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金正恩:游走战争边缘的国际“网红”

朝鲜话题永远都有关注度,即便是一条简单的新闻也能带来无数点击量。这是为何?

“死亡游戏”。这是德国新闻周刊《明镜》本周的封面标题。副标题是:“特朗普和金正恩正在冒着核战争的风险”。再加上一幅漫画:美国总统和朝鲜领导人穿着类似尿不湿的小裤衩,一起坐在一个炸弹上面。

这样的头条显然引人入胜,让人充满好奇。其他德语媒体的相关标题也都与此类似。眼下,新闻媒体几乎每天都在报道有关朝鲜的消息。标题则五花八门,有“核试验者”(《柏林报》)、“恐怖平衡”(《新苏黎世报》),还有“金正恩的战争游戏”(《焦点杂志》)。其实,记者们本不必如此绞尽脑汁地想出标题来吸引读者,对于许多德语受众而言,只要一谈到朝鲜,兴趣自然而来。

朝鲜话题一概火热

在时不时制造国际热点新闻方面,朝鲜一向是相当“靠谱”,不仅是核试验和其他军事挑衅行动,同时也通过其他讯息。实际上,来自于这个与世隔绝国家的几乎任何消息都令人兴奋不已。其中有平壤某处疗养公园或骑马俱乐部开张这样的新闻价值并不太高的所谓“软性消息”,也有完全不同、令人担忧的报道。

试举两例:今年2月,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长子金正男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机场遭人暗算,最后死于神经毒剂VX。据推测,朝鲜政府是这起暗杀事件的幕后主谋,但平壤政府对此否认。2013年12月,金正恩将自己的姑父、曾经的“辅佐大臣”张成泽处决,据称是因为张犯下了叛国罪行。

集权体制的“魅惑”

两件事情的具体背景至今不明,而这正是许多来自朝鲜或关于朝鲜故事的共同之处。也许正因如此,才让这些故事变得更加吸引人。毕竟,没有可靠信息的地方,往往就为传言和猜测提供了大量空间。德国文学和媒体学者帕布斯特(Eckhard Pabst)恰如其分地将这一现象称为“惊悚元素”:“我认为,集权体制能产生一丝吸引力,因为那里的所有人事物都是通过一种理念加以诠释,也是被同一种理念所驱动。”

帕布斯特在基尔大学执教,此外他还是一个地方电影交流项目的负责人,并首次将一部朝鲜影片引进到德国。2011年以来,基尔已经举办三届朝鲜电影周活动。2012年9月,帕布斯特还曾亲自前往朝鲜,参加那里的平壤国际电影节。

相似的历史引发兴趣

他认为,德国观众对于朝鲜尤为感兴趣。这与德国自身历史有关。“我们自己也有过独裁历史,并不时反思。我们也会通过观察其他独裁者的方式,来反思总结自己的历史。”汉堡媒体学院的新闻传播学教授魏切尔特(Stephan Weichert)也持类似观点:“人们当然不能将纳粹与朝鲜的情况进行比较。但存在另一个类似之处。德国曾是一个分裂的国家,朝鲜半岛也是。前东德与朝鲜之间还曾有过友好关系。”尤其对于年长一辈儿而言,这个国家并没有在世界地图上标示的那么遥远。

魏切尔特认为,德国受众关心朝鲜话题的另一个理由是金家王朝本身,以及每一代统治者对于自身形象的不同打造。2011年去世的金正日生前留下的图片和音频资料并不多,公开露面的时候也并不特别引发轰动。而现任独裁者金正恩则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金正恩经常以Youtube网红的方式亮相,接受万众欢呼。”

 

特朗普“搅局”

另外,特朗普担任总统之后,美国朝鲜政策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魏切尔特认为,这也扮演了一定角色。不确定因素和对于局势激化的担忧让德国公众更加密切关注朝鲜事态的发展。

帕布斯特则认为,朝鲜话题受到追捧还有另一个理由。“我的假设是,朝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面形象。一个在诸多方面与我们理想状态彻底相反的形象,比如我们对于真实、正确和好的理解。我们在那里所看到的一切都与之完全背道而驰。”而这恰恰能让德国受众作为旁观者,产生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

钳制新闻报道

国际媒体尝试为用户、读者、听众和观众提供品质更好的新闻报道。但面对朝鲜,却常常束手无策。大部分报道来自这些媒体机构位于韩国、中国、日本、美国或者欧洲的办公室,而不是在朝鲜本土。因为外国记者前往朝鲜受到严格限制,每一步骤都要得到政府机关的批准。即便国际媒体的记者或通讯员得到朝鲜签证,并顺利抵达那里,他们也绝不可能独自行动,而是总有一个朝方“陪同”伴随左右。

只有在“大事情”发生的时候,朝鲜才会允许大批记者组团入境。比如4月中旬,平壤方面邀请了120多名媒体代表前往朝鲜,报道金正日105岁冥诞的庆祝活动。其他时候很少有国际通讯员能够在这个国家长期驻留。只有两家西方通讯社在平壤有自己的办公室。2012年,美联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6年1月,法新社也在那里设立了一个小型记者站。

艰难条件下的独立报道

不管是从新闻专业角度,还是从商业经营角度,在朝鲜开设办公室都具有重大意义。法新社亚太部主任马索内特(Philippe Massonet)当时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曾如此表示。他将在平壤开设办事处称为一个罕见的良机。“从这个只有极少数记者能够经常前往的国家发送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尽管存在各种规章限制,但我认为还是有足够空间从这里进行新闻报道。”

吉恩•李(Jean H. Lee)也在一再努力争取这样的空间。她创立了美联社平壤办事处,并在那里担任多年主管。目前她主要居住在首尔,担任华盛顿智库机构威尔逊中心的全球学者。她回顾当年工作时表示,为了得到新闻报道权的争斗从未停歇。“我90%的时间都花在争取权利,争取自己发掘选题的权利。”

在一个外国人在没有批准的情况下外出散步都不允许的国度,得到自我选题的审批是一项巨大成就。“这是得来不易的胜利。每个故事都是一场挑战,事前谈判会持续好几个月。”在平壤工作期间,她一再听到这样的说法:自己是得到允许前往某工厂、某学校或某农场的第一个美国记者。

国家媒体的宣传

吉恩•李表示,对于任何通讯员而言,朝鲜都是最为困难的地方。一方面是因为新闻获取渠道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可靠信息稀缺。这两个因素的相互叠加,对新闻报道本身也注定会产生影响。“如果人们从外部世界撰写关于朝鲜的报道,就只能依靠国家媒体的新闻,那当然都是一些政治宣传。要真正理解这些宣传的背后含义,并从中筛选出真正的新闻,需要一定的时间。可惜的是,对于许多缺乏背景知识的读者而言,朝鲜的所有政治宣传话语都令人感到恐惧。许多媒体也轻易掉入陷阱,跟着这些宣传口径进行报道。不过,外国媒体(对于朝鲜的)报道已经有所改善,虽然步履缓慢,但稳定提升。”

朝鲜话题为何在德国这样的遥远国度也会引发巨大关注,吉恩•李认为这很容易解释。“朝鲜依然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同时也是冷战时代的最后遗留。因此人们对此着迷。朝鲜人也知道这一点,并对这一形象加以利用。”

媒体记者们也经常被这种神秘感和历史感所吸引,在局势紧张的时候自然更是如此。比如2005年2月,《明镜》就曾以朝鲜作为标题新闻,而且是在朝鲜首次核试验一年半之前。当时的标题是:“带着炸弹的精神病患者”。故事的主人公当然是金正恩的父亲金正日。不过,即便换到现在,这个标题也依然没有过时。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