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保持热度发挥曾俊华遗下的民意力量

曾俊华输了选举赢了民望,他的选战工程,更引动多数港人的共鸣,值得大家好好总结一下。

曾俊华的成功,首先在于其刺中时局要害。他主张团结、包容、互信,力求摆脱五年来斗争为纲的管治哲学,让大家重新出发,以旧日美好的核心价值,重建香港的未来。然后,他的团队以娴熟的社交媒体操作、专业广告策略和诚恳的人际交往,把政治讯息散发开去。

这样的政见理念,不求高深,却深得民心。其重点是态度诚恳,注重从政者诚信,珍惜港人核心价值,愿意真心聆听不同诉求,却没有什么创新的见解、政策或承诺可言。认真地看,这不过是二〇〇四年香港核心价值运动的翻版。那是十三年前,各界社会领袖携手发起捍卫香港核心价值的民间运动,直斥董建华政府施政有违港人基本信念。

北京当年终于放弃董建华,选择休养生息,捧了曾荫权上台,以抚平经济衰頽、沙士肆虐、官商勾结的种种创伤。十三年后,面对更强横的执政者,里应外合,不断撕裂社会,港人也只求北京体念民情民愤,额外施恩而重弹旧调,放生香港,即在北京主导的中港关系下,让特区政府恢复旧貌,回到梁振英执政前的管治方法和官民关系。

最后北京逆民意而行,选了林郑月娥做特首,也证明时移势易,北京今天只换人但不换路线。不过,对于大多数港人来说,这样一个由建制中人提出的卑微愿望,有别于要求推行真普选,从制度上保障大家的利益和香港的自治,理应可以做到,关键只在于北京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之别。也由于此理念可行,自然比支持真普选更容易得到更广泛的支持,逐渐形成巨大的民气。

当然,曾俊华的亲和力,除了在于他的个人风格、在于他和林郑的对比,也源于他施政想法充满暧昧成份。他注重有商有量,习思广益。撇开竞选期间提出的一些具体主张(如取消小学评核试、保留湾仔运动场),以便与对手清楚区别,曾俊华不少政策都欠缺一套固定的想法。他只强调施政开放、态度包容,可以共同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不过,没有定案的政策纲领,既避过支持者之间的争议,也留有余地,让不同政见者再行商讨。

由上可见,曾俊华了得之处,在于懂得以修补社会撕裂、回归核心价值,来应对陷入“一国两制”存亡边缘的香港社会局势,以建制口吻批判现政权的事事不堪,再以建制手段表达社会求变求善的强烈意向,加上曾本人机智幽默,予人举重若轻之感,大大有别于梁振英的敌我分明和煞有介事,也就不期然成为万民的寄望。

如今特首选举过去,曾俊华相信已不复当日之勇,难望他担起在野民意领袖的重担,继续为民请命。不过,即使林郑顺利上台,但由于她民望低落,也不能不直面民意,以修补社会撕裂为己任,尽量满足三个月来非常突出的民间诉求,抚平民怨,并且同时洗脱她是梁振英2.0的污名。

在洞悉曾俊华所代表的民意取向,以至林郑的被动应对之后,泛民力量再不能袖手旁观,听之任之,而该采取主动,由民主派三百多位选委连成一线,立即整理不同界别那些符合核心价值的具体要求(如维护学术自由、政府资讯立法、重新检讨全民退休保障等等),加上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整体诉求,然后向林郑新政府提出清单,列明各项要求,并限令她在正式上任前作出政治选择,以示修补撕裂的诚意,并表达她跟梁振英割席的决心。

可以说,目前是林郑相对虚弱的时刻,泛民各派宜趁机行事,以团结的行动保持政治热度,发挥曾俊华积累的民意力量。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