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你把人情交往看得如此透彻,真的好吗

《人生的智慧》实在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总能让人情不自禁沉浸在叔本华冷静、深刻且精辟的语言文字中。

叔本华在书中多处直言不讳地强调这样一个观点:

真正的友谊到底是何物,我并不知道。

换言之,叔本华并不认为,这个世界真的存在什么真正的友谊。

也许,年轻的时候,他曾经以为真正的友谊是存在的:

年轻的时候,以为人与人之间重要的和主要的交往,以及由此产生的人际关系是理念性的;换句话说,它们建筑于人们相同的气质、思维、情趣等;及至年长以后,才意识到这些关系和交往是现实的,亦即以某种物质利益为基础。

因此缘故,人们都从一个人所拥有的职位、从事的生意、隶属的民族和家庭去考虑一个人;人们关注的是世俗常规给予这个人的角色和位置。

至于这个人的自身是什么,根据其个人素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只是随意地、并因此只是例外地被提及——人们根据各自的需要通常把人的素质搁一边,或者视而不见。

叔本华对世人的这种本末倒置是很不屑一顾的:

一个人自身的拥有越多,对世俗常规的安排就越不满。

基于此,叔本华对友谊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粹的、高洁的期待,这种纯粹的友谊实在是稀少到难以一见,以至于让人怀疑它到底存不存在。

在叔本华心里,真实不虚的友谊有着这样一个前提:

对朋友的痛苦、不幸抱有一种强烈的、纯客观的和完全脱离利害关系的同情。

也即,这意味着:

我们必须真正做到与我们的朋友感同身受。

但这种标准实在是摆脱不了吹毛求疵的嫌疑,因为这种要求和做法,与人性格格不入,更与现实几乎完全背离。

现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绝大多数交往与联系,主要是建立在各式各样的被隐藏起来动机之上;只不过,其中的某些联系包含了点滴真正友谊的成分。

于是,这种包含了点滴真正友谊成分的联系,被人冠之以友谊之名,并大肆美化和推崇。

这种以假乱真的现象,逃不过以冷静、孤傲、理智著称的叔本华之眼。

他指出:在这个充满缺陷的世界里,把这些联系冠以友谊之名,不是没有理由。

叔本华对友谊的看法,与老子如出一辙。

老子是个坦诚的人,看事情的眼光如现实一般冷峻:

大道废,才有仁义;智慧出,才有大伪;六亲不和,才有孝慈;国家昏乱,才有忠臣。

大力推崇仁义、孝慈,不正因为仁义孝慈的稀缺么?

迫不及待将各种联系冠以爱和友谊之名,不正是因为爱与友谊的难得么?

如何检验一个人是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仅看在需要时得到朋友的确切帮助、或需要朋友做出一些牺牲是不够的。

最好的办法,便是告诉他,我们自身恰逢某样不幸;这也是观察的最好时机。

在一刹那,他的脸上要么显示出一种真心的、不含杂质的悲哀,要么就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或者他会流露出某种别样的表情。

大叔引用拉罗什福科的语句:

从我们最好的朋友所遭遇的不幸,我们总能找到某种并不会使我们不悦的东西。

这的的确确就是人性,是理智和情感很难抑制得住的、根深蒂固的劣根人性。

根据人性中的这种劣质特点,可以寻出一种安慰人的最好方法:

没有什么比告诉别人,我们刚刚也遭受了一桩巨大的不幸,或者向别人毫无保留地透露出自己的某些个人的弱点,更能确切地使别人得到好的心情了。

与之相类似的做法自然呼之欲出:

表现出低劣的精神思想确实是值得推荐的行为。

唯一能够取悦别人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裹以最傻呆的动物的外皮。

而千万不能有的言行有:

通过显示自己的聪明和思想就能博得社交人群的欢迎!

谁要是这么做,谁就的确是个不谙世故的毛头小子!

因为事实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表现出聪明和思想只能激起人们对他的憎恨和反感。

用别样的话表同样的意思: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其实就是间接地指责别人愚蠢和无能。

基于以上对人情和友谊的认识,便不得不仔细考虑,人们在交往时所应该保持的距离。

很显然,太远会孤独,太近会受伤。

大叔借用默拉丹《咖啡厅》中的描写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同样的精彩而形象的回答还有一个: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为避免冻僵,一群刺猬相拥在一起取暖,但他们很快被自己的硬刺刺痛了。这样,他们被迫分开。但为了取暖,他们的身体再度靠近,身上的硬刺又把他们刺痛了,他们就被这两样祸害反复折磨,直到他们终于找到了恰好能够容忍对方的距离为止。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