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湖南宁乡县大跃进纪实(4/10)

1960年6月25日,宁乡县委第一书记李学良在《我对“三反”运动中所揭发的问题的检查》中,这样笼统地说到:

“从初步所揭发的材料来看,参加黄材水库建设的948个大队以上的干部,其中打人、骂人、违法乱纪的达117个,占干部总数的12.4%。他们共打人1305个,其中因打死亡的23个,打伤失去劳动能力的9个,打后还未痊愈的28个,因不遵守禁令被关和劳动改造的198个,受迫外逃的157个,兵团干部乱搞两性关系的73个。在追求工程进度和非法促使民兵劳动积极性时,他们除了兵团成立‘劳改队’、禁闭室,威胁民工,和成立画彩脸‘专业队(组)’,强迫化装开脸外,还公开提出七不准,即不准在工棚吸烟,不准在路上打眼眨,不准在工地屎尿,不准在工地喝茶,不准在工地上歇气,不准行动迟缓等等。不执行,就得提出他的车子(民工运土的独轮车),拿去扣除工分。民工们怕提去车子,屙屎尿都把车子带去厕所里,夜里睡觉也用绳子把车子捆到人的身上或脚上。工地党委负责人张瑞梅,看到情况有些紧张,便摇身一计,再次布置:提车子不好,那会引起团与团之间不和睦。取他们的帽子,取去既受冻,每顶要罚五分工,双管齐下,提车人才更会伤心。结果,提车子之风停,取帽子之风又起,上面布置每顶帽子罚五分工,下面便扩展到五角钱,弄得民工恐慌不安,好些民工因违背‘七不准’的规定,取去帽子无钱赎取而硬着头皮受冻。青山桥兵团民工被人取去的帽子三百多顶,现在还有八十多顶未赎回去。”

各级干部为争先进,争上游,不仅打人之风盛行,而且还扣饭罚饭。到1959年、1960年,本来粮食就少得可怜,再一扣饭就要了民工的命。

工地上打人的花样有:拳打脚踏,皮带抽,车扁担砍,跪石头渣,推磨(打人者围在四周,被打者在中间被推来搡去),绳捆索绑,吊打,吊石磨,扯头发,抽耳光,挂黑牌子,晒毒日头,冬天脱衣示众……

社员们吃不饱,穿不暖,一天苦战十四五个小时,有的甚至一连大干24小时不休息。工地口号是国人尽知的名言:“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革命不怕死”、“死了我一个,幸福千万人”。后来从工地上下来的民工,大约六七成都得了浮肿病和干瘦病,肠道病等,死人也不少。

新沩河工地问题也是骇人听闻。据1961年县委书记李学良《我对“三反”运动中所揭发的问题的检查》透露:

工地“十三个兵团中,就有四个兵团的十七个大队84000个民工,其中被打的1289个,他们被打自杀的有68个,打伤失去劳动能力的17个,打后还未痊愈的105个,被劳动改造的58个,受迫外逃的134个。他们之手段,有的更为毒辣。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就会一目了然的。这次所揭发出来的阶级异己分子汤能德(原坝塘公社党委副书记),在新沩河渠道坝塘兵团住政委时,从去年十二月至今三月份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施用打、斗、捆、吊、撤职、脚踢、游行、喊娼、冲罗、做道场、披纱戴孝、火烧屁股、杀流水四娘(用篦削尖钻屁股)等12种毒辣手段,亲自毒打民工35个,罚跪的17个,逼死人命1个,非法撤职教导员9个,斗争总支副书记7个。在他的恶劣作风的影响下,全团4100个民工,被斗打的民工达342个,因打致死的7个,打伤失去劳动能力的13个,因打、斗外逃的104个。自己懒得动手,还一手培养资本主义分子之子宋德宗为帮凶打手,与违法乱纪分子赵宗伏(原坝塘公社总支书记)、谈桂龙(原坝塘公社党委委员)等人,结成残害群众集团,群众痛之入骨,称之为:汤是‘汤都天’、赵是‘赵阎王、’谈是‘谈都督’。工地党委发现汤有点问题,不但不深入调查了解,火速制止,反而错认为汤是”干劲冲天“、‘有办法’、‘有魄力’,历次评他为工地特等模范,给以奖励和支持,工地副指挥长张胜全(县农水局长)还来自带着工作组,深入场所兵团,以总结政治工作为名,介绍、推广他的办法,影响极坏。我们现已将汤依法逮捕,交给了政法部门法办。”

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下汤能德之流残酷无比的刑法——“杀流水四娘”。

1960年1月的一天,地冻天寒,朔风刺骨。一个民工因衣薄裤单冻病了。但干部说是装病,他只好抱病上工地。人病了,推起土车也就跑得慢些。汤能德看见了,上去一脚把车子踹翻了,又踢了几脚,把他踹倒在地。

这个民工气不过,爬起来就骂。

汤能德马上喊来几个民兵,把骂他的民工摔倒在地。他抄起一根削尖的竹蓖片,让人把那民工捆起来按住手脚,扒掉裤子,竟将这根长约2尺的竹蓖片,猛地从这民工的屁眼里捅了进去。然后,搅上几转,用力往外一拔,立时血屎迸溅,流水落花。

“杀流水四娘”者,血屎飞溅,流水落花。此刑取名于此。在汤能德之流手中,遭此酷刑的民工,不只一人。

当年国民党特务机关在重庆设渣滓洞,对共产党人用竹签钉手指头,比起汤能德辈干部们“杀流水四娘”之类的刑法,又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水利工程上干部打人、骂人、强迫命令、违法乱纪事件,黄材水库有,新沩河工地有,其他大小水利工程也是普遍发生。

夏铎铺公社1959年修香山冲水库,调了8000多民工上阵,党委委员周重友在工地上当副指挥长,他带头打了17个民工。结果吊、打、罚跪在这个工地上形成风气。

1960年6月7日,中共宁乡夏铎铺公社委员会,中共湖南省委“三反”试点复查工作组向上级写了一份材料:《关于夏铎铺公社开展“三反整风”运动情况的报告》。报告列举了工地上干部残酷施刑的情况后,写道:“现在回忆起关子冲修水库的情形,还有人感到心麻肉跳。”

双季稻化、四季稻化

1958年宁乡水田面积为114.29万亩。宁乡县地势的特点,对种稻很有影响。全县地势由西向东依山、丘、岗、平地四级倾斜,东北地平开阔多良田,东南丘陵起伏,西南北三面高山环绕,地势、气候差别大,而山地、丘陵岗峦占75%面积,山高水冷;平原只占20.76%。水稻一般在平原种植一季,产量一般在亩产四五百斤。

当时上级提倡“双季稻化”。宁乡县委的口号是:“山高比不上人的志气高,地冷冷不了人的火热心;晚稻插上沩山顶(宁乡最高峰,海拔1070米),敢叫‘麻谷’上九天。”

宁乡素来只种一季中稻,后来试行推广双季稻。1958年县委布置全县必须实行双季稻化,这年全县插上双季稻70.1万亩,结果平均亩产粮食只有80多斤,比1949年还低二百多斤。连那些插一季中稻也得抢火候的高寒山区,也得全部插双季稻,结果许多田里只见长草不见结谷,颗粒无收。

那年月,上级领导瞎指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干部脑袋一发热,想出一个新花招,立即发指示下命令。县委书记何长友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三季稻”、“四季稻”的高论,立即通知各公社干部大力推行。还强调要“战天斗地,人定胜天”。县委的指示似乎尽是道理:让一季水稻长80天。二月下谷,五月收割。80天一季,全县产量翻四翻。

各社如奉圣旨,想也不想,大力推行试验田。结果冰天雪地谷种下田,别说高产,全县几百万斤谷种下田,连个谷芽也没冒。“四季稻”别说四季丰产,十几万亩田中,稀稀拉拉没几颗禾,全县减产几千万斤。

公路大道化、运输车子化

1958年6月,县委下令运输大道化,车子化后,全县出动三万多劳力,抢修大道。为此扯掉稻田中的禾苗五万多亩,砍伐林木三万多立方米。三万多人辛苦忙了几个月,田里的庄稼没人管,没人收,县委下令:“路不修好,不下火线!”

大炼钢铁,矿石,燃料运输,曾是全国性的大问题。为此,上级一再强调要改变肩挑背驮,大搞技术革命,实现运输机械化半机械化,办法就是运输车子化。全县又抽调大批民工,上山砍树造车。

推车要开路。宁乡在1958年8月至10月,前后共投入十几万劳力,大搞马路化,口号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显示“大跃进”气派,各公社都抽调劳力,按公社和县委干部率领的“土专家”所踏勘的路线火速筑路。

从黄材公社到月山公社,全长30华里,要经过10渡水,尽是山间羊肠小道。还有从黄材公社到崔坪公社,全长也是30多华里,要翻山越岭,爬岭过坳。上级一声令下,要修这两条马路,几个公社几万筑路大军开上阵来,日夜苦战。劈了几座山头,架了几十座渡桥,当道的树砍了,当道的田填了,好不容易修成这两条“马路”。然而,由于路陡泥深,弯弯曲曲,既不能行车,也不能行人,真是劳民伤财。

群众摇头叹息:“费劲苦力,破坏森林;荒废田土,修成绳形;车不能走,人不能行;人也可怜,山地可怜。”

全民大炼钢铁开战后,由县委书记挂帅组织起七万人的运输大军。其中固定运输队22600多人。

县委上报,全县运输车子化、滚珠轴承化,已安装滚珠轴承土车、板车、兽力车11366部,新制土车4336部,板车378部。

干部给运输队提出口号,“多装快跑,用喷气式速度运矿”;“车车满载;人人拼命”。

毕竟人不是机器,何况机器也不能超负荷运行。逢山过岭,推不过去就得挨棒揍棍打。沿途干部组成督战队,拿木棍和皮带检查,车子跑不起来的就要挨打。双江运输营,装大车,一车装320斤,到县城往返一天,累得吐血还要坚持干。到“苦日子”,该营“战士”不少人因劳累过度和营养不良,得上浮肿病,血痨病,死人多多。

共产主义指标化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是58年最激动人心的口号。1958年宁乡干部为共产主义即将到来订出的各项指标,如今还留下一串串笑话。

1958年8月下旬全县开始共产主义大讨论,县委到社队,从干部到群众,人人发言,个个表态,讨论共产主义在各人心中的标准。其中最有名的,大概要数得着花明楼公社一个上过初中的生产队干部,在“共产主义大讨论”中,对“共产主义人间天堂”的构想了:“共产主义,各取所需。一天到晚,三餐好饭。有酒有肉,满嘴流油。夏凉冬暖,绫罗绸缎。花园楼房,电灯明亮。机械电气,庄稼自长。进出车子,游玩四方。废除家庭,儿子公养。姑娘漂亮,大家共享。共产主义,人间天堂!”

透过这张保存下来的发黄粗糙、笔划歪扭的作业本纸,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二流子加土财主的梦想,一个略为接触到现代文明现象的农民的梦中天堂——共产主义!而这篇发言,搏得了与会35名干部的热烈掌声!

那么县委呢?

1958年12月12日,宁乡县委公布了《宁乡县1958~1972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40条(草案)》。它是这样规划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指标的:

“到1972年,全县平均亩产粮食3万斤,总产120亿斤,人平粮食产量1.2万斤,大豆100斤,食油120斤,食糖160斤;在生活标准上,实现每人每天有细粮1斤,肉0.5斤,豆制品0.5斤,蔬菜2斤,食油1两,水果1斤,鸡蛋2个,食糖1两;在文教卫生上,实现每50个人口中有一个高级医师看病,全县城乡人民普及高中教育;在体育事业上,要培养运动员20万名,其中1万名要达到国际水平……”

在县委领导人神吹这番乌托邦美梦之时,大饥荒早已横扫宁乡,公社社员早就开始吃野菜树皮了,浮肿病、干瘦病、妇女子宫下垂、饿死人普遍发生。

1959年春荒,给宁乡人民留下了深切的记忆。

三、人祸沩水,灾横宁乡

1959年春荒,宁乡各地出现公共食堂断炊,社员们饿着肚子四处挖野菜草根充饥。粮荒肆虐。然而,纠风整社,清理“一平二调”,也让宁乡人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4月,毛泽东从一线退了下来,千疮百孔,危机丛生的局面,落到了刘少奇肩头——刘少奇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月28日这一天,宁乡县城万众欢腾。在刘少奇的故乡——花明楼人民公社召开干部群众大会,欢庆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宁乡人民为此而骄傲自豪。大会上有群众喊出了“刘主席万岁!”倒吓坏了一些“政策水平高”的干部:“万岁”是毛主席的专利!会后,兴高采烈的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有的人说,毛主席搞大跃进犯了错误下台了,我们的刘主席上台了,宁乡这回有救了。有的人说,只希望刘主席不搞大跃进,不搞人民公社了,这样我们农民才能有饭吃,才能过上好日子。

在宁乡采访中有人对我说到,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打倒后,宁乡不少人因此对毛怀恨在心。以致于在为刘少奇平反后,宁乡农民万众出动,翻山越岭,要到韶山去砸毛泽东的塑像。当然这是后话,但却决不是与本文关的后话。

6月27日,毛泽东从故乡韶山去长沙,特意取道宁乡。途经夏铎铺公社高桥大队,特意下车短暂视查。在刘少奇的故乡,田里的庄稼长势不旺,减产已成定局。但他看不到的是,公社化在人心中留下的烙印,看不到年初大饥荒对社员们的伤害,看不到社员们无心生产,出工不出力造成的生产下降局面……

然而,庐山会议重新把中国拖进了更深的苦海。1959年“反右倾”运动,“掀起更大跃进高潮”运动后,干部“五风”愈演愈烈,一场场灭绝人性的惨剧,在宁乡大地肆无忌惮地上演了!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