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奉贤跃进大劫难(1/5)

1958年,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年代。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然而,在1958年“大跃进”高潮之中,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地区,竟然被推进人间地狱般的绝境。

这里说的是原江苏苏州地区奉贤县,在“大跃进”积肥运动、深翻土地、消灭虫害运动中和公社化运动中,各级干部严重违法乱纪,残害民众,所演出的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

一、“什锦汤”积肥运动

1.1 金鼓响

1957年10月公布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为继之而来“大跃进”、“以粮为纲”定了目标定了调:“在十二年内粮食平均每亩产量,在黄河、秦岭、白龙江、黄河(青海境内)以北地区,(注:1958年11月,奉贤由江苏省划归上海管辖。)由一九五五年的一百五十多斤增加到四百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由一九五五年的二百零八斤增加到五百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由一九五五年的四百斤增加到八百斤。”

毛泽东在苏联莫斯科豪情万丈地提出“超英赶美”,大跃进便在“一天等于二十年”中快马加鞭。从中央到地方,“跨纲要”层层加速。到1958年初,中央奉贤县委就把“跨纲要”的粮食指标从十二年提前十一年定在了当年。

“粮食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1957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号召全党:积极广泛地兴修农田水利,是扩大农业生产,防治旱涝灾害最有效的一项根本措施;多积肥多施肥,是保证增产的可靠办法,要加强领导,领导重视党政负责同志亲自动手。中共江苏省委迅速下达指示:为夺取1958年的农业大丰收,必须在今冬明春把水利工程与积肥运动,当作中心工作抓紧抓好。

1.2 圣贤灭

奉贤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水网地带,县境位于上海市区的南郊,北枕黄浦江,南临杭州湾。奉贤原属江苏省,1958年11月划归上海市,县府设在南桥镇。奉贤县名可是大有讲究,相传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人之一的子游,曾至县境讲学。后人为纪念此事,取名“奉贤”,尊奉贤人之意,奉圣贤之言是举之意。

奉贤县委第一书记王文忠说过:“大跃进嘛,讲那么多温良恭俭让干什么!搞生产要跟打仗一样,要敢拼命,不怕死,敢打硬仗和大仗。还能跟小脚女人一样?”这些从战争年代的炮火硝烟中打出来的县委负责人,是怎样用“拼命精神”去驱赶奉贤人民大跃进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当时的场景。

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布置精神,1957年冬,中共奉贤县委的党政负责人,开始了“亲自动手”,层层动员,全面布置进行的大办水利和大办“积肥”运动。

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水网地带的奉贤,大办水利运动怎么搞?要新修水库,又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地势底洼;要挖渠开河,却地处三角洲水网地带。一时各乡各社的干部缩手缩脚,工作难以推动。但这也难不倒奉贤县委的领导人。首先是“书记挂帅,全党动员”。县委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县委书记、副书记滔滔不绝,严令各级干部必须把积肥运动当作中心工作来抓,如有松懈,严惩不贷!

县委书记王文忠凶狠狠地大批右倾保守思想,说是右倾保守已经成为党的工作贯彻实施下去的绊脚石,对县委布置的工作阳奉阴违。水利工程上不去,汇报说没有材料,为什么手软?有的合作社拆房挖墓搞砖、搞木料,任务完成很快。这次积肥运动,要想办法,要张旗鼓作动员。落后分子,坚决打下去,拿下去!全县被批斗的干部47人,其中11人被毒打致伤。

中共奉贤县委领导的口号是:“要使粮棉卫星上天,先送肥料火箭!”大跃进大放“高产卫星”,县委领导人就指望上了积肥运动。

奉贤积肥运动曾掀起两次高潮:1957年冬至58年春,1958年夏。两次高潮,奉贤县委领导人都因“工作方法好,成效大”获上级表彰。而全县百姓却因此房毁家破,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积肥本是好事,何以闹得万民涂炭???

大概子游也万难料想,大跃进年代,奉贤县委负责人却把贤人旧地,变成了荼毒苍生的人间炼狱。

1. 3 风云涌

奉贤县干部强迫命令,严重违法乱纪之风,是在生产资料归公的高级社,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全面“共产”的人民公社基础上刮起的。

1955年合作化运动中,奉贤县委用先动员、抓典型、后加压、一风吹的办法,在全县刮起了生产资料归公的合作化。到1956年,全县农村全部实现高级社。农民的土地、耕畜、主要农具,一律归共产归公,生产劳力由社里安排,生活的口粮由社里按工分发给。农民变成了社员。

入不入社由不得你,辩论会日以继夜,不入社就挨“辩论”,干部带着积极分子堵门、斗人、拆田埂、逼地契。中国的农民千百年来都是老实驯良的小民。刚刚分田分地的农民,有的欢天喜地,有的哭哭啼啼,全都加入了高级社。生产资料全部归了合作社,生活资料也由社里分配,合作化运动控制了农民的命脉,于是,出工听号令,吃粮靠工分。干部说啥就是啥,稍不驯服,批斗、辩论、扣口粮。农民终于成了良民。合作化成了军事化。

从此,干部一声令下,社员如奉圣旨。干部的口头禅是:“党叫你干啥就干啥!”县委书记王文忠,就把他当自己当作党的化身,凡他决定的事和布置的工作,必须坚决按时保量完成,“违令者决不客气”,是他挂在嘴边的名言。

全县农村实现高级社化,农民成为集体生产的社员,集体劳动,集体生产,客观上为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大型工程提供了可能的劳动力保障。在全国上下“好大喜功”风起云涌的情况下,奉贤县委在兴修水利运动、积肥运动、深翻土地运动和大炼钢铁运动中,搞起了千军万马“上战场”的“大兵团作战”。尤其人民公社化以后,奉贤县委更加热衷于“千军万马”,“红旗飘飘”,“战歌冲天”,“大兵团作战”成为时代宠儿。

根据县委的布置,1957年冬至1958年春,全县从各农业社抽调了30万高级社社员,投入积肥和水利运动。号称是“三十万大军战江南”。县委书记和各乡、社第一把手挂帅,30万农业大军没日没夜地连续苦战在“积肥战场”和“水利战场”。县委要求:“破冰积肥,白天满田人,夜晚满田灯”。河湖港汊,日夜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社员们驾着船捞河泥,挥动锄泥土,天寒地冻,一身冰碴一身泥。是役,社员致病受伤870余人。

生产要肥料,灭虫要农药,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要水泥。到了1958年6月中旬,中共奉贤县委领导在全县大张旗鼓地搞起了群众性的“三土”(土化肥、土农药、土水泥)运动。放起了“三土高产卫星”。至10月4日,奉县放出“三土卫星”,声称全县已建成小“三土工厂”50376个,生产出“土化肥”635万吨,土农药29865万吨,土水泥2823万吨。材料上报,奉贤又赢得了上级表彰。运动就是一切。放“卫星”的过程就是目的。

为了搞土化肥,县委提出口号:“大拆旧墙砖,深挖禽畜棚栏土,大翻客堂(南方民居中堂间)废泥。”各地强令干部通宵苦干,日夜连轴转,拆房子取砖,挖堂屋取土,禽畜棚舍挖地三尺,堆在一起“发酵”后报积肥“卫星”。

县委觉得这样干还是不过瘾,不如“什锦汤”够意思:湖塘河港围起来,放起“卫星”就没了边,说是多少就是多少,谁也没办法把湖塘河港里的水称出重量来。一时间,奉县各公社放“什锦汤卫星”就漫天神吹没了边。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