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210:豫中会战之灵宝防御战-二(1/2)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二百一十(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三十)

这5个军的总指挥为李延年。李延年是山东省乐安人,黄埔一期生。李延年的能力比较突出,资历也很老。早在东征陈炯明时,作为普通军校学生的李延年就被蒋介石所赏识。

随后,北伐期间的1926年,李延年屡立战功。率部占领杭州后,李延年被提升为第1军第2师第5团团长。这可不一般,李延年成为黄埔一期生中升官最快的军官之一。1928年,日寇发动济南惨案,妄图出兵干涉,歼灭北伐军。在这种紧要关头,蒋介石顾全大局,命令李延年率部掩护主力绕过济南。李延年和邓殷藩率领两个团,同日军血战48小时,完成了掩护任务。此战后,李延年被任命为第9师第26旅旅长。在激烈的中原大战后,李延年于1931年担任第9师师长,中将军衔。

可以说,这仍然属于火箭般的提升。在黄埔一期生中大名鼎鼎的关麟征、孙元良、宋希濂、黄维等,当时或者是团长,最高不过是旅长,均不如李延年。

抗战爆发以后,李延年被提升为第2军军长,参加了淞沪会战。在上海血战3个月,伤亡极为惨重,却很好的完成了任务。随后李延年连续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反攻宜昌役等战役,转战了大半个中国,屡立战功。自然,李延年部损失也很大。昆仑关战役中,李延年的爱将第9师师长郑作民光荣殉国。1941年,李延年部奉命调回陕西,负责防御黄河防线。

客观来说,李延年的能力属于一流,并不算顶尖。相比杜聿明、孙立人、邱清泉等名将,李延年能力上还是有一定差距。李延年用兵较为保守,一般不会犯大错,但也不会轻易冒险,擅长打一些稳扎稳打的战役。

之所以李延年一直被重用,主要这个人打仗谨慎小心,对蒋介石也非常忠心。

在服役期间,蒋介石几次对他降职撤职,李延年从不计较,对蒋非常忠心,默默的在自己岗位上做事。

从黄埔时期起,李延年就在蒋介石麾下服役,一干就是20多年。到渡江战役后,国军一败涂地,高级将领纷纷投降,混个解放军的师长团长做做。而李延年明明麾下很多部队,投过去也会受到欢迎,却仍然同解放军拼命,一直拼到平潭岛。

平潭岛是一个绝境,谁去守都是必败无疑。

李延年也明白平潭岛绝对守不住,况且部下不愿意送死,纷纷要求投降。在这种绝境下,李延年还是坚持不投降,宁可丢下失去控制的部队逃到台湾。自然,李知道到了台湾肯定会坐牢,但宁可坐牢也不投降。

结果李延年果然被蒋介石惩罚,判刑10年,实际只坐了1年。李延年最后于1971年善终,享年70岁。李延年的晚年比较拮据,主要是军人出身,不会经商也不会打工。但有无耻大陆媒体说李延年是穷死的,饿死的,真是胡说八道。作为老军人,李延年是有稳定的薪饷的,最低程度全家吃饱饭没问题。

蒋介石对李延年比较满意,认为他带兵能力不算顶尖,但人非常可靠,故委以重任。

面对国军的防线,日军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强攻。

当先攻击的是独立步兵第9旅团(杉兵团)、独立混成第3旅团(洋兵团)和第69师团第59旅团(地兵团),共14个大队,分别从北路、中路和南路进攻。

第69师团主力(天兵团)协同中路的独立混成第3旅团(洋兵团)作战,但一时没有赶到战场。

这是日军轻敌了。

国军各部一进入阵地以后,立即开始抢修工事。

战争全面打响前,总指挥李延年亲自视察各军防御阵地。21日,李延年来到最后的第三线,也就是第1军防御阵地,对工事的构筑、兵力和火力配属提出了十多条指示。

李延年对第1军张卓表示,他们负责防御的灵宝城外围的虢略镇非常重要,是防御的核心之一,必须修建坚固工事,准备巷战。同时,灵宝县城也要加强防御工事,准备固守。

张卓表示目前第1军只有167师,兵力单薄。李延年下令,将第57军第96师和第16军109师都暂时交给张卓指挥。

这一线地形复杂,尤其越往南山势越陡峭,重武器行军困难,即便日军山炮部队也不容易前进。这里还有上面说到的国军大量野战工事,将日军重武器的优势抵消了很多。

这样一来,从5月22日两军开始激战,到27日日军进展很小。

日军兵力较为分散,四个兵团从南到北一字排开,之间都有几十公里的距离。这里多是山地,表面上相聚几十公里,实际上一两天都未必能到,难以及时支援。

此时李延年已经有4个主力师(第78师、第167师、第8师、第109师)赶到一线,还有1个师正在急行军,预计不久就会赶到。

除此以外,之前撤退下来的陕军孙蔚如第4集团军(4个师)、李家钰川军第36集团军(4个师),也已经完成了集结和收拢。自然,他们经过前期激战伤亡很大,战斗力剧减,但毕竟还是可以战斗,能够保护李延年的侧翼。

在更远处,还有刘戡兵团的中央军4个师。他们同样伤亡很大,也还能作战,可以保卫灵宝战役南线的安全,阻挡日军重兵从南线增援进入战场。

而根据情报,这个阶段,日军在前线集结兵力却并不多,大部队还在急行军赶来中。

5月27日,蒋介石根据各方面情报判断,一线日军兵力有限,命令国军立即全线反攻,占据战场主动权。

胡宗南为了鼓舞士气,宣称:此次出击,一举收复洛阳和豫中失地。

自然,胡宗南肯定明白区区5个残缺不全的军,不过5万多人,远远不是豫中16万日军的对手。这种口号,不过是宣传鼓舞士气而已。

李延年认为,蒋介石的判断是正确的,不能等到日军集结以后来攻,要先发制人。

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

27日当天,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飞到最前线的陕县,亲自和第1军司令官吉本中将面谈。冈村宁次完全同意吉本的攻打潼关的计划,命令尽快发动进攻,并且许诺抽调至少2个步兵大队和大量坦克火炮增援吉本。

没想到,国军突然先发制人,打破了日军的计划。

5月27日到6月1日,李延年指挥国军从多路反击,打得日军4个旅团先锋部队狼狈不堪,无法招架。

其中损失最大的,是第59旅团(地兵团)和独立步兵第9旅团(杉兵团)。

南线攻击的中心,是第59旅团神保信彦中佐的独立步兵第82大队。

独立步兵第82大队在24日占领了险山庙,这是陕县崤山的主峰,海拔近500米。李延年命令前线指挥官马法五,务必先占领该地。

马法五出动第40军李振清106师,在险山庙一线将该大队团团包围,在少量炮兵掩护下发动猛攻。

参战的炮兵是第11团德制105毫米榴弹炮1个连,第9军炮兵营1个山炮连和第1军的1个37毫米反坦克炮连。这区区十几门炮,是李延年的宝贝,也是胡宗南的宝贝,这次全部都拿了出来。

炮兵中最厉害的是105毫米榴弹炮。这是德军二战期间主要型号的制式榴弹炮,射程远,威力大,给日军造成很大伤亡。

27日13点,国军一个营500多人,率先发动进攻。国军先用迫击炮开路,由于炮弹严重不足,只发射了30多发。此次攻击没有成功,只是给日军造成一定的伤亡。

第二日11点,200多名国军又在迫击炮增援下,发动进攻。

随后的几天内,双方不断激战,伤亡都比较大。

6月1日,国军集中全部炮兵和步兵,向日军险山庙阵地发动全面猛攻。

国军用105榴弹炮、75毫米博福斯山炮还有迫击炮,猛烈轰击险山庙日军阵地。由于炮弹不足,炮击只有20分钟时间,仍然给日军造成一定损失。

8点,国军主力从四面仰攻。日军也以山炮、步兵炮、重机枪死守阵地。

当天,该大队日军就伤亡近半。

日军战史记载:山田小队(第1中队)连续打败敌人几次进攻。但敌人炮火越来越猛烈,越打越准,连险山庙也被击中。到处都有炮弹和步兵的手榴弹爆炸,庙宇起火,高地、山顶一片凄惨景象。仅仅30分钟后,山田小队就伤亡过半,弹药消耗过大,一些士兵被迫投掷石头进行格斗。大队长接到山田小队长的求援后,派2个小队紧急增援。第一支泽谷小队在10点30分到达险山庙,此时山田小队已经伤亡超过三分之二,只剩下几个人还在作战。此时敌人已经涌到阵地内,和我军勇敢拼刺。泽谷小队紧急增援,暂时击退了敌人的这次攻势。

险山庙地形较为复杂,没有足够重武器很难攻下一些山头。日军残余部队凭险据守,一个白天很难吃掉。

当天,日军调动地兵团第59旅团2个大队,紧急增援82大队。这2个大队在晚上21点和22点分别赶到,稳住了险山庙阵地。

见敌人不断增援重兵,马法五军长无奈,命令106师师长李振清暂时转入防守,和日军对峙,避免过大的伤亡。

即便如此,这几日激战后,日军独立步兵第82大队伤亡过大,暂时失去了战斗力,被迫退到后方三角山一线修整。

第59旅团被打得灰头土脸,独立步兵第9旅团,也就是杉兵团则更惨。

2日,陕县国军第8师,在全国仅有的150毫米德制重炮(3门)的配合下,对对五原崤、一官村、五原、董村一带的独立步兵第9旅团独立步兵第223、第226大队,展开大反攻。

混战中,这两个大队伤亡惨重,被迫全军后撤,国军占领五原窑阵地。

从6月1日开始,中美联合空军也开始猛烈空袭日军。

在豫中会战爆发之前,中美联合空军已经相当有实力,足可以压倒日本空军。

就飞机数量和质量上来说,中美联合空军有一定优势,更重要的是飞行员能力要强过一截。

此次豫中会战,日本第5航空军可以使用的飞机为:战斗机84架、轻型轰炸机40架、侦察机44架。

此时中美联合空军作战飞机,早已远超过这个数字。如果它们全部投入豫中会战,必然会将日军飞机打的一塌糊涂,完全占据制空权。万万没想到的是,因史迪威的搅局,空军在6月之前没有发挥什么大的作用。

史迪威此时已经和蒋介石接近翻脸,他一心想获得国军的指挥权。蒋介石显然不可能同意这一点。

史迪威见蒋介石不屈服,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故意让国军在中国战场大败,然后借口国军指挥官没有能力,以美援物资作为要挟,让罗斯福总统压迫蒋介石屈服。

基于这个想法,史迪威第一不提供给国军大量美式先进武器,第二不让中美联合空军参战。

即便半年前陈纳德就发现日军有大规模进攻的意图,向史迪威明确指出这一点,却被无视。

在豫中会战打响之时,中美联合空军几乎全部被史迪威调去缅甸或者成都(这里是美军B29重型轰炸机的基地),远离前线。

由此,在战争爆发的1个多月,也就是5月中旬之前,日军飞机几乎完全掌握了制空权。

日军4月17日发动豫中会战,而中美联合空军直到21日才出动8架P40战斗机掩护2架A29轰炸机,执行了第一次轰炸任务。

5月,在陈纳德和国军高层反复请求空军大规模出动,甚至威胁要向新闻界公布。无奈之下,史迪威才同意抽调部分部队向豫中发动攻击。

最精锐和最强大的陈纳德第14航空队,仍然留在缅甸。史迪威只允许实力较弱的中美混合联队和中国空军参加作战,作战飞机总数比日军少的多。

5月6日开始,中美联合空军陆续开始对前线日军进行轰炸,规模仍然较小。

不过,中美联合空军的基层军官很主动。他们出动14架B25轰炸机在40架战斗机掩护下,摧毁了武汉日军机场,逐步开始掌握了制空权。

6月1日开始,灵宝日军受到猛烈轰炸。第12军参谋菊池义藏回忆:临汝到宜阳,我军遭到轰炸,损失很大。我路过野战重炮一个大队的阵地,整个大队被炸死炸伤无数。在大批倒毙的士兵中,拉车的军马一个个炸得四脚朝天,看到那个光景,真使人难受。有一个辎重大队,发出不能行军的无线电报后就断绝了消息。他们80多辆卡车,全部被炸毁了。

此次灵宝作战的指挥官之一,第69师团张三浦忠次郎因通讯不畅,感慨:要是有一架联络飞机就好了。

中美联合空军也阻挡了日军部分攻势,给日军造成不少麻烦。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