙,近在咫尺,防御尚且兵力不足,根本不可能大规模调动。

换句话说,豫中会战如果强行要求保住豫中平原,是不可能的。

正确的打法,应该就像汤恩伯建议的一样,放弃豫中平原,将部队收缩到豫中西部嵩山地区进行攻势防御。如果敌人兵力不大,目的只是扫荡或者打通铁路,就可以集中兵力进行反攻,收复失土。

如果敌人兵力雄厚,目的又是围歼豫中地区汤恩伯主力,必要时候就立即向西撤退,防御洛阳为核心的豫西第一道防线,如果再守不住,就撤退到豫西伏牛山地区。

这里地形非常复杂,国军可进可退,可攻可守。代价就是豫中地区会沦陷。

即便死守豫中,最终豫中也是会沦陷,主力还会被重创,得不偿失。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