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金融业开启强势整肃 一个时代结束了

不论是媒体还是业界,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最近一个月,自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上台以来实行的一系列对银行业的严厉的监管措施,都看作是郭树清的新政,有些称为“郭树清旋风”。而事实上,这些政策早在去年就开始酝酿,只不过郭树清上台正赶上密集发布的时间,这表明,金融业去杠杆,金融业的整肃潮,早在去年就已经成为高层的共识,而这正好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号,这次金融整肃是一个长期和全面的战略。

3月29日,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决定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全面开展“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文件称,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度存在一些漏洞和“牛栏关猫”现象,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问题屡查屡犯、屡罚屡犯,必须进行全面治理。

这个文件笔者理解主要是广泛存在于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腐败、违规违法问题,其基调倾向于反腐败。

4月1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对十大类风险的具体防控要求,防风险是在当前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银行业不良贷款攀升,企业资金链断裂屡屡发生的情况下,确保不出现重大系统性风险。

当天还发布了46号文《关于开展银行业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自查“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自查范围涉及多项银行近年来普遍存在的套利和规避监管行为。这个文件则主要集中于最近几年扩张非常疯狂的影子银行、同业业务、表外理财等。监管重点是这些业务将金融业杠杆推到很高,资金空转套利,获利的是个别公司或者个人,最终把风险留给了全社会。

4月12日,银监会又发布《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压降风险敞口。

银行业表外业务、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包括互联网金融的P2P业务,严格来讲是从2012年开始的,其背景是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业利差收窄、经济下行导致实体企业对信贷需求的不足,银行为了保持此前的银行业盈利,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金融创新,比如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资产出表等等。这些金融创新最显著的特点是规避银行业表内资产的严格监管,资产出表进行套利,风险进一步放大。

我们看最近几年尽管经济在持续下滑,从最高时增速的14%,到目前的7%不到,但是M2依然在11%以上,货币并未如实体企业那样下滑,而且银行信贷增速也未见大幅下滑,既然实体经济交易不需要这么多货币,货币都去了哪里?很明显,这些资金都在金融企业里空转套利,而这种空转套利最大的危害是拉高了银行业的杠杆:大家的资金都是借的,你借我的我借你的,不知道基础资产在哪里,没人做尽职调查,或者包装掩饰。这个有点类似于美国华尔街危机的CDS,它们都是层层嵌套的金融产品,一旦某个次级贷款客户违约,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一切都是建立在沙滩上。

所以,从2013年发生两次钱荒以后,央行尽管创造了许多流动性工具,尽管通过逆回购持续向市场释放资金,但是钱荒如影随形,时不时就出现市场利率突然飙涨,金融机构之间发生违约,金融市场风声鹤唳,央行不得不不断地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不然就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

金融市场目前最明显的格局是,央行和整个市场分居两方,金融市场的所有机构团结一致,金融市场的目的就是从央行要钱,不给钱则出现钱荒,央行要么威慑,要么控制,要么满足。央行屡屡的威慑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如果出现风险,就可能形成系统性风险,这是谁都承担不起的,整个市场变得非常薄弱,回旋余地越来越狭窄。

此次金融业整顿,笔者认为首先是金融业资产的收缩,表现为货币扩张的结束,金融杠杆保持在适当的水平,这对债市、股市、楼市等资产市场将形成持续影响。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