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日本与东盟五国议武器技术合作 谋求牵制中国

日本防卫省邀请印尼、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的国防部官员参观6月12日起,在东京郊外千叶县幕张展开为期3天的“海空防卫技术国际会议展览会亚洲2017”(MAST Asia 2017)后,6月15日防卫省与上述各国举行相关会议,防卫装备厅对此说明:“目的是从防卫装备与技术合作的观点,向与会各国发出日本积极地参与地区和平、安全、繁荣的明确讯息,同时借此契机酿成日本与各国之间共识,并取得各国理解日本的行动,与今后的防卫装备、技术合作挂钩。”

海空防卫技术国际会议及展览会2006年由法国主办首届以来,每年由欧美各国主办1至2次,展出各参与国时下最先进的海、空武器及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去年由荷兰主办第13届,今年是日本继2015年首次主办以来第二次主办。

改弦更张

日本2014年转换坚持了约半世纪的《禁止武器出口三原则》政策,基于二十一世纪后讨论的《武器出口三原则》方案,决定为《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此后日本投入国际武器市场竞争,并在2015年成立隶属防卫省的装备厅,统筹管理武器进出口。

日本的政策变更,令2015年日本首次主办该展览起,欧美为主的各参与国十分关注日本的竞争力与合作开发前景,美国与日本除了继续合作开发现存项目外,扩大合作开发感应运用;英国与日本合作开发F35搭载的对空导弹等。这次日本主办第14届,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法国等海军、国防部、研究机构参与赞助、33国共约4000人报名参加。

日本的政策变更也引起正致力发展现代化武器的中国和另一个二战受害者--近邻韩国的指责。中国传媒一再撰文警惕日本军事大国化,《环球时报》2014年还指日本的出口武器热,目的是牵制中国,并尽力把这种观点扩大到香港等国门之外。

出售武器

在日本,传媒也经常引用国际报告或统计来说明中国、韩国出口武器的现状,日本舆论广泛指中韩是武器出口大国。日本共同社去年2月援引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说,中国2011年至2015年出口武器量比前5年增长88%,仅次美国、俄罗斯,为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国,主要向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等亚洲和大洋洲出口。去年12月《日本经济新闻》援引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国际不安定局势中,出口常规武器的韩国2009年后武器出口量增加近1100%,带动韩国武器制造业繁荣。

日本2014年调整出口武器政策后,主要获益的日本企业包括太阳石油、出光兴产等燃料企业;帝人、东洋纺等纤维化工企业;三菱电机、岛津制作所等电机企业;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等舰船、航空企业;日昭产业、白十字等医疗器材企业;井口食品工业、东邦食品等食品企业,以及伊藤忠商事、三菱商事、丸红等贸易公司,其中不少企业是通过2015年参与日本主办的海空防卫技术国际展,获得外国订单的。经济界过去几年致力推动和敦促政府投入、开拓国际武器市场,经济界最大组织经团连2015年9月提出“政府应把出口武器作为国家战略来推动”等建议。

《东京新闻》曾报道,日本的武器价格比国际市场均价贵3至8倍,日本投资生产武器实际上并不能从市场获利,但政府光是投资4万亿日元(约357亿美元)生产百架战机,就能创造24万人的就业机会,得到8万亿日元(约714亿美元)的经济效果。

牵制中国

日本出口武器也有牵制中国的意图,尤其是对东盟。首相安倍晋三的政权相信,日本的武器进入东盟地区,能增强东盟应对中国海洋行动的能力,有助于改善南中国海周边安全环境。

不过东京财团研究员小原凡司认为,对东盟各国来说,中国的存在感比日本认为的要大,各国都把与中国交往视为涉及本国命运的大事。他说:“日本在考虑如何与中国交往或如何应对中国强硬的态度时,也许太轻易地以为能与南中国海问题上对抗中国的东南亚国家合作构筑中国包围网。事实上,东南亚各国即使警惕中国,也努力保持着不与中国对立的微妙平衡。”小原指出,配备武器和整顿军力是军事战略,是各国政治的一部分,而安全问题不应考虑面子、不应感情用事,日本应从伦理上和现实上优先守护本国利益与安全。

中国海军军事专家李杰2015年说,日本积极出口武器在3方面威胁着中国:一是拥有世界尖端性能的日本武器本身威胁中国;二是中国今后除了应对美国售武,还需应对日本售武的威胁;三是日本出售退役舰、机,会深刻破坏亚太安全而威胁到中国。

过去几年日本先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探讨缔结军需贸易协定,包括利用对外经济援助推动东盟国家引进日本的武器,但随着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强硬行动提升与部分东盟国家纷争和大部分东盟国家无力购买日本武器,安倍内阁今年1月起谋求国会通过修改财政法,无偿向东盟国家免费提供自卫队退役的舰、机。

周四日本与东盟5国国防官员的会议,主要是聆听各国具体要求,说明日本不仅有意向东盟提供武器并正在努力争取无偿提供退役舰、机,而且还可能提供维修管理和训练等。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