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情绪和事实

一九六七暴动又引起犯案的争议。其中的情节、政治意识、情绪问题,因人而异,但环境背景的是非黑白,却应该由事实来说话。

首先,六十年代的香港社会环境,确实贫富悬殊,香港穷人遍地,所谓的港英,以殖民地管治方式来领导这个社会。但是香港的贫穷现象,不是英国人制造的,而是中国内战的结果。

四十年代太平洋战争之后,香港重光,百废待兴,人口由日治时代的六十多万,增至一百多万。城市的人口少,公共开支和福利当然低。当时香港有没有穷人?有,但都住骆克道一类的传统唐楼,一梯两伙,楼高四层,还有天台。那时香港的“穷人”有充足的居住空间。

什么时候出现大量的木屋?在大陆蒋毛内战、开始向香港输入大量难民之后。英国人一念慈悲,知道虽然是英治的领土,香港到底还是中国人的地方,开门慷慨收留。那时开始的木屋区,包括调景岭一个山头港湾,所谓港英,当然知道八年抗战期间,中华民国的孙立人,在缅甸与英军并肩作战。英国眼见国民政府落败,也默不作声,开放调景岭土地,让在抗战时与英军并肩作战的将领,在英女王的庇荫下有一片容身之所。

中国内战,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灾难,与所谓的帝国主义无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财政也很困难,经济学家凯恩斯,代表英国政府多次横越大西洋向美国政府借钱,美国还要算利息。五十年代初英国的鸡蛋和肉类还要配给,伦敦还有许多贫民窟,英国工党政府艾德礼,也需要巨大的社会福利开支,接济数以百万计的英国穷人。

当时的英国没有钱、也没有义务,为突然越界而来超过一百万的中国难民包吃管住而埋单。当时的所谓港英,自己也没有钱,香港一向实行低税制,也没有库房储备。你一夜之间来那么多难民,英国没有向你这个民族投诉,只用两个方法:第一是接收由上海逃难过来的工业家,划给他们土地,鼓励他们开工厂,雇用中国的难民。第二是鼓励本土的邓肇坚和何东,叫他们捐钱做善事,建医院办学校,就业、医疗、教育,虽大家的日子都很紧,英女王很仁厚,能照顾的,尽量照顾。剥削穷人的,即使有,不是“港英”,而是中国人自己当的老板。没有最低工资,人浮于事,人力供过于求,身为老板,你问二十年来珠三角的厂佬,问富士康的郭台铭,不“剥削”才奇怪。

情绪可以主观发泄,历史事实不容歪曲。而在虚构或扭曲的背景基础之上分泌的情绪,是特别虚妄的。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